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追求卓越之路:從農村到學術殿堂

追求卓越之路:從農村到學術殿堂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9853144
陳文村
清大出版社
2024年10月28日
217.00  元
HK$ 184.45  






ISBN:9786269853144
  • 叢書系列:人文叢書
  • 規格:軟精裝 / 448頁 / 15 x 21 x 2.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人文叢書


  • 人文社科 > 傳記/自傳 > 領袖/領導人物











      前清華大學校長陳文村,出生於台中大肚農家,從小養成刻苦耐勞的性格,憑藉優異的數理能力、殷切的求知新以及自律的求學態度,就讀台中一中高中部、國立清華大學,取得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電機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博士。學成後,受聘回清華大學擔任副教授,升任教授、研究所所長,創立電機資訊學院,擔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



      他以卓越的學術成就,獲得國內外知名獎項之肯定,並影響台灣教育、產業發展。歷任教育部科技顧問、顧問室主任、經濟部及行政院科技顧問,以及主持多項國家型科技計畫,全力協助國家人才培育與產業發展。



      這本書敘述從農村到學術殿堂的追求卓越歷程,不僅是他個人的一生努力傳記,可作為下一代年輕人的榜樣,亦可一窺二戰後台灣社會的轉型與進步、高等教育的發展脈絡,以及高科技產業的萌芽與崛起。



    ?


     





    中央研究院李遠哲院長推薦序

    聯發科技蔡明介董事長引言

    國立清華大學高為元校長推薦序

    作者序

    第一章 鄉下的童少年

    第二章 清華與柏克萊加大的求學年代

    第三章 初任教職

    第四章 拓展教育與產業視野

    第五章 成立電機資訊學院

    第六章 就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

    第七章 落實治校構想

    第八章 規劃長遠校務發展

    第九章 主持智慧電子國家型科技計畫

    第十章 回歸教學研究

    第十一章 學術生涯之回顧與省思

    附錄:陳文村大事年表、榮譽

    編後語:訪談記要





    ?





    中央研究院李遠哲院長推薦序



      日前清華大學陳文村前校長邀請我為他的自傳寫推薦序。2005 年我曾擔任清華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召集人,因此對他的學經歷非常熟悉,也對他提出的治校理念與推動校務構想印象深刻。他得到委員會的推薦並獲教育部聘任,2006 年2 月就職清華大學校長,對清華大學的發展作了很大的貢獻,我很樂意寫這篇推薦序,略述我所知的一些事。



      1972 年春天,我應清華大學徐賢修校長之邀,向芝加哥大學請假一學期,回到清華大學化學系擔任客座教授,當時台灣的大學學術環境非常不理想。陳文村憑著一股為家鄉的情懷,1976 年於柏克萊加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即回台任教。幾十年來陳文村在艱困的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為學術研究、高等教育、產業發展做出積極、傑出的貢獻,受到學術界、產業界的肯定,也擔任過清華大學的校長,他的自傳詳述這段追求卓越的學術生涯路程,值得好好閱讀。



      我在美國大學任教期間,要回國為台灣的科學與教育服務,這個心情一直是很強烈的,尤其是1993 年我的好友張昭鼎教授(當時擔任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籌備處主任、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去世之後,覺得該是回家的時候了。



      1994 年我辭卸柏克萊加州大學的教職,回國接任中央研究院院長。那時候我看得很清楚,一個學術機構,包括中央研究院及研究型大學,要發展得好,必須建立很好的制度,要有優秀的人才,以及要有充足的研究經費。因此除了改善中研院的制度外,接任院長第一年11 月,我與一些朋友募資創立了「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為延聘海外優秀人才、並獎勵國內學術表現傑出的學者,設立「傑出人才講座」,迄今快30年。陳校長於基金會成立初期即獲頒「傑出人才講座」(1995 年度),是學術表現極為傑出的學者。



      為了增加研究型大學經費,我當時擔任行政院的首席科技顧問,認為大學要分類(研究型、教學型等),促成行政院組織了「高等教育宏觀規劃委員會」。我們那時要求教育部每年撥五十億、五年兩百五十億元給研究型大學,把它們提升到世界最高的水準。我跟當時行政院游錫?院長討論此事時,他說此事既然這麼重要,何不每年一百億、五年五百億。我們要對游院長的遠見表示最大的敬意,促成了五年五百億計畫(即「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陳校長主持清華大學四年校務,執行五年五百億計畫,大刀闊斧從學術卓越、高品質教學、妥善規劃校務、強化校務經營體質、積極籌措經費等面向推動清華大學校務,展現其教育創新的長才。執行兩年後,清華大學獲得教育部考評審議委員會的高度肯定,後三年較第一梯次的前兩年每年增加兩億元補助經費,是所有獲選大學中,每位師生獲最高補助的大學。



      前些時,在一個場合,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向我表示:台灣教育改革非常成功,台積電靠大學教育出來的優質人才,方能突破技術、領先全球。這都靠陳校長等學者留學回國後在大學埋首耕耘,為學術、科技厚植基礎,為產業、社會作育人才。



      陳校長生長於二戰後困頓的農村,憑藉個人的才能及積極進取的任事態度,踏入學術殿堂,一步一腳印,無私奉獻。他追求卓越的歷程,足為下一代年輕人努力的榜樣!

    ?
    李遠哲 於中央研究院

    2024.8.21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