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台灣原生蘭生態觀察圖鑑

台灣原生蘭生態觀察圖鑑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9830978
余勝焜
紅樹林
2024年12月28日
733.00  元
HK$ 623.05  






ISBN:9786269830978
  • 叢書系列:earth
  • 規格:精裝 / 656頁 / 26 x 19 x 4.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2歲~90歲
    earth


  • 自然科普 > 科普叢書











    野外調查第一手資料。


    全書526種野生蘭,


    超過98%為原生地生態照,


    花期與物候資料也是原生地紀錄。



    ?


    臺灣植物分類學會監事 呂碧鳳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科學研究所名譽教授 林讚標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研究員 徐嘉君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研究助理 許天銓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助理教授 楊智凱

    推薦



    ?


    植物界開花植物中,蘭科是相當多樣化的大家族,演化程度極高。蘭花花姿繁複,靠著花萼、蕊柱、唇瓣和側瓣,就演繹出壺狀、拖鞋、蜜蜂、蜘蛛、捲曲緞帶、鴨子輪廓等等奇幻外觀,受到許多人喜愛。


    ?


    蘭花分布廣泛,從赤道到北極圈,熱帶雨林到寒帶針葉林,潮濕的海岸到乾燥的高山草原,甚至冰川邊緣都可見。台灣的植被自然分化成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原生蘭(曾經)隨處可見,如今卻面臨極大生存壓力。余勝焜將超過25年的野外尋蘭經驗整理成書,不僅提供同好及研究者完整的資料,也能讓更多讀者進入這個神祕多彩的領域,進而在保育路上同行。


    ?


    本書特色



    • 超過500種蘭花攝於生育地:大量圖片輔以文字說明各種蘭花的重要特徵,特別針對外觀相似者進行比較,幫助讀者辨識。

    • 完整翔實的野外筆記:記錄花期與生長環境條件,包括乾濕、光線和海拔,以及果莢、種子的形狀與傳播方式。探討影響開花的因素。

    • 多年賞蘭心得:分享新種及新紀錄種的發現與發表過程,並穿插分類上的想法。




     





    如何使用本書?


    推薦序?


    蘭花很難,卻無蘭不歡?


    不停歇的山野追蹤?


    無可救藥的狂蘭症患者余大哥?


    熱忱與堅持的見證?


    保護珍稀植物的路上,共同前行?


    不輕鬆的大老婆!?


    自序?


    第一章蘭科植物的特徵?


    第二章蘭花的生態習性?


    第三章蘭科植物的生長環境?


    第四章原生蘭的生存威脅?


    第五章裝備建議?


    第六章為什麼不容易看到原生蘭?


    第七章原生蘭的種子如何傳播


    第八章台灣原生蘭圖鑑?

    索引







    無可救藥的狂蘭症患者余大哥


    ?


    同為狂蘭症患者的我從來沒有問過余大哥為什麼喜歡蘭花?那理所當然的程度就有如肚子餓要吃飯、睏了要上床睡覺一樣,蘭花生來就是要被喜愛的。


    不過我還記得我是什麼時候中蘭花毒的,不知道是大三還是大四,某次跟成大山協到屏東鬼斧神工溯溪,在水面上撿到一大片掉落的豆蘭,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附生蘭,就被電到,太可愛了吧!這些肥肥的蘭花仔。


    之於蘭花,我是外貌協會的成員,但余大哥一視同仁,連螞蟻才看得到的迷你腐生蘭他也愛得不得了,所以你們這些讀者才有幸看到這本鉅著面市,不管是在深山峻嶺,還是在操場校園,不管是高高在上數十公尺,還是趴在地面用放大鏡才看得到的台灣原生蘭,余大哥都收藏在這本書裡,你只要在家翹著二郎腿就可以輕鬆欣賞台灣原生蘭之美。


    與余大哥首次會面是2008年4月9日,我們去天長斷崖找寶島喜普鞋蘭,隔了四年再訪,我在熟悉的崩壁邊坡遍尋不著蘭株十分失望,族群似乎是被蘭花獵人一掃而空,我們難過的回程,但殿後的余大哥發揮他死纏爛打的功力,硬是在刺柏中找到二株開花株,他也沒有獨享,氣喘吁吁跑來召回我們一起拍攝。


    那時我就知道余大哥是表裡如一的人。


    此後我展開了四年的喜普鞋蘭保育計畫,與余大哥(有時還有助理偲嫣和太魯閣族的夥伴Buya)上山下海,尋訪了許多蘭花祕境,過幾年余大哥的太太退休,也加入上山尋蘭的行列。十多年來我們在台灣山林裡建立起生死與共的情感,余大哥終於完成了這本原生蘭鉅著,我比誰都高興,馬上舉手毛遂自薦來寫推薦文。


    余大哥十分包容小他20幾歲的我,上山總是背最多,到營地後搶著取水。我視他為亦師亦友的典範,但天生反骨的我對他也沒在客氣,記得有一次在拔宇森山,我們對路徑判斷有歧見,爭論起來十分暴烈,我老公Brian把過程錄下來,我事後看,還覺得頗有喜感。真的朋友才會吵架,意見不合也從不留心中。其實我覺得因為蘭花而認識余大哥這個好朋友,比發現新種蘭花還令人高興。


    願這本書的讀者都能從蘭花之中得到喜樂。


    ? (本文作者為農業部林業試驗所研究員、「找樹的人-巨木地圖計畫」主持人??徐嘉君)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