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定價117.00元
8
折優惠:
HK$9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牛頓以及他的三大物理定律:18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數學家,萬有引力、微積分的發明者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487167
馬玉鳳
達觀
2024年12月11日
117.00 元
HK$ 99.4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7487167
叢書系列:
原創精品
規格:平裝 / 174頁 / 17 x 23 x 0.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原創精品
分
類
人文社科
>
傳記/自傳
>
學者/科學家
同
類
書
推
薦
熊式一:消失的「中國莎士比亞」
嗨!有趣的故事:郭守敬
窗的彼端:他從男孩亨利克,長成孩子的守護者──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的故事
我的知識之路:約翰.彌爾自傳(約翰.彌爾逝世150週年紀念版)(二版)
慶祝楊振寧先生百歲華誕文集
內
容
簡
介
本書以活潑輕鬆的文辭、豐富多彩的形式講述了牛頓一生為尋求科學真理、攀登科技頂峰、致力發明創造的奮鬥歷程和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其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和對世界科技發展所做出的重要貢獻。
蘋果讓牛頓開創了科學的新紀元,這件事他領先賈柏斯300年,他的物理定律以及對望遠鏡的改良,帶領人類進入新的宇宙觀。
「如果我能看得更遠,那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這是牛頓面對學問的自謙態度,他自己也成為承接更多後人到肩膀上的,進擊的巨人。
愛因斯坦:「只有微分定律的形式,才能完全滿足近代物理學家對因果性的要求;微分定律的明晰概念,是牛頓最偉大的思想成就之一。」
目
錄
01.他能活下來嗎?
02.為什麼媽媽要離開我?
03.我是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
04.外婆,你看我做的是什麼?
05.「呆子!」
06.怎樣才能做個更好的水車呢?
07.我再也不想受你們欺負了!
08.我一定能成為一個成績好的學生!
09.功課第一,手工第二
10.到格蘭瑟姆鎮去讀書
11.來到藥劑師克拉克家
12.讀書的日子
13.各種奇思妙想
14.放棄學業返回故鄉
15.在家鄉務農的日子
16.學做生意
17.在風雨中行走
18.命運的轉折
19.返回學校
20.離別家鄉,初去劍橋
21.減費生的際遇
22.初始的學習時光
23.大學的學習風氣
24.遇到巴羅教授
25.思考與實驗
26.在數學方面取得成績
27.獲得公費生的資格
28.成為巴羅的助手
29.瘟疫蔓延,被迫返鄉
30.再次來到格蘭瑟姆鎮
(略)
序
編輯室推薦
他領先了賈柏斯300年
蘋果確實從樹上掉了下來,到底砸沒砸中牛頓的頭並不重要,關鍵在於,蘋果讓牛頓Isaac Newton(1642~1727)開創了科學的新紀元,這件事他領先了賈柏斯300年。
牛頓,十八世紀的偉大科學家、數學家,萬有引力、微積分的發明者,他的物理定律及望遠鏡發明,帶人類進入新的宇宙觀。
「如果我能看得更遠,那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是牛頓面對學問的自謙態度,而他自己也成為承接更多後人到肩膀上的,進擊的巨人。牛頓所著《原理》一書,用數學原理闡述構成世界的基本原則,使生命、宇宙和天地萬物都不再神秘,直接改變了人們對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在當時的英國,人們爭相購買、閱讀、談論這本著作,在那個時候就被人們公認為是「那個理性年代中影響最大的一部科學作品」,給當時的科學界乃至後世的科學家們巨大的影響,歐洲科學界自那時以後,一掃過去陰霾重重的學術氣氛,開始有了一絲生氣。
細想可知,牛頓不會是因為一個蘋果便發明了萬有引力定律,它只是給了他偶然的啟發,促使他從理論上證明並用「地球與月球的關係檢驗」來驗證引力平方反比關係。牛頓有一句名言婦孺皆知:「如果我能看得更遠,那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說得一點沒錯,正是繼承了克卜勒的天體運動的三個基本原理和伽利略的物體運動學說之後,又經過了22年苦心孤詣的計算他才取得了這樣的結果。像牛頓這麼強大的學者,探求一個問題的答案花了22年,而這個問題對於今天的學生們來說簡直算不得什麼,用幾分鐘便可以輕鬆作出解答,但它確實困擾了牛頓22年。最後,還是牛頓定律給出了直接的解答。
幾分鐘和二十年的差距,讓我們能夠瞭解到歷代科學家為了使微積分更加通俗易懂所作出的巨大貢獻。沒有他們的辛勤和汗水,就沒有人類認識的進步。
牛頓成長於生活條件不優渥的英國小農村,但是貧窮限制不了他的想像力,即使略為自卑,也抑制不住他的學習能力。好不容易得以入讀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牛頓,數學程度從一開始的落後他人到出類拔萃,發現了劃時代的數學定理以及對於物理學有重大影響的演算法則。
先自助方得貴人相助。追求學問的歷程中,牛頓並非一路順遂,幸虧從金格斯中學的斯托克校長到三一學院的巴羅教授,他得到不少貴人的關照提攜,才能夠不斷精進、拾級而上。而貴人願意提攜支持他,與他令人讚賞的學習態度與能力息息相關。
類似2020年危害全球的COVID-19,牛頓於劍橋大學研究學問的時期,恐怖的鼠疫「黑死病」侵襲著全英國,大學關閉,學生都被趕出了校園返回家鄉。正因為這段突如其來的人生意外,讓把研究資料及相關書籍帶回家鄉的牛頓有機會在英國鄉間絕世獨立而思考出久久未能突破的物理學大發現,那顆偉大的蘋果也在這段期間與牛頓相遇。
本書以活潑輕鬆的文辭、豐富多彩的形式講述了牛頓一生為尋求科學真理、攀登科技頂峰、致力發明創造的奮鬥歷程和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其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和對世界科技發展所做出的重要貢獻。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