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誰在掌控你的人生?在諮商故事中看見自我:情緒包袱、親情枷鎖、感情創傷、子代責任……一生中所有可能會遇到的心理難關,聽聽諮商師怎麼說!

誰在掌控你的人生?在諮商故事中看見自我:情緒包袱、親情枷鎖、感情創傷、子代責任……一生中所有可能會遇到的心理難關,聽聽諮商師怎麼說!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946576
韋志中
崧燁文化
2024年8月21日
117.00  元
HK$ 105.3  






ISBN:9786263946576
  • 規格:平裝 / 258頁 / 17 x 23 x 1.2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心理勵志 > 心理諮商/治療











    諮商師:「婚姻是一間責任無限公司。」

    怎麼在關係中保持平衡、保有自我?

    人生諮商室──關於「我」的哉問!



    婚姻經營×子女教養×自我批判×情緒表達……

    「與人相處」是必修的人生課題,與諮商師的深度對話!



      ▎心理學:叩擊人們的心靈

      本書是一部融合小說和心理學的創作,作者透過諮商師與來訪者的互動,逐步揭示心理健康的重要議題。書中透過多層次的情節設計,以主角的諮商歷程為主線,探索了如何敲開人們內心深處的障礙,使讀者在欣賞故事的同時,也能學習到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全書以四個編章為結構,每個編章都專注於不同的心理探討主題,從情緒管理到自我認知,再到人際關係及生命意義,內容豐富而深刻。



      ▎情緒與自我

      第一編〈不要試圖和情緒講道理〉探討了情緒在個體心理健康中的核心作用。透過夢境中的恐懼、孩童的需求以及胃痛的例子,揭示了情緒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狀態。書中強調情緒管理的真諦,並展示了如何在哀傷和快感之間找到平衡,從而實現自我內心的和諧。作者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讓讀者了解到情緒管理並非控制情緒,而是與情緒和諧共處。



      ▎自我探索

      在〈我是誰〉這一編章中,作者引導讀者進行自我探索。透過三姐妹的故事、拔腿毛的小女孩以及三兄弟與偉大思想家的對話,展示了不同情境下的自我認知過程。作者提出,自我認知不僅僅是理解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更是了解自己在不同關係中的角色。這一篇章引導讀者思考自我定位,並且以心理學的觀點闡釋了自我與他人之間的互動如何影響我們的自我認知。



      ▎關係中的成長

      〈生命中的貴人〉一編聚焦於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作者透過婚姻、性關係以及責任與自由的選擇等具體例子,探討了人際關係對個體心理健康的影響。書中強調,真誠是人際關係中的力量,而接納與包容則是維持良好關係的基礎。這一編章使讀者意識到,在與他人的互動中,我們不僅成就了自己,也在不斷成長和進步。



      ▎家族與生命

      最後一編〈家族的夢〉回歸到生命與家庭的探討。作者透過對家族夢想和成長詩歌的描述,揭示了家庭在個體心理成長中的深遠影響。書中探討了自殺、成長、生命態度等深刻主題,並以「生命的魔咒」作為結尾,提出理性、自我、貴人與家族這四個層次的心理成長關鍵。這一編章強調,理解和接納自己與家庭的關係,是實現心理健康和生命意義的重要一步。



    本書特色



      本書融合小說與心理學,以生動的故事和豐富的案例探討情緒管理、自我認知、人際關係和生命意義。作者透過「石頭的故事」這一獨特的心理諮商技術,揭示如何敲開內心深處的障礙,幫助讀者在閱讀中進行自我探索與成長。結合理論與實踐,使心理學知識通俗易懂,適合讀者學習和應用,是一部兼具知識性與實用性的心理學諮商著作。


     





    序 投石衝開水底天



    第一編 不要試圖和情緒講道理

    夢的恐懼,諮商師的溫柔

    小孩子餓了就要吃東西

    每人一個炸彈—不公平

    汪汪的委屈

    胃痛不一定是胃病

    陷入哀傷的漩渦

    菸頭戳到手臂的快感

    不給孩子繼承的財產

    情緒管理的真諦



    第二編 我是誰

    一定要超過姐姐

    三個姐妹一臺戲

    洋蔥該怎麼剝

    穿上防彈背心也認得你

    拔腿毛的小女孩

    石頭的故事

    三兄弟見尼采

    三兄弟見孔子

    三兄弟見佛洛伊德

    接納的三個層次

    心理醫生只是一面鏡子



    第三編 生命中的貴人

    性的功能

    你選擇責任還是自由

    真誠是一種力量

    經驗與經歷

    婚姻無限責任公司

    先說再見的人

    生命中的貴人

    六個人一張床

    兩個對我恩重如山的人



    第四編 家族的夢

    不要期望太陽像你希望的一樣升起

    給自己判刑的人

    最後的逃避—自殺

    沒有一個人不自信

    成長的詩歌,是最好的禮物

    神仙說「這個家庭不歡迎你」

    生命的魔咒



    後記









    投石衝開水底天




      志中給了我他的這本新作,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的。這應該算是小說吧,準確地說是用小說的形式表現心理諮商過程以及普及心理學知識的作品。好多年了,我好像沒有認真讀過哪怕是一本小說,這次可算是一個例外,我想這例外是因為作品的吸引力。



      這部小說與許多小說一樣,也有作者自身的影子,甚至在書裡面就出現了作者自己發展出來的心理諮商技術「石頭的故事」。在2009年,志中創辦了「石頭的故事」工作坊,我曾去觀摩片刻,看到了那些有趣的石頭,但可惜沒有時間深刻體會石頭背後的故事。在小說裡面,隨著情節的推進,諮商師與來訪者越來越有默契,主角的心結也漸次開啟,我突然想起了一句關於石頭的詩——「投石衝開水底天」。



      馮夢龍在其所編的《醒世恆言》中講了一個故事:蘇東坡之妹蘇小妹是個才女,在新婚之夜把新郎秦少游拒之門外,要他對出對聯方可入內。蘇小妹出的上聯是「閉門推出窗前月」,秦少游苦思良久,也沒想出下聯。蘇東坡在一旁看見,很為妹夫著急,但又不好現身幫忙。他看著月光映照下的池塘,忽然靈機一動,拾起一塊石頭投入水中。秦少遊看了,立即對出下聯——「投石衝開水底天」。這樣,秦少游終於敲開了蘇小妹的閨房。而在小說中,心理諮商師也是用石頭敲開了來訪者的心靈之扉。



      石頭是自然的一環,石頭也是文化的一環。自然中的石頭,每塊都沉澱著億萬年的滄桑;文化中的石頭,與人類結緣恐怕也不少於百萬年的歲月。我們都知道,人類歷史上經歷過漫長的石器時代,許多族群也曾有過對石頭的供養或崇拜。人類正是靠著與石頭的相遇、相識、相依,才超越了其他動物而達萬物之靈的地位。用石頭去叩擊人們的心靈,或許是條通順暢達的康莊大道。另外還有「投石問路」的說法,只不過這裡的路是人們的心路。太平天國的名冊中有位「石達開」,借用他的名字,我很希望在石頭抵達之時,人們的心扉便真的能夠敞開。



      當然,石頭要敲開心靈之扉,靠的還是拿石頭的人。這人可能是心理諮商師,更可能是來訪者自己。志中在書中逐次涉及情緒、自我、他人、群體這些內容,這是他在十餘年心理諮商職業生涯中總結出來的,是看待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況的重點。用他的話說,身為一個人只要這些方面都完滿,基本就沒有多大問題了。



      確實,身為人類,最關心的應該就是人,只可惜對人的研究談何容易!在人類已經可以「上太空,下深海」的今天,我們對自身的了解還十分不足。在對人的研究方面,心理學有突出的貢獻。心理學以人類個體為研究對象,試圖透澈了解個體的心理與行為表現及其背後的原因,同時也試圖透澈了解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心理與行為表現及其背後的原因。於是,個體自身以及此個體與彼個體的關係就成了心理學研究的主要課題,用專門的術語來表達,這個話題即「自我」與「他人」。



      每個人類個體最有切實感受的是自我,對人的了解首先需要從弄清楚什麼是自我開始。但弄清自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成龍曾經主演過一部電影《我是誰》,湊巧心理學裡也有一個測驗叫「我是誰」(Who am I),在這個測驗面前,很多人遲遲難以下筆,因為人們平常很少有意識地反思自我。自我就像空氣和水,是我們「日用而不自知」的東西。而且,要弄清自我,還得了解他人。哲學家說「我思故我在」,但心理學家更相信自我因與他人對照而突顯,此即梁啟超所謂「對他而自覺為我」,也就是庫利(C.H.Cooley)所說的鏡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志中的這本書,便生動地演繹了自我與他人的互動如何探索人類心靈奧祕。



      志中還有一個夢想,就是堅持「讓更多的人因為心理學而受益」,他自己也一直致力於推動心理學在社會中的應用。本書的寫作,可以看作他在心理教育方面邁出的一步。辦心靈俱樂部是教育、辦工作坊是教育,就是諮商也可以視為教育,不過小說形式的作品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影響更廣大的人群,這可以讓他的理想更好地實現。我個人很認可志中的做法,近年來我也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開辦了論壇,其任務之一,就是以各種形式把心理學知識推廣到社會和大眾中。我曾提出「貼近大眾的心理學」,與志中的理想頗為契合,在這一點上我願與志中共勉。


    鍾年




    其 他 著 作
    1. 破繭的青春,孩子與家庭的心理對話:缺乏自我認同×家庭教育偏激×情緒表達障礙×社交恐懼,16個青少年諮商個案,揭開成長之路的破碎與迷茫
    2. 課堂之外,翹課背後!打破孩子拒學的沉默:80個深度剖析案例×36種心理引導技巧,幫助孩子重返學習軌道
    3. 西遊心理學,情緒、欲望與意志的賽局:自我覺察×駕馭惰性×拒絕敏感×接納缺陷,從破解妖怪的圈套到通過佛祖的考驗,安放騷動不已的內心
    4. 畫心,繪畫心理治療技術教學案例實錄:九分割繪畫法×風景構成法×拼貼畫象徵隱喻×此時此地技術……透過創作表達意識,用藝術重建自我
    5. 那些成語典故中的心理學大小事:成語釋義×心理分析,古典文學與現代心理學的集合,用最精華的人生智慧來指引你!
    6. 完美伴侶學,掌握愛與被愛的藝術:戀愛×結婚×離婚×再婚,由激情至承諾,從衝突到共存,提升愛與被愛的能力
    7. 正向心理學的深度解析,6堂正面情緒培育課
    8. 青少年心理學:不被理解的新生代,從發展心理學看青少年行為
    9. 因為人生太悲慘,所以需要正向心理學:敘事療法、替身技術、利社會行為、心理場……60多招教你告別「偽裝」的樂觀,掌握內心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