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八字學書中,《三命通會》由清朝進士萬民英編撰,廣泛蒐集各種內容,由納音五行橫跨聯繫五行正理,應該是目前最龐雜的工具書。《神峰通考》出自於明朝張楠編撰,以江湖派為陳述性質,雖然早於《三命通會》,但其架構可視為《三命通會》精簡濃縮。本書中《子平真詮注》並非子平真詮原文,而是徐樂吾對《子平真詮》的注釋。 《子平真詮》是清朝孝瞻著作,,專採格局法,提供判斷命格高低的準則,亦為八字學重要攻堅途徑。學者如果認為過於艱澀, 《子平真詮三十天快譯通》言簡意賅,可以做為學習跳板。
《滴天髓》相傳劉伯溫所,,初學者非能輕易超越,清朝任鐵樵加以注釋,妙在哲理深奧,辭章隱晦,編排方式不免有跳躍性;此書遇有不解之處,毋須急於破譯,囫圇吞棗無益於實務運用。本書《滴天髓注》,是任鐵樵對《滴天髓》原文的注釋。學者如果認為過於玄奧,不得其門而入, 《滴天髓三十天快譯通》言簡意賅,可以做為學習跳板。 《化元鑰》》是十十天 十二地支分成一百二十組,以大自然氣候搭配基本物理性,引申歸納為八字說理,最適合鍛鍊八字學邏輯。學八字絕無所謂秘笈、秘訣、通靈之類歧出,反而以儒、道、佛哲學為本根最善。至於《淵海子平》、《星平會海》、 《子平百章》書書,實則大致收錄在《三命通會》中,可有可無。尤其《子平百章》大約只是書商隨意補充貨源而已,但其歸類方式讓學者方便按圖索驥八字學整體架構。
基於八字學的組成架構,學習進路主要分為格局系統與調候系統,「格局」一路可由《子平真詮》統領, 「調候」歷來有《攔江網》、《窮通寶鑑》、徐樂吾《化元鑰》評註》書。調候得力,就是與自然環境融合為一,在天地人一體的中國哲學觀提點下,功名事業自然水到渠成,命格及歸屬於人生勝利組。因此建議先以「調候」如何,分辨命化高低。八字學或為小道,但也須花費一番功夫,始能登堂入室。初步為認識六親十神,取格局與用神。其次神煞與刑?合會;最後十格局用神、神煞、刑?合會書,整體運用在柱運歲流行之間,併合所見之現象,加以心法上之判斷推之於人事吉凶悔吝。但由於格局清者甚少,而命格高者,往往並非單一格局,基於分配各種格局數量多寡,因此有時會以副格名稱為歸類。
本書不免有見解之盲點,遣詞用字之謬誤,至於書中名人命例是否真實無誤,我只能說有所本即可,而無能力做歷史考證,只需在八字學核心技術有所貢獻即可。編寫本書正逢『中華易學會兩岸視訊課程』與臺灣基隆代天宮『大竿林道教文元學苑』書課程進行中,同學們有:本心銘一、存誠居士、朱馥鈺、林慧燕、涂美如、張諄萬、葉于銨、漢龍•至鑰(台州)、盧再傳、謝宇經(東莞)、簡單(南京)、溫慧瑜(Aasta)、泓昇(中和)、鑰寶、彥霖(臺南)、簡同旺(高雄)、易(宜蘭)、許秋金(埔里)、鄒淑芬(內湖)、陳宥榮(內湖)、Ken Shih(祐)、文、HungC.T、采婕(樹林)書。大家熱忱學習的精神,一再激勵我堅持認真完成這本書,師生間相互激勵在數術易學翰海中,不亦樂乎。
?
甲辰年甲戌月 於臺灣桃園市富岡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