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欣聞公益傳播中心今年迎來了第五屆的公益傳播獎,也將第四屆和第五屆公益傳播獎的參賽者作品,彙集成「公益傳播獎-人道者靜靜發光3」,付梓出版在即。「為好事發聲,讓好事發生」,共創見益有為的新世紀,傳遞正向的社會影響力,是公益傳播中心一貫的理念與宗旨。中大在財團法人公益傳播基金會暨成霖集團創辦人歐陽明先生捐贈下,於2018年3月1日正式揭牌成立公益傳播中心。回首來時路,蓽路藍縷,從零到有最為辛勞。沈建文主任時以當責之心態,擔此重任,見公益而有為,帶領同仁趨步向前,其中艱難困阻,旁人實難得知,如今看著豐碩成果已蔚然成林,可喜可賀并可敬。
公益傳播中心每年舉辦的「公益傳播獎」,持續鼓勵青年以多元媒體形式為社福團體創作,向社會大眾呈現各種社會議題。這提供了許多青年、學子卓越的機會,親身接觸到這些在台灣不同角落默默奉獻的社福團體,拓展了生活視野,同時引發了對於超越書本範疇的議題的思考,讓他們更深入瞭解台灣真實存在的社會問題,從而運用其媒體專業能力為社會服務。他們的熱情與活力絲毫不受疫情影響,善用線上會議與社群媒體與社福團體持續互動、交流及取材,為不同的公益團體發聲。
公益傳播的力量源遠流長,所傳播的正能量,不僅可改變社會的面貌,也深刻觸動人心的最深處。這本書籍不僅僅是第四屆及第五屆公益傳播獎的參賽者作品資料的匯聚,更匯聚了參賽者對「見益有為」運動的熱情呼應。參賽者以其專業,不論是透過寫實的鏡頭或溫潤的筆觸,一點一滴刻畫出感人至深、令人悸動的作品,以攝影、短片或漫畫呈現的紀實故事,散發著真摯情感和社會關懷,堪稱是青年世代對台灣公益影響力獻愛的最佳代表作。對於同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溫暖而深情地寄予一種生而為人應有的平等與尊重。
這些年輕人,可能來自不同背景,擁有各自的專業技能,但他們共同的信念是:媒體可以是正向變革的催化劑,它有力量啟發人們、聚焦問題、激起行動,他們將這種信念注入了自己的創作中,為我們呈現了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的可能性。
個人在出任中央大學校長時,即提出以締造中大成為一個深具「人文關懷」的世界一流大學的願景,而公益傳播中心重倡見益有為的精神,讓大眾了解並見證人心的良善與美好,我認為這本身就是教育的真諦,真正的教育離不開人文的關懷,初始於一份深植於內心真正的善良。我也常鼓勵學生,不要問國家社會為我們做了些什麼,要問我們為國家社會做了什麼?
最後,我們要感謝所有參與本書籍的作者和參賽者,感謝你們的創意、熱情和付出,希望這本書籍能夠傳遞你們的精神,激勵更多人加入「見益有為」的行列中,一同努力讓台灣更加美好,讓社會充滿愛和正能量。
國立中央大學校長 周景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