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肌肉抗老:重啟新陳代謝、活化免疫、提高罹病存活率的健康科學新方法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4020718
嘉比瑞.里昂
張韶芸
高寶
2024年9月11日
187.00  元
HK$ 158.95  






ISBN:9786264020718
  • 叢書系列:生活醫館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4.8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生活醫館


  • [ 尚未分類 ]











      ★《紐約時報》暢銷書

      ★《今日美國》暢銷書

      ★《華爾街日報》暢銷書

      ★肌肉醫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Muscle-Centric MedicineR)出品



      重磅出版,今年必讀的健康新知!

      ──健康邁向老年的新科學方法──

      台灣已正式進入高齡社會,平均餘命超過80歲,不健康餘命卻長達8年!

      你的晚年,想要躺在床上,還是永遠健康?



      想要更健康,就應該關注肌肉,發展正向動能,而肌肉是我們唯一可以自主控制的器官。

      本書指出展示肌肉對健康和長壽的重要性,作者為肌肉醫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Muscle-Centric MedicineR)創始人里昂醫師(Dr. Gabrielle Lyon)。



      觀察多年患者情況, 里昂醫師注意到,雖然病患的情況各不相同,但卻有相似的問題:健康肌肉太少,而不是脂肪過多。我們常以為肌肉只代表力量或美感,但事實上,肌肉在整體健康中的角色舉足輕重。肌肉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器官,健康和老化皆取決於肌肉。



      骨骼肌是提取營養、控制胰島素、調節膽固醇、平衡荷爾蒙、活化免疫系統與增加疾病存活率的重要推手,里昂醫師提出一項易於遵循的飲食、健身和自我保健計畫,以證據和開創性研究為基礎,引導讀者了解強化肌肉的方法,適用各年齡層或任何健康狀況。依循里昂醫師的指示,逐步了解各項建議包含肥胖、自體免疫疾病、阿茲海默症、高血壓和糖尿病等各種疾病的應對方法,達到健康長壽,恆久堅強。



    ?


     





    介紹

    重整心態:培養成長心態

    第一部分:風險

    1. 不再只關注脂肪

    重整心態:駕馭思維

    2. 對抗疾病

    重整心態:設定標準,保有健康

    3. 針對各年齡的身體變化加強防護

    重整心態:克服現存偏見

    第二部分:擬定成功途徑

    4. 運用營養科學達成目標

    重整心態:設定標準(不只是目標)

    5. 蛋白質:不單只是巨量營養素

    重整心態:只是另一份餐點

    6.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揭開營養科學的神秘面紗

    重整心態:重拾健康的權利

    第三部分:採取行動,讓《里昂協議飲食計畫》幫助你達成目標

    7. 《里昂協議飲食計畫》

    重整心態:建立負責的防護機制

    8. 基準評估:目前進度如何?

    重整心態:克服阻力

    9. 體能訓練:事半功倍

    重整心態:五項基本特性

    10. 是時候掌握主導權了

    致謝

    附錄:飲食計畫與食譜

    註解



    ?









      你正在讀的這本書,能帶來改變生命的力量。提筆寫下這本書的理由,與我創辦肌肉醫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Muscle-Centric MedicineR)的初衷相同。我想重新詮釋對於健康基礎的傳統看法,希望帶著讀者好好了解身體體能的根本核心,運用快速有效的策略,讓身體更強健、看起來更健康,甚至延長好幾年的壽命。



      要活得長久,就該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降低壓力的說法,我想大家都聽過吧?想要健康,這些簡直是再基本不過的辦法了,但是到底為什麼這麼難實踐呢?我認為真正的健康得從最關鍵的部分著手,那就是心態。在我完成醫學院的學業之後,我花了兩年研究精神病學,研究人類該怎麼做,才能達到自己的最佳健康狀態。當時鑽研的思考模式和腦部病理學,後來成為我的寶貴資產,大大幫助我治好病患,並幫助他們發掘自己的潛力。不過,轉至家醫科之後,我發現許多青壯年病患已經出現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的初期徵狀。不過除了提供效果有限的一般建議,卻沒有太多時間與病患討論預防疾病的方法。擔任住院醫師的這段期間,我剛好有機會為病患提供營養諮詢,特別是肥胖和體重管理方面的諮詢,這也因此為我打開另一扇窗,我開始著手研究不良生活型態對健康造成的損害。許多病患都覺得,自己就像隻倉鼠,被困在挫敗的滾輪裡怎麼也跑出不去。主流醫學的治療侷限,也經常讓我感到相似的挫敗。



      住院醫師任期結束後,我到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參與一項老年醫學和營養科學研究醫學計畫(combined research and medical fellowship in geriatrics and nutritional sciences),並接著加入薩繆爾·克萊因教授(Sam Klein)的先進營養研究實驗室,臨床代謝肥胖與第二型糖尿病是克萊因教授的專業。我花了兩年時間經營一間肥胖門診,幫助許多深受肥胖所苦的病患,期間我觀察到各種無效的減肥嘗試,折磨著許多病患。我總想著:現在的醫學研究已經如此進步,為什麼肥胖問題卻依然存在?



      在我負責臨床職務,專責老年醫學護理的時候,這個問題又顯得特別急迫。每一天,我看著失智症對患者與病患家屬造成各種折磨與苦痛。老年患者的病痛也讓我感到苦惱,但與這些病患接觸的經驗,幫助我把過去所思所見連結起來。這些責任讓我明白,考量不夠全面的治療建議,可能會讓病患在選擇營養攝取與運動時深感困擾。我也更清楚地了解到,這些難點的共通處,其中問題都不是出自體重,而是肌肉。

     

      在研究體重與腦功能研究的關聯時,我發現腰圍大小和腦容量大小有關。前提是肥胖造成大腦內的胰島素抗性,就像是一種腦部的「第三型糖尿病」,可能導致失智症。研究中發現肥胖族群整體的認知反應受損,像是衝動控制、任務轉換(task switching)與其他心理健康問題。我仔細研究相關受試者,特別是一名五十多歲的女子貝希(Betsy)。貝希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她做事時總是優先考量家庭和其他人。從她第一次懷孕後,貝希的體重增加了 15 到 20 磅左右,好幾十年來,貝希一直很努力想要減掉這些多出來的體重。但她其實不應該只想著需要減去多少體重。對貝希來說真正該注意的問題,在於她沒有建立正確的思維模式。我發現貝希的狀況與阿茲海默症患者非常相似,從她的腦部影像可以預想後續可能的發展。我了解到在未來十年貝希可能面對的狀況,也因此讓我感到崩潰。我認為貝希的健康無法改善,是我自己與主流醫學群體造成的結果。在我眼中,貝希代表了許許多多身處相同困境的病患,這對我來說是很沉重的打擊。



      這些人的共通點是低肌肉質量和肌肉損傷。他們沒有足夠力氣進行特定的基本運動(詳見第八章),體能張力較低,血液檢測也顯示表示他們的肌肉健康狀態不佳。我發現問題不在體脂肪,而是缺乏健康的肌肉組織。



      無論是在醫界或是一般社會,大家總是在勸人要減肥。貝希與許多人一樣努力控制脂肪,可是無論她再怎麼努力,還是無法改善健康。我了解到這是因為我們弄錯了重點,這樣的錯誤恐怕會對無數人造成不良影響。



      我認為一直拼命補救是醫界最大的失策。於是我將致力推廣肌肉醫學(Muscle-Centric MedicineR)視為自己的職責。我很感謝有機會和大家分享這項科學創見。這項知識能夠引發一場徹底的變革,幫助我們在不同年齡階段都能維持健康長壽。



      *



      你深受反覆的菸癮、體能低落,或是血糖問題困擾嗎?不知道該吃什麼?該如何運動?以及為什麼要注意飲食和運動?如果你不知道上述問題的答案,請放心,你一點也不孤單,很多人也都有相似的困擾。我年輕時也一度非常執著於控制自己的飲食和體重。我總是覺得很餓,也無法克制自己的食慾。我試過了一連串當時流行的潮流飲食(fad diet),從依照時令的長壽飲食(macrobiotic diet),到全有機飲食、發芽穀物飲食和素食飲食。因為對營養了解不足,那時我的飲食嚴重偏向不均衡的碳水化合物飲食,包括糙米、大麥、小米、燕麥和玉米等大家認為是健康飲食的全穀物。我也會吃當地蔬菜、豆子、豆類製品(像是豆腐、味噌和天貝黃豆餅)還有海菜(如海藻、海苔和石花菜)。我想方設法增強自己的體能、健康和運動表現,但所規劃的一切卻其實都是根據錯誤的資訊。



      我每天花好幾小時準備食物,每項小細節都不容出錯。我婉拒宴會聚餐,或是自備點心,每週運動十四小時也是家常便飯。我對飲食和運動的關注度近乎病態,因為我相信必須搭配高要求的飲食計畫和體能訓練,才能達到完善的健康標準。雖然一切都基於好的出發點,但這樣缺乏健康認知的行為,徹底壓垮了我的身心。



      兩年後,我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竭又營養不良。簡單來說,我無意間讓自己無法攝取到身體需要的營養來源。長期營養缺乏最終引起身體的反撲,我開始暴飲暴食。好一段時間,由於無法遏制自己的飢餓,我與食物之間的關係變得極度混亂。即使我優先選擇原型食物(whole food),還是忽略了蛋白質的攝取量。而這也是多年來許多病患共通的毛病。我每天執行高強度的運動計畫,包含一小時的有氧運動加上一小時的重量訓練。因為蛋白質攝取不足,讓我的身體渴望攝取其他熱量。當時我吃的所有碳水食物,都無法消除我的飢餓感,血糖也時不時忽然飆高或驟降。後來,我開始有策略地在飲食中加入優質蛋白質攝取,我的痛苦才逐漸緩解,我終於重獲主控權,能夠控制自己的飢餓感。攝取適量的營養,幫助身體在訓練後恢復,並能支持新的肌肉增長。我努力鍛鍊的成果終於開始顯現。肌肉逐漸成形,整個身體狀況提升,體態也隨之變化,更進一步改變了我的人生。接著,我沒有停止遵照這些飲食和訓練,而是繼續加強更多訓練。



      努力調節生理狀況的過程,讓我感到又飢又渴,不只是對食物的渴望,還有我對知識的渴望。我開始投入有關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研究,也很快發現營養學的知識層層遞進且相當複雜,很容易讓人混淆。每個我遇見的人幾乎都有自己的一套飲食信仰,一部分的人拼命調整營養攝取,多數人的狀況則令人擔憂,他們與飲食的關係混亂不堪,卻比任何一段交往關係都持續更久。



      從學術面來尋找解方的過程中,我發現我有很多同班同學之所以研讀營養學,也是源於他們自己對食物和飲食的挫敗感。究竟為什麼營養這門學問會變得這麼棘手呢?為什麼要選擇某些食物來吃?為什麼有些人終其一生都在為體重和飲食苦瑙,卻幾乎沒有成效呢?



      起初是這些疑問引導著我,傾盡心力投入這門學問的研究,治療與你我一樣曾為此困擾的人。如今,我想將所學分享給各位。我最大的心願是幫助大家獲得身體的自由,我知道很多人就像我幾年前一樣,苦苦追尋這些問題的答案。



      《里昂協議飲食計畫》運作

      促成《里昂協議飲食計畫》(Lyon Protocol)的背後動力,是希望更多人能了解肌肉健康的重要(更多細節請見第 161 頁),以實作流程搭配營養建議和訓練指示,可以真正長久改善身體組成與整體健康。



      肌肉醫學(Muscle-Centric MedicineR)提倡以蛋白質為主,專注於肌力訓練的生活方式,進而為身體帶來大幅的改變。我的許多病患就是極佳的成功例子,顯示這些長期持續投入策略確實有效。



      遵循我的建議,改變思維與方法,從只關注脂肪到以肌肉為核心目標,一個月後將能幫助肌肉增長,體脂降低,讓整個人更有活力。我會一一說明如何制定蛋白質為主的營養計劃,並把體能訓練重心放在肌肉組織健康,建立能夠執行且目標一致的思維指引。遵照指示,就能開始感覺身體有所改善。接著一路堅持這些方法,就可以逐步改善生活品質,達到健康長壽。



      一次又一次,我觀察到病患的體能快速恢復,也逐漸戒除菸癮、減輕焦慮。最重要的是,《里昂協議飲食計畫》成為生活作息的一部份之後,幾乎所有病患都能立即感受到發自內心的自由。根據我的實際經驗,一旦病患將骨骼肌視為重要的器官,就能獲得全新的健康認知。



      我的目標是幫助你達到極佳的健康狀態。想維持肌肉質量,根據不同年齡族群與活動程度,必須採取的策略也有所不同。無論年紀,一個人生存與成長的能力,都與肌肉組織健康直接相關。肌肉醫學R認為肌肉器官與長壽息息相關,影響著健康的未來。現在就是你的機會,你可以透過這些方法,反轉人生,改寫未來。



      向前看即使對健康的影響深遠,我們卻經常對一些關鍵營養訊息視而不見。接下來的內容中,我會解釋其中的原因。大眾認可的營養原則,背後尚有需要經過科學再次確認的部分,我們將會逐一檢視,也會探討幾項造成大量誤解的說法,是如何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我會透過確切數據分項解釋巨量營養素和微量營養素的價值,並說明要達到健康,該安排什麼樣的飲食和體能訓練、如何挑選適當的時機,以及該如何進行。



      我們會一起討論如何運用測量指標(包含腰圍、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和空腹血糖),採取簡單且具體的步驟,促進新陳代謝、管理體重並調整修正身體組成,像是為肌肉供應能量,自然消耗多餘的熱量,同時維持身體健康,不受發炎與疾病侵擾。



      沒有錯,你需要的就是這本書。



      覺得以下這些問題好像在哪聽過嗎?



      1.你是否曾經試過各種健身計畫、買下所有解釋健康節食的書,慎思熟慮、鎖定目標完成每一項建議,卻發現根本不可能減輕體重?

      2.你是否積極又勇於創新,熱衷吸收資訊,卻因為資訊量過大,不知道怎麼運用?

      3.你是不是嘗試過各種排毒方法,買回來的營養品堆積如山,簡直能開一間藥局?

      4.你是否有天早晨醒來,發現自己開始認真思考:我的身體怎麼了?我的健康怎麼了?年過四十歲,也許你得面對兩個孩子,還有接踵而至的高壓職涯,是否望著鏡子,幾乎認不得映照出的那個憔悴身影是自己?

      5.你有情緒性進食問題嗎?你是否覺得自己一直在退步,經常無法達到設定的健康目標?

      6.你是否苦苦努力卻難以改變不健康的體組成?(你也許覺得,「我只是骨架比較大大」、「我的新陳代謝比較慢」,或是「再怎麼運動和重訓,對我來說就是沒什麼作用。」)

      7.你是否看著父母老去,行動越來越不便,卻不知如何保護好他們,或幫助他們改善健康狀況?

      8.潛在疾病風險包括肥胖、骨質疏鬆、消化道問題、認知功能不佳、糖尿病、癌症,或是阿茲海默症時,醫師警告你要好好注意以上風險的時候,你是否感到焦慮?看著父母長輩面對的困境,是否看到自己可能的未來?內心深處覺得一定有更好的改善方法?

      9.你是否忙著搞定生活中的所有人事物,而無法優先考慮自己的健康需求?

      10.你是否安慰自己現況就很好很舒適了,卻沒能意識到自己其實還能變得更好?



      無論是想要減掉更多體重、追求最佳表現,或希望健康老去,本書都能夠為你伸出援手,幫助你了解背後的原因、可改善的時機,以及應該如何付諸行動,來真正改善自己的身體和人生。



      重整心態

      培養成長心態



      在更深入探討之前,我想先給各位一些基本概念,幫助你了解我所說的行為「驅動(drivers)」是什麼。



      第一個步驟,是重新建構你對健康與養生的看法。你的心理架構總一成不變嗎?還是會以成長為目標來調整?「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一詞,由心理學家卡蘿?杜維克(Carol Dweck)博士提出,每個人有自己的心智彈性(mental flexibility),想完整發揮潛能也需要付出時間和努力。「我們也許有很強烈的信念,」她解釋,「但這些終究只存在你的思維而已,但思維是可以改變的。」了解自己的思維,能幫助你迎向新的挑戰,適應以肌肉為核心的生活方式。嚴謹的心理架構能夠幫助成長,同時加強運動與營養計畫。因為專注成長的心理架構,是能夠驅動進步的引擎。



      守著既定思維的人,常常被自己的固有觀念困住,想著「我不是運動員」、「我不喜歡『健康』食物」、「我很怕上健身房」、「我從來沒有辦法堅持到完成健身計畫」。這些人也經常忽視自己可以改變的能力。另一方面,以成長思維方法行事的人,每個人都有學習新技能的潛力,並能實踐新的生活方式。杜維克博士強調,努力不是最終目的,而是「達到目標的方法……也就是要不斷學習和改進。」



      來想想把一些句子替換掉的可能:

      「我做不到。」

      「這太困難了。」

      「我不擅長做這種事。」

      「我年紀太大了,學不來新東西。」



      將以上句子調整成:

      「這可能會花上一些時間和精力。」

      「我還在學習,我還在嘗試。」

      「我可以採取不同的策略試試。」

      「練習越多次,對我來說就越簡單。」



      如果你的女兒不會綁鞋帶,或是不會自己穿外套,你會放任小孩丟下一句「我不會」,就當場放棄不學嗎?這不可能。也許你會給她一些鼓勵,教她一個「做出兔子耳朵」的綁鞋帶技巧,或者想個穿外套的策略,先把外套放在地板找出袖子洞再穿上,然後堅持要小孩繼續嘗試。為什麼我們明明很清楚,只要堅持下去就有各種可能,卻總是低估自己?



      成長思維與內在紀律的搭配至關重要。我把這樣的整合稱為專注成長的心理架構。這個方式能讓你更想要學會如何改善健康,並享受過程。不是因為這很容易,確切來說,正是因為這不容易,才應該透過克服挑戰,獲得身心健康的改善,迎向有意義的人生。是時候該醒悟沒有什麼容易的事,所謂「容易」的人生只是一種幻象,參雜著未竟之夢與自我感覺良好。如果選擇了輕鬆的路來走,日子會越來越艱難;如果選擇了艱難的路,日子會越過越輕盈。我想在此書向大家解釋該怎麼做。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