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

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88869053
陳來
香港中和出版
2024年7月30日
207.00  元
HK$ 186.3  






ISBN:9789888869053
  • 叢書系列:文史中國
  • 規格:精裝 / 488頁 / 15.2 x 23 x 6.8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文史中國


  • 人文社科 > 哲學 > 中國/東方哲學 >











      王陽明 (1472—1529),名守仁,世稱陽明先生,中國明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政治家和軍事家,陽明心學的創立者,被公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陽明心學作為中國傳統儒學的又一個高峰,深刻地影響了中國乃至整個東亞的文化心理,其影響一直延續到當代。



      本書是王陽明哲學研究的經典之作,對王陽明哲學的內容進行了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力圖呈現出王陽明哲學的基本性格和整體面貌。全書思境恢弘,學理精審,史料詳盡,在王陽明哲學思想研究的各個重大問題上都提出了新的分析和詮釋,代表了當代陽明學研究的高端水平。



      本書雖集中在王陽明哲學的研究,但其解?的問題和研究方法,對整個陽明學、宋明理學乃至中國古典哲學的研究皆具有普遍的示範意義。



      推廣重點

      ●?? ?中國哲學重要流派

      王陽明及其心學對後世影響巨大

      ●?? ?了解心學必讀

      本書被公認為王陽明哲學研究的經典之作

      ●?? ?心靈啟示錄

      知行合一的智慧對現代讀者極具啟示



      閱讀要點:

      ◇?? ?陳來教授的寫作方式讓你更清晰梳理「陽明學」

      ◇?? ?理解中國古典哲學中的「有」「無」智慧與境界

      *本書附有英語版目錄,以輔助對本書的資料檢索

    ?


     





    第一章 緒 言?? ?001

    一 有我與無我?? ?005

    二 戒慎與和樂?? ?011

    三 理性與存在?? ?014



    第二章 心與理?? ?023

    一 心即理說的提出?? ?025

    二 心即理說的內涵?? ?028

    1. 定理與至善?? ?029

    2. 道德法則與道德對象?? ?030

    3. 心與禮?? ?032

    4. 心外無理?? ?035

    5. 主宰、知覺、條理?? ?036

    三 心即理說的詮釋?? ?039

    四 心即理說的矛盾?? ?046



    第三章 心與物?? ?053

    一 心與意?? ?055

    二 意與事?? ?058

    三 心與物?? ?064

    四 心物同體?? ?069



    第四章 心與性?? ?073

    一 未發與已發?? ?075

    二 心之本體?? ?083

    1. 至善者心之本體?? ?084

    2. 心之本體即是天理?? ?085

    3. 誠是心之本體?? ?086

    4. 知是心之本體?? ?086

    5. 樂是心之本體?? ?088

    6. 定是心之本體?? ?089

    7. 惡者失其本體?? ?090

    三 心與性?? ?092

    1. 心之本體即是性?? ?092

    2. 心即性?? ?094

    3. 性、天、命?? ?095

    4. 性與氣?? ?097

    5. 性之善惡?? ?101



    第五章 知與行?? ?103

    一 知行合一的內容?? ?105

    1. 知行本體?? ?105

    2. 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以謂知?? ?109

    3.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110

    4. 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工夫?? ?112

    5. 知之真篤即是行,行之明察即是知?? ?114

    6. 未有學而不行者,不行不可以為學?? ?116

    二 知行合一的宗旨與工夫?? ?117

    1. 知行合一的宗旨?? ?117

    2. 對知行合一的批評?? ?120

    3. 致良知與知行合一?? ?122

    4. 知行合一的工夫?? ?125

    三 知行合一的分析?? ?126



    第六章 誠意與格物?? ?131

    一 《大學》古本與古本序?? ?134

    二 誠意?? ?140

    三 格物與格心 ?? ?146

    四 格物之辯?? ?149

    1. 與湛甘泉論格物?? ?149

    2. 與羅整庵釋格物?? ?157

    3. 與顧東橋辯格物?? ?163

    五 《大學問》的格物說?? ?166



    第七章 良知與致良知?? ?175

    一 致良知說的提出?? ?177

    二 良知?? ?183

    1. 良知即是非之心?? ?183

    2. 良知與意念?? ?185

    3. 良知與獨知?? ?187

    4. 良知是謂聖?? ?189

    5. 良知即天理?? ?191

    6. 良知與明德?? ?192

    7. 良知與自慊?? ?193

    三 致良知?? ?195

    1. 致良知之至極義?? ?195

    2. 致良知之實行義?? ?198

    3. 良知與見聞?? ?200

    四 從格物到致知?? ?203



    第八章 有與無?? ?211

    一 天泉證道?? ?213

    二 無善無惡?? ?223

    三 心體與性體?? ?233

    四 儒與佛?? ?238

    五 有與無?? ?243

    六 嚴灘問答?? ?249



    第九章 境 界?? ?255

    一 有無之境?? ?257

    二 無我為本?? ?264

    1. 自得與無我?? ?264

    2. 敬畏與灑落?? ?266

    3. 不動與無累?? ?269

    三 狂者胸次?? ?274

    四 與物同體?? ?280

    1. 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 ?281

    2. 有我之境?? ?287

    3. 仁與愛?? ?291



    第十章 工 夫?? ?299

    一 工夫之內外本末?? ?301

    1. 為己與克己?? ?301

    2. 心學與心法?? ?303

    3. 德性與問學?? ?305

    4. 博文與約禮?? ?308

    5. 惟精與惟一?? ?309

    6. 吾心與六經?? ?310

    7. 成色與分兩?? ?312

    8. 主意與工夫?? ?316

    二 工夫之有無動靜?? ?319

    1. 事上磨煉與靜坐?? ?319

    2. 戒慎恐懼與何思何慮?? ?322

    3. 必有事焉與勿忘勿助?? ?330

    4. 集義與不動心?? ?333

    5. 動與靜?? ?335

    6. 存心與定氣?? ?339



    第十一章 結 語?? ?343

    一 早年歷程?? ?346

    二 中歲教法?? ?351

    三 晚年化境?? ?354

    四 身後流變?? ?357



    第十二章 附 考?? ?363

    一 《年譜》箋證?? ?365

    1. 成化二十二年丙午,陽明15歲?? ?365

    2. 弘治五年壬子,陽明21歲?? ?366

    3. 弘治十三年庚申,陽明29歲?? ?367

    4. 弘治十四年辛酉,陽明30歲?? ?368

    5. 弘治十五年壬戌,陽明31歲?? ?368

    6. 弘治十七年甲子,陽明33歲?? ?369

    7. 正德元年丙寅,陽明35歲?? ?369

    8. 正德二年丁卯,陽明36歲?? ?370

    9. 正德五年庚午,陽明39歲?? ?372

    10. 正德七年壬申,陽明41歲?? ?373

    11. 正德九年甲戌,陽明43歲?? ?373

    12. 正德十年乙亥,陽明44歲?? ?373

    13. 正德十二年丁丑,陽明46歲?? ?374

    14. 正德十三年戊寅,陽明47歲?? ?377

    15. 正德十四年己卯,陽明48歲?? ?379

    16. 正德十五年庚辰,陽明49歲?? ?380

    17. 正德十六年辛巳,陽明50歲?? ?380

    18. 嘉靖七年戊子,陽明57歲?? ?381

    二 《續編》書札考?? ?382

    三 越城活動考?? ?390

    四 著述辨疑?? ?402

    1. 《傳習錄》?? ?402

    2. 《大學古本旁釋》?? ?410

    附 錄 心學傳統中的神秘主義問題?? ?417

    一 引言?? ?419

    二 明代心學的神秘體驗?? ?422

    三 宋代心學的神秘體驗?? ?431

    四 理學對於神秘主義的批評?? ?439

    五 結語?? ?442

    陽明年表要略?? ?447

    徵引書目?? ?449

    索 引?? ?453

    後 記?? ?462




    其 他 著 作
    1. 跨越185: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記憶書寫
    2. 儒學發展與進化:陳來講談錄
    3. 喚醒臺灣堅毅的靈魂:陳來興2018個展
    4. 宿醉的顏彩•土地的心跳:陳來興創作集[精裝]
    5. 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
    6. 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
    7. 陳來讀子思:竹簡《五行》篇講稿
    8. 在我們的土地上:陳來興油畫創作展集
    9. 戴國煇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0. 宋明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