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座城市不同的歷史背景與文化底蘊,都為這座城市的地景風貌帶來不同的特色,彰化建縣逾三百年,久遠的歷史背景奠定彰化深厚的文化基石,也豐富彰化各地區的景色面貌。芳苑鄉位於彰化西南沿海,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為養殖珍珠蚵提供適合的生態環境,自日治時期便採用性格溫和、經過特殊訓練的黃牛進行蚵田養殖、載運及採收作業,因而形成特殊的「海牛採蚵(犁蚵田)」文化。
1980年代因社會變遷,鐵牛車日漸取代海牛,海牛數量也逐漸減少,為了保存、延續超過百年的海牛採蚵(犁蚵田)文化,本縣於民國105年公告「海牛採蚵」為彰化縣第一個以漁業生產技能登錄的無形文化資產,於民國109年依新文化資產法重新登錄為傳統知識與實踐類別之無形文化資產。
《海風吹啊吹,阿牛要去哪裡?》繪本由繪本作家粘忘凡老師主筆,及彰化子弟咚東老師擔任繪師,藉由動物的對話再現了芳苑潮間帶的採蚵場景,粘忘凡老師簡單卻充滿童趣的文字,與咚東老師生動純真的繪圖相互搭配,完整呈現芳苑的地景、蚵農與海牛相互配合犁蚵田的狀況,以及海牛文化在時間推移中的沒落與轉型,讓讀者仿若置身其中,一同體驗傳承百年的歷史文化。
適值《海風吹啊吹,阿牛要去哪裡?》的出版,期望以輕鬆易讀的繪本故事帶領讀者遨遊於芳苑潮間帶,並延續獨一無二的無形文化資產與文化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