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膝蓋幫助閱讀,閱讀訓練膝蓋
我在擔任台灣駐 WTO 大使三年期間,由於瑞士「好山好水好無聊」,也不是一天到晚有那麼多公務,閒暇時就只能瘋狂讀書。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大使館館員也常有假日無聊之歎,於是我將自購之書約百餘冊彙集捐出,供同仁免費借閱。每本書還附上一頁簡短提點,有點像是書評。提點慣了,寫下書的評論也就漸成習慣了。
2019 年回台灣歸建中央研究院,雖然瑞士的「好山好水」美景不再,但瘋狂讀書、勤寫書評似乎已成常態。以每十天一冊來算,回台迄今最少也累積了近兩百篇書評。我的書評大都貼在臉書,久而久之也累積了不少粉絲。其中《晶片戰爭》一書居然有一千八百多次分享,連我自己都嚇一跳。其餘書評通常也是數百次分享起跳,看起來小有知識推廣之效。有朋友說:出版《晶片戰爭》的天下雜誌應該要付我推書佣金,事實上未必如此。我相信,有不少比例的人是「讀完書評就不買書」的。天下雜誌沒有控訴我「實質阻礙書籍銷售」,就已經不錯了!
一兩百本書,從哪裡來的呢?絕大多數都是出版商送的,我自己花錢買的不到十本。出版商為什麼要送書呢?八成是希望我寫個好評,有助行銷推廣。難道出版商寄來的書都是我想要讀的書嗎?幸好我不挑三揀四;大概除了六法全書,我什麼書都喜歡讀。幾十年來,我都在鼓吹「不住相讀書」、也就是讀書不計目的。讀非專業書籍,本來就應該內容不設限,反正知識棗吞之後,再由腦神經網絡去篩選吸收。因為不住相,所以腦袋的吸收全無系統,凌亂雜沓。但若哪一天心有靈犀,銜接那些雜沓之點,就能自然成章。這種自然串接知識的本事,我把它描述為「膝蓋透視力」。膝蓋透視力又從何而來呢?它從閱讀而來。這有點像是正向循環:讀書訓練膝蓋,膝蓋有助讀書。
萬一書籍閱後觀感不佳,書評怎麼寫呢?書評就像是教授寫介紹信,碰到「朽木不可雕」的學生,教授通常有兩種處理方式:其一,用詞隱晦,例如說此生「非常用功」,隱喻其亟需勤以補其拙;說學生的論文「有趣」,隱喻其文章除了主題,餘皆乏善可陳。其二,則是用「最近實在太忙」的理由拒絕寫推薦信。本書收錄的書評十之九五是正面書評。偶爾有兩三本實在爛得不像話的書,我刻意留下「不同意見書」的書評,以減少爛書對社會的誤導。這些都是對事不對人,對號入座的千萬不要放在心上。
要寫一百篇書評,背後必然有十倍以上的知識奠基,否則內容必然乾澀。我所寫的評論,經常有超越書本範圍的拓展延伸、另類思考、反例析辨、旁涉其他。這些旁門左道的內容,通常遠多於書籍原本內容的介紹。書名取作「千卷耕讀一卷評」,就是刻畫這背後的準備工夫。
寫書評辛苦嗎?一點也不會。自己擔任公職的時候,經常要出席雜七雜八的會議。這些會議不能缺席,但是內容非常不營養。於是開會時就是寫評論的好機會。開會時耳朵還是要聆聽會議的風吹草動,但一心可以二用:給我一口公文信封廢紙袋、一隻原子筆,一場無聊會議開完就有 1,000 字初稿,事後小做刪修,庶幾完工矣。反正「好山好水好無聊」與「好多會議好無聊」,都一樣是無聊。
膝蓋為思辨學習之父,無聊為閱讀寫作之母。膝蓋在無聊時最好用,遂有《千卷耕讀一卷評》之成書耳。
二○二四年八月七日 朱敬一
於台北南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