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經濟大師不死:【美國經濟學會經典書單】從故事看時勢,最世俗天才們的跨時空對話

經濟大師不死:【美國經濟學會經典書單】從故事看時勢,最世俗天才們的跨時空對話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212912
陶德.布希霍茲
葉婉智,林子揚
一起來出版
2024年8月07日
193.00  元
HK$ 164.05  






ISBN:9786267212912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416頁 / 17 x 22 x 2.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 經濟學











    讀大師的人生故事,一口氣搞懂世界運作的底層知識!

    輕鬆建立經濟思考架構,社會脈動一次看明白



      ★ 諾貝爾獎得主傅利曼、美前財長薩默斯──有笑有推

      ★ 獲獎無數!傳奇經濟學家代表作、美國經濟學會列為必讀經典

      ※ 二○二一年曾以《經濟大師的迴響》為名出版



      大師不死,因為知識是活的!今日最熱門的經濟話題,全都是昨日偉大的思想延伸。這些神級人物不只想預測世界大勢、左右你我的薪水和退休金,甚至還想跟「看不見的手」握手、用數學算出每個人的幸福感……我們不禁懷疑,他們是不是會通靈?



      本書帶你穿越時空,重現十多位經濟巨人的思想交鋒,從亞當.斯密、馬爾薩斯、李嘉圖、馬克思、馬歇爾、凱因斯到布坎南……你將透過有趣又有料的故事,一口氣看懂當代最重要的經濟大思考,以及這些思考為何能讓社會脈動,又為何如此迷人。



      哈佛得獎教授教你step by step養成經濟思考力:

      解讀過去 ? 詮釋現在 ? 預測未來

      讀有趣的經濟故事,看懂你我生活裡的經濟大小事



      ? 那隻「看不見的手」到底在檯面下做什麼?亞當斯密現身說法

      ? 史上最嚇人經濟理論:只給最低工資才能阻止世界末日

      ? 小國也能站上世界舞台!李嘉圖的祕密武器

      ? 為什麼印鈔票是好事?「貨幣魔術師」傅利曼的神邏輯

      ? 生活中的小確幸也關乎經濟學?馬歇爾談「邊際效用」

      ? 大蕭條、壞景氣怎麼辦?凱因斯「總合需求」教你不驚慌



      從貧富差距、人口老化、利率、通膨到國際情勢,

      以及更多現在最熱門的話題,就在本書……



      極高好評、最有趣的經濟學,

      重現十多位經濟巨人的思想交鋒,

      帶你穿越時空,掌握最重要的經濟大思考!



    本書特色



      本書生動地描述了經濟思想的演變,是解讀現代世界的絕佳指引,

      無須經濟學背景:適合所有經濟學愛好者、學生和一般讀者。



      ★ 經濟學入門首選,美國經濟學會AEA列為必讀經典

      ★ 傳奇學者代表作!作者為哈佛得獎教授、著名經理人、前白宮顧問

      ★ 用有趣的故事,一口氣看懂最重要的經濟思想,鑑古觀今知未來!

      ★ 歷久彌新的國際暢銷經典,Amazon超高好評,諾貝爾獎得主力薦



    有料推薦



      「如果今年只讀一本經濟學書籍,務必閱讀本書。」──薩默斯(Lawrence H. Summers),美國前財政部長



      「本書廣泛收錄各大經濟思潮,結合了智趣與精闢的解說。」──傅利曼(Milton Friedman),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你絕對必備的指南,寫得很好。書中概念依然活靈活現,符合當今景氣時代潮流。」──馬拉巴爾(Alfred L. Malabre, Jr.),美國作家



      「值得一讀,其樂無窮。對於非專業人士的讀者來說,本書頗有價值,有助於聰明討論經濟學和世界市場。」──《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

      

      「一流書籍。」──《基督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一部經濟思想史,風趣詼諧、平易近人,就連最嚴重的經濟學恐懼症患者也不會被嚇到。」──《鳳凰共和國》(Phoenix Republic)



      「針對當代總體經濟學理論和議題,提出絕佳觀點。無人能出其右。」──《選擇》(Choice)



      「寓教於樂,大力推薦!」──《圖書館學刊》(Library Journal)



      「成功說明各種經濟學理論和哲學概念,轉譯為容易理解的日常觀點。」──《書單》(Booklist)



      「最潮的經濟學指南。」──《坦帕灣時報》(Tampa Bay Times)



      「非常優秀……趣味性十足。」──《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推薦序】 生活中的經濟學,從亞當.斯密開始

    【新版作者序】 態度最重要



    ▊ 第一章 緒論:經濟學家的困境

    .從哪裡開始?經濟學的《創世紀》

    .我們該忽視經濟學家嗎?



    ▊ 第二章 亞當.斯密:捲土重來

    .哲學家亞當.斯密登場!

    .法國之旅與重農學派

    .影響世界的《國富論》

    .這就是「自由市場」

    .勞動分工:增加財富的妙方

    .城鎮與國家之間的「勞動分工」

    .平民百姓有福了

    .政策與實踐

    .捲土重來,強勢回歸



    ▊ 第三章 托馬斯.馬爾薩斯:預言末日與人口爆炸的先知

    .烏托邦只是個泡沫

    .最嚇人的經濟理論

    .精準的預言家?

    .世界末日只是延期了嗎?

    .馬爾薩斯與移民

    .全球暖化:馬爾薩斯復仇?

    .晚年生活



    ▊ 第四章 大衛.李嘉圖:高呼自由貿易

    .難以置信的絕妙理論

    .迎戰「保護主義」

    .國家未來的岔口

    .「供過於求」與方法論:李嘉圖 V.S. 馬爾薩斯



    ▊ 第五章 約翰.彌爾:狂風暴雨的心智

    .邊沁的「快樂、痛苦與計算」

    .思考機器一度當機

    .低潮後的浪漫與重生

    .彌爾的方法論

    .關於稅收與教育

    .彌爾的遠見



    ▊ 第六章 卡爾.馬克思:憤怒的神諭

    .年輕記者馬克思

    .唯物史學家馬克思

    .《資本論》與資本主義的垮台

    .評價馬克思



    ▊ 第七章 阿爾弗雷德.馬歇爾:邊際主義精神

    .早年生涯

    .漸進主義者的路徑

    .經濟學的時間維度:短期與長期

    .邊際主義的消費者

    .無所不在的「彈性」

    .放眼大局



    ▊ 第八章 新舊制度學派之間

    .范伯倫與舊制度學派

    .鄙視「有閒階級」

    .工程師的「創造欲」

    .高伯瑞與廣告誘惑

    .新制度學派與法律經濟學

    .過失賠償法

    .財產法

    .犯罪的經濟學

    .公司金融學



    ▊ 第九章 約翰.凱因斯:講究生活的救世主

    .逃離維多利亞主義

    .戰爭與搖搖欲墜的和平

    .經濟大蕭條,古典經濟學失勢

    .凱因斯學派解方

    .未來觀點



    ▊ 第十章 米爾頓.傅利曼:重貨幣學派迎戰凱因斯

    .貨幣是什麼?

    .貨幣主義模型與凱因斯的批判

    .傅利曼的反擊

    .贏家的謙遜

    .讓贏家苦惱的「貨幣流通速度」

    .貨幣供給面面觀



    ▊ 第十一章 公共選擇學派:政壇就是市場

    .特殊利益團體的矛盾

    .受監管者如何控制監管者?

    .誇張的承諾、膨脹的預算與官僚體制

    .社會安全

    .政治循環

    .凱因斯為何沒有預見公共選擇學派?

    .凱因斯的「政府干預」處方

    .文化與知識對凱因斯的影響

    .政治上的「無形之手」

    .審判凱因斯



    ▊ 第十二章 狂野世界:理性預期學派與行為經濟學

    .向你的經紀人丟飛鏢

    .華爾街的經濟學家

    .盧卡斯批判:傳統的政策分析有問題

    .主流學派的回擊

    .行為經濟學:探究人性



    ▊ 第十三章 穿透烏雲的一線光明





    推薦序



    生活中的經濟學,從亞當.斯密開始


    ?

      政府經濟政策與民營經濟決策,總是影響社會大眾。人人須有經濟學知識,否則無法成為消息靈通的選民,甚至看不懂日常新聞。況且,若不能意識到何種驅力形塑了我們的經濟生活,又有誰能夠規劃未來,為我們及後代子孫創造出生活與工作的前景?



      現今,許多經濟政策議題依舊爭論不休,例如:貿易政策、通貨膨脹、政府的正確角色、根除貧窮、經濟成長率提升手段等等;超過兩百年來,經濟學家依然熱烈探討這些話題。當今的經濟政策,不論好壞,很多皆是源自以前經濟學家的想法。時至今日,只有那些至少略懂早期經濟學家想法的人,才可理解不少經濟政策的相關爭論。



      過去兩百年來,經濟學巨擘批判自己時代的政策議題,一向關心眾人。他們鑽研經濟學的工作成果,以便提倡更好的經濟政策。但是儘管他們憂國憂民,卻非辯論家或政治家,而只是一群想要說服當代人士的普通人,不論是針對政府或普羅大眾,皆是如此;他們提出分析與證據,以符合專業辯論的標準。



      如同任何學科領域,經濟學家覺察早期想法的限制,力求進展。自然科學的特性在於能夠進行實驗,但是經濟學卻沒機會做實驗,雖然如此,經濟學家可以運用系統性的觀察與經驗分析,駁斥舊式理論,然後發展新的理論。



      由於科技、政治、機構環境等方面的變化,下定論的過程受到阻礙,難以精準指出替代經濟政策可能帶來的效果。一個議題可能要花數十年時間才可解決。新世代的經濟學家和政策官員或許也須學會:在現今變化多端的環境裡,過去的結論仍舊有效合理。



      十八世紀的亞當.斯密(Adam Smith)是現代經濟學之父,在他的時代中,他駁斥當時的傳統智慧,主張「政府的經濟干預通常有害」,並且「透過私營賣家與私人買家之間的競爭,最能謀求公眾利益」。



      近年來,全世界的政府已經認同私營企業會帶來市場經濟美德,而非政府規劃和公共所有權。美國降低稅率,英國與法國將國有產業民營化,中國的個體戶農場復興,而蘇維埃的經濟結構調整被貼上「改革重建」(perestroika)標籤──全都直接衍生自亞當.斯密早期的想法。一九三○ 年代經濟大蕭條期間,英國的約翰.凱因斯( John Maynard Keynes)發展理論,幫助政府避開廣大失業潮,不再重蹈覆轍。



      然而,凱因斯主張不要儲蓄,反而要擴大消費支出。就現今的經濟狀況而言,由於環境條件非常不同,他的主張逐漸遭受棄置,被認為不合時宜。現在我們了解到:增加儲蓄的行為,可普遍當作基礎,使新廠與設備等方面的投資額擴大,加速經濟成長,進而提高生活水準。



      美國聯準會針對貨幣政策和利率進行決策時,所仰賴的想法和證據可回溯至十九世紀的經濟學家,如約翰.彌爾(John Stuart Mill),同時也會根據華府已經開發出來的最新數據資料。每一次財政部官員激烈討論企業與個人適用的稅務規定時,他們會可能利用分析性的主張,而這些主張可追溯至一百多年前的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和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同樣地,至於貿易政策分析、能源和環境的法規、反壟斷法律,他們基於那些歷經好幾世紀發展的想法。若想理解新政策如何影響經濟體,以及為何某些特定政策會比較有利,那就必須熟悉相關經濟學概念。這對每個人都很重要。



      偉大的經濟學家形塑了這門學科。在本書裡,作者陶德.布希霍茲深入討論了這些經濟大師們,並介紹經濟學的關鍵概念,內容既生動鮮明又容易理解。一直以來,正規的模型和複雜圖表乃是經濟學教科書裡的重點,但布希霍茲不提這些,反而清楚提出非技術性的解說,並適時引用實例。



      我初次認識布希霍茲時,他正巧在哈佛大學講授一門經濟學概論課程。布希霍茲是非常優秀的老師,他從這門課的其他三十名教師之中脫穎而出,獲選為經濟學概論課程的「年度傑出教學獎」得主。本書讀起來相當有趣,頗能展現他的講課技巧。


    ──美國經濟學家馬丁.費爾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




    其 他 著 作
    1. 經濟大師不死:【美國經濟學會經典書單】從故事看時勢,最世俗天才們的跨時空對話
    2. 經濟大師的迴響:【哈佛最受歡迎教授的13堂經濟入門課】搞懂經濟大師的缺陷與洞見,以及他們塑造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