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喝心靈毒雞湯了,試試哲學調配的對症處方吧!
MIT哲學教授寫給中年人的認知療法,也寫給所有與不可逆的時間搏鬥的人。
MIT哲學教授寫給中年人的認知療法,也寫給所有與不可逆的時間搏鬥的人。
一位MIT的哲學教授,在三十五歲陷入中年危機。
儘管他擁有穩定的事業與家庭,卻無法阻止內心的迷茫,時常感到焦慮與空虛。他試圖透過哲學的視角來自救,結果即成為了本書:《中年哲學》,希望也能引導在中年掙扎的我們,找到生命的平衡與意義。
《中年哲學》顧名思義,聚焦於中年這一人生特殊階段及其帶來的挑戰,並挖掘哲學思想中的可能治療方案。因此,本書不僅是對人生問題的抽象性探討,更是一部應用哲學的生活實踐指南。
書中每一章都針對中年生活會遇到的某個具體問題展開討論,例如在中年階段變得異常強烈的錯失感,糾結於錯過的人、錯過的事;又或是揮之不去的後悔感受,不停回想如果當年做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決定,現在自己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命運。另外像是對於持續迫近的死亡、未來的有限性感到恐懼與不安。對此,作者都提出了哲學解方。值得一提的是,解方有時也是東西合璧複方,書中巧妙地將西方哲學與佛教的正念觀融合,為讀者打造因應中年危機的有力工具,新穎且富洞見。
當面對身體的病痛,人們往往積極尋求專業的保健方法,但是面對生命困境,我們卻常常迷信於不太可靠的心靈偏方。本書提供了一系列正宗哲學療法,給予中年人真正有智慧的自救建議。別再喝心靈毒雞湯了,試試哲學調配的對症處方吧!
***
關於人生:「人生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是如何在時間的壓力下,過有意義的生活。」
關於盡頭:「從過去一直到現在,人生本來看起來像是一道無窮無盡的上坡,前方唯一看得見的只有遙遠的地平線。現在,我像是突然爬到了山頂,結果面前出現的是一道下坡,而且一眼就能看見道路的盡頭。」
關於存在:「人生的矛盾就在於,我們試圖成為某種存在,但最終只是存在著。」
關於選擇:「我們所擁有的選項和道路,並不一定帶來幸福,有時只是無法逃脫的牢籠。」
關於錯失:「欣然接受你的失落,將其視為享受人生中過剩的美好所需支付的合理代價。」
關於後悔:「後悔過去的選擇,並不能讓我們的現在變得更好。」
關於生命有限:「我們的生命有限,這是中年危機的核心問題,也是我們無法逃避的現實。」
關於活在當下:「活在當下,並不是否認未來,而是接受未來的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