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一個故事的99種說法:無法停止的漫畫風格練習

一個故事的99種說法:無法停止的漫畫風格練習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9874170
麥特.馬登
郭庭瑄
愛米粒
2024年10月01日
150.00  元
HK$ 120  






ISBN:9786269874170
  • 叢書系列:愛視界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9 x 23.5 x 1.2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愛視界


  • 藝術設計 > 繪畫 > 繪畫方法 > 漫畫技法

















    一個故事,可以有幾種說法?

    以 99 種漫畫變體,體驗超越形式的藝術饗宴!



      ★《風格練習》致敬之作,故事創作者&文案企劃人必備!

      ★ 核心與風格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百科全書式漫畫創作指南!

      ★ 風靡歐美的創作教科書!作者獲頒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



      「 九十九種變體中蘊藏無限可能,堪稱當代漫畫藝術的偉大成就。 」

      ——大衛?鮑德威爾(David Bordwell),美國權威電影學者。



      視角切換、經典致敬、創意改編、風格再創、傳統顛覆 ??

      一趟邀請讀者共同觀察、感受、思索、探尋與創作的奇幻旅程。



      一九四七年受巴赫的《賦格的藝術》啟發而在法出版的《風格練習》,激發眾多創作者與讀者的創作能量與近乎無限的想像力,在藝文產業獲得巨大的成功。該書不僅衍生出如電影、廣告、音樂與舞台劇等不同形式的致敬作品,其概念更在數位時代不斷被實踐,成為歷久不衰的跨世紀經典。



      本書的創作理念奠基於《風格練習》,透過如萬花筒般眩目的漫畫創作手法,將同一段故事以九十九種不同的風格與形式描述,其中不乏視角切換、經典致敬、創意改編、色彩遊戲、圖像詩、概念挪用等嶄新創作,趣味十足。



      「故事的核心與風格能分割嗎?」以圖像創作教學聞名的本書作者麥特?馬登,透過九十九次的故事變體創作回應此項疑問,同時亦獲頒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讀者將在閱讀過程中飽覽各式觀點、畫風與詮釋的圖像故事,體會藝術與思想的多變、挑戰與包容性。



    本書特色



      ?風靡歐美的動漫工作坊教科書,創作者與企劃工作者的優質讀物。

      ?極具魅力且多變的故事呈現手法,拓寬創作視野與激發靈感。

      ?致敬經典名作《風格練習》,突破文字疆界,展現無盡可能。

      ?無特定排序,如詩集或畫冊,可任意翻閱、欣賞的彈性閱讀時光。



    各界推薦



      以首字筆畫數排列

      小莊|導演.漫畫家

      阮光民|漫畫家

      東默農|知名編劇講師

      韋宗成|漫畫家

      傑利小子|資深插圖漫畫家



    國際讚譽



      「本書大膽探索形式與內容之間的互動關係,妙趣橫生,引人入勝。對漫畫這個媒介有興趣的人,都該入手一本。」——喬漢娜.卓普.卡森,獨立評論網Comics Worth Reading創辦人



      「這部作品歷久彌新,九十九種變體中蘊藏無限可能,堪稱當代漫畫藝術的偉大成就。」——大衛.鮑德威爾(David Bordwell),教授、《電影藝術》(Film Art)作者



      「想透過練習來思考漫畫創作,這本書是很棒的入門。」——尼克.索薩尼斯(Nick Sousanis),學者、《非平面》(Unflattening,暫譯)作者



      「結合真正的創意、趣味與後現代諷刺精神,三者平衡得當。」——《衛報》(The Guardian)



      「精采絕倫的漫畫語言分析,可謂該領域專著。」——史蒂芬.海勒(Steven Heller),設計師、作家



      「麥特.馬登是美國漫畫界的特技大師與哲學家。」——朴艾德(Ed Park),《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撰稿人


     





    序言

    模板�獨白�主觀視角�樓上視角�冰箱視角�偷窺視角�音效�效果(情緒)符號�場景元素

    創作入門�歡迎來到「風格練習」�倒敘�時態�回憶閃現�既視感�不可靠的旁白�報刊漫畫

    政治漫畫�照片漫畫�地下漫畫�日本漫畫�軍事行動�奇幻作品�外太空九十九號計畫

    日正當中�警方辦案�幽默漫畫�獸人漫畫�單格�三十格�一格加一人�如此等等�相反設定

    重新建構�跳脫框架�迴文�重組(一):風格練習�重組(二):小小性危機�縫合技巧

    公益廣告�風格集錦�二合一�新發現的貝葉掛毯殘片�魯道夫.托普菲畫風仿作

    當運冰車來到霍根巷�起司狂之畫風練習�貓鼠冤家�簡潔風�風格煉襲�動態限制�愛情故事

    向傑克.科比致敬�超級英雄�紅橙黃綠藍靛紫�萬一遇到風格練習�妄想型宗教宣傳品�地圖

    數位化�圖表�分鏡�工商時間�圖像詩�無圖�擬人化�翌日�故事中的故事

    在酒吧無意間聽見的對話�幸福的情侶�不幸福的情侶�人生�環遊世界�評論家視角�演化

    創造論�用一生的時間走到冰箱前�演員工作坊(一)�演員工作坊(二)�橫式�直式

    大特寫�遠景�超級變焦鏡頭�事有古怪�正交投影�娃娃屋�同一視域�文字過多�無線條

    剪影�極簡主義�極繁主義�固定空間�固定時間�大家來找碴�不同文本�不同圖像

    沒有冰箱�沒有潔西卡�沒有麥特





    作者序



      本書中每篇漫畫說的都是同一個故事,只是以不同的方式描述。你會看到各式各樣的視角、觀點、畫風、致敬、模仿及詮釋,有些或許還會挑戰你對敘事的理解和認知—例如能否用一張地圖說故事?或滿版廣告?我認為沒有標準答案—然而,光是思考一個故事究竟能有多少種講法、藝術與文字的相互作用,以及漫畫與其他視覺和敘事媒介之間的關聯,就讓人覺得很有意思。 本書的靈感來自法國詩人兼小說家雷蒙.格諾(Raymond Queneau)的《風格練習》(Exercise in Style)。格諾以一個內容簡單、只有兩段的文本為基礎,創造出九十九種變化,敘說主角在一天內二度巧遇某個有點討厭的人的經歷。他先是以各種時態來講述這個故事,接著又以自由體詩歌(free verse)的風格描寫,還有十四行詩、電報格式、自有一套規則的文字遊戲、接二連三的感嘆句、置身事外的淡漠口吻??所有想像得到的形式,他全都有辦法寫出來。



      第一次拜讀《風格練習》時,我便覺得將此構想應用到圖像敘事會很有趣,也很有挑戰性,但一方面又認為這個主意太過瘋狂,因此始終擱置一旁。然而,幾年過去了,這個念頭仍會三不五時地閃過腦海,慫恿我走向繪圖桌。直到六年前,我終於舉手投降,用紙筆將此想法化為現實。我的同事、朋友和家人對最初幾篇畫稿的反應非常熱烈,於是我知道自己只能堅持到底,沒有第二條路。



      雖然這些漫畫在書中有一定的排序,但實際上完全可以跳著讀,也沒有必要一口氣看完(永遠看不完也沒關係)。初次閱讀的體驗會讓你不時想把這本書拿出來翻一翻,可能是為了從頭到尾瀏覽一遍、找出最喜歡的一篇漫畫,或是拿給朋友看,就像詩集或畫冊。



      一個故事,哪怕再簡單、再普通,真的能與其講述方式切割開嗎?有沒有一個不可或缺的核心,使風格與外觀特徵都能從中剝離出來?而那又會是什麼模樣呢?本書始於一篇名為「模板」的漫畫,因為當中運用的形式元素最少,但就算只是一瞬間的想法,也可能引發一連串的疑問—為什麼是用鋼筆畫,而非畫筆?為什麼要分為八個畫格,此決定的背後又有何原因?為什麼這個風格既不「卡通」,也不「寫實」?剎那間,一切豁然開朗:那些看似單純為「風格」的選擇,其實也是故事重要的組成元素。翻閱這些漫畫的過程中,你不僅能探問與研究講述方式對其內容的影響,還能欣賞豐富多樣、適用於漫畫及其他創作媒介的藝術表現手法。



      與其新瓶裝舊酒,處理形式與內容、風格與實體間的永恆之爭,我更希望透過這部作品對那些老套的二分法提出質疑,同時提供一個不同的觀點—形式即內容,實體與風格密不可分。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