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白鳥之歌: 讓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重生,以音符追求和平與希望,大提琴家卡薩爾斯的音樂與人生(三版)

白鳥之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146884
卡恩
姬健梅
木馬文化
2024年7月31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6263146884
  • 叢書系列:木馬人文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5 x 21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三版
  • 出版地:台灣
    木馬人文


  • 藝術設計 > 音樂 > 音樂家傳記/文集











    史上第一位完整錄製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大提琴家卡薩爾斯傳記

    收錄73張珍貴照片和文獻!

    ?

    音樂可以改變世界!

    卡薩爾斯不只是一位大提琴音樂家

    他還是對抗暴政、為人民爭取自由的人道主義者

    ?

      音樂家也是人,他面對生命的態度比他的音樂更重要。──卡薩爾斯

    ?

      1876年出生於西班牙的卡薩爾斯,是20世紀最重要的大提琴家。

    ?

      卡薩爾斯14歲時在二手樂譜店發現了被音樂史忽視近200年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他潛心研究了12年才公開演出,並於1930年代錄製了史上第一套《組曲》完整的錄音,從此奠定了卡薩爾斯的巴哈權威地位。

    ?

      卡薩爾斯不只為上流社會演奏,也為傷兵、難民,以及爭取自由的西班牙同胞演奏。

    ?

      1939年初西班牙內戰後期,卡薩爾斯移居法國普拉德。即使面對美國熱心人士贊助巨額的長期演出邀約,卡薩爾斯也斷然拒絕,因為他要留在逃亡的西班牙難民同胞身邊,舉辦義演籌募資金,支持他們。

    ?

      1945年卡薩爾斯受邀到倫敦演出,並在廣播中演奏加泰隆尼亞民歌〈白鳥之歌〉,此後卡薩爾斯的每一場音樂會都以它作為終曲,〈白鳥之歌〉也成了他的代表樂曲。

    ?

      一生奉獻給音樂、對抗獨裁者的卡薩爾斯,1958年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而以他名義在1950年創辦的「卡薩爾斯音樂節」,更是歐洲每年的重要文化活動。

    ?

      本書以第一人稱講述,在平易近人的筆調中,我們跟著卡薩爾斯經歷了追求音樂的人生掙扎,看到他成名後堅守公平和自由的原則、獲得同時代世界知名人士的支持,以及面對獨裁政權時的無畏精神。本書記載的不只是卡薩爾斯的一生,更是一段音樂和追求自由人道主義的偉大時代。

    ?

    專文推薦

    ?

      焦元溥(作家)

      楊忠衡(「音樂時代劇場」藝術總監)

      王敏而(牛津大學聖凱瑟琳學院音樂學博士)

    ?

    各界好評

    ?

      關於卡薩爾斯的人生甘苦,選擇與堅持,在這本經由訪問整理,以第一人稱撰寫的傳記中,我們可以見到許多。一如他的音樂,所有人皆可欣賞,這也是一本所有人都可閱讀,或許也都該閱讀的書。——焦元溥(作家)

    ?

      重讀這本書,可以讓人們心情沉澱,重新感受歷史風華的可貴,用「心耳」聆聽這些歷史遺產。尤其重要的是,除了欣賞外在的技巧、風格之外,讓藝術家回到有血有肉的「人」,並深探這些作品的本源初心。——楊忠衡(「音樂時代劇場」藝術總監)

    ?

      《白鳥之歌》作為一部當代音樂史中的的經典之作,木馬文化願意重新印行,實為台灣讀者、愛樂者之福。——王敏而(牛津大學聖凱瑟琳學院音樂學博士)

    ?

      一位用琴弓和音符捍衛自由、正義與和平的偉人,卡薩爾斯一生成就了藝術最高的使命。──孫家璁(《MUZIK古典樂刊》發行人)

    ?

      這是一本非常莊嚴的書,它應該被翻譯成各種語言出版。──吳丹(緬甸外交家,前聯合國祕書長)

    ?

      讓人難以忘懷的閱讀經驗,卡薩爾斯的一生是黑暗時代的熾烈明燈。──《紐約時報》書評

    ?

      一段跨越近一世紀的崇高故事,因不屈不撓的熱情而充滿活力,他的奉獻和啟示令人著迷。──曼紐因(Yehudi Menuhin,小提琴家,指揮家)



     





    新版推薦序 最溫暖的人道主義音樂? 王敏而

    推薦序 卡薩爾斯的巴哈隨想 焦元溥

    推薦序 一位充滿「愛」的藝術哲學家 楊忠衡



    作者序



    第一章 年邁與青春

    年紀是相對的。如果你持續工作,汲取身邊這個世界的美麗,你會發現年紀大不見得就意味著變老……比起從前任何時候,我對許多事物的感受更加強烈,而且對我來說,生活愈來愈令人著迷……



    第二章 耶穌誕生的故事

    當我在內戰之後離開西班牙過著流亡生活,我開始養成習慣,在演奏會和音樂節結束時,演奏一首古老的加泰隆尼亞民歌的旋律,那其實是一首聖誕歌曲,叫做「白鳥之歌」。這段旋律後來被視為西班牙難民的思鄉之曲而廣為人知……



    第三章 廣大的世界

    十一歲時,第一次聽到大提琴演奏,我和大提琴之間長久而珍貴的伴侶關係就此展開!……從聽到頭幾個音的那一刻起,我就被一股澎湃的情緒淹沒,覺得彷彿無法呼吸。那個聲音非常溫柔、非常美、非常具有人性,是的,非常具有人性……



    第四章 馬德里

    伯爵的教導絕對不僅限於音樂科目。他教導我所有能教的事情,關於人生以及我所生活的世界……他不僅教我音樂史,也教我人類的歷史。伯爵主張要成為一個發展完全的藝術家,必須對生活有全面的了解……



    第五章 家鄉的土地

    加泰隆尼亞不再是當年那個強大的國家,但這並未貶低其歷史,也不能證明別人有權否認它的國家權利。然而,如今加泰隆尼亞等於西班牙的臣民。我們加泰隆尼亞人想要跟西班牙的其他人民像兄弟一樣共同生活,而非做為僕人……



    第六章 新時代的黎明

    有些人認為藝術家應該生活在象牙塔裡,與其他人的掙扎和苦難隔絕。這個觀念我從來無法認同。對人性尊嚴的冒犯就是對我的冒犯,而抗議不公不義是良知問題。比起對其他人來說,難道人權對一個藝術家來說比較不重要?



    第七章 四海一家

    在演奏會中,我把琴弓從琴弦上拉過去,奏出頭幾個音符,突然感覺到琴弓從我的指間滑出去,我拚命想要重新握住它,可是我的動作太過突然,琴弓從我手中飛出去,在無助的驚恐中,我看著它從第一排觀眾的頭上飛過去!



    第八章 風雨飄搖

    隨著眾多國家一個個被捲進這場可怕的一戰殺戮,你會覺得文明開始倒退。每一種人性價值都被顛覆,暴力受到崇拜,野蠻取代了理性。殺掉最多同類的人是最偉大的英雄!人類所有的創造力,所有的知識、科學和發明,都集中來製造死亡和毀滅……



    第九章 音樂在巴塞隆納

    我覺得我們的音樂能接觸到的觀眾太有限,大多是那些生活安逸的富裕之人。一般說來,勞工階層買不起音樂會的門票。少數能湊出錢來買票的勞工坐在最便宜的頂層座位上……然而我對舉辦免費的音樂會不感興趣,因為我知道勞工階層有其尊嚴,也知道他們無意接受施捨。我希望那些在工廠、商店和港口工作的男男女女能夠聆聽我們的音樂……



    第十章 聖薩爾瓦多

    我知道有人不喜歡動物,但我想那是因為這些人並沒有真的了解動物……動物的靈性令我著迷。在牠們身上,我發現了溝通的渴望,還有真正的愛的能力。如果說動物不信賴人類、害怕人類,那是因為人類以傲慢和粗魯的態度對待牠們……



    第十一章 勝利與悲劇

    我不是政治人物,從不曾加入任何政黨,也在政治中看過許多醜陋。然而,一個有良知的藝術家無法把自己跟某些政治議題切割開來。這些議題當中最重要的是正義和自由,而把正義和自由帶到西班牙的是共和國政府……



    第十二章 流亡

    當我看見那些難民營裡的可怕情況,我知道我只有一件任務。連同幾個跟我一樣幸而能擁有自由的朋友,我立刻著手組織可以提供給這些難民的協助。豪華旅館的房間成了我們的辦公室。我們開始寄信給在法國、英國、美國的各個組織及個人,我自己就寫了好幾百封信……



    第十三章 重回普拉德

    當音樂節開幕的日子來臨,普拉德的氣氛是何等興奮!整座村落的外觀為之一變,街道上裝飾著橫幅、彩帶和海報,加泰隆尼亞的旗幟到處飄揚。我常常納悶,這個小鎮和鄰近的村莊怎麼能夠容納參與音樂節演出的那五十名音樂家,還有從法國各地和其他國家前來觀賞音樂會的千百名觀眾……



    第十四章 「馬槽」

    也許我將再也見不到加泰隆尼亞。多年來,我一直相信自己死前還能見到我所愛的故鄉重獲自由。現在我沒有把握了。我知道那一天終將來臨,而我為此感到歡喜。但我也許無法活著看到那一天,這又令我悲傷……






    新版推薦序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