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麻醉醫師日記

麻醉醫師日記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573966
陳惠亭,陳銘堯
致出版
2024年12月27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9865573966
  • 規格:平裝 / 132頁 / 14.8 x 21 x 0.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藝術設計 > 繪畫 > 畫家傳記/文集











      我的麻醉醫師生涯,經歷不計其數的開刀房場景,直到2009年退休為止。回想起來,患者麻醉後不省人事,但是緊張才要開始。執刀醫師聚精會神的眼睛,一如我的眼睛;執刀醫師靈巧的雙手神經,彷彿連接著我動筆的手,和另外一隻不知不覺緊張著的手。這本書就是收集了這樣畫出來的一些「速寫」,是相當「快速」的描寫,也是捕捉我麻醉醫師三十五年職業生涯的精準紀錄。



    本書特色



      ★ 南加州太平洋時報創辦人及發行人──陳惠亭醫師,35年麻醉生涯精選紀錄。

      ★ 各界醫師學者專文推薦:包含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宋瑞珍醫師、臺灣文化的傳教士──林衡哲醫師、美國加州UCLA大學終身教授──李清木教授等人

    ?


     





    推薦序 藝術與醫學的大師、愛國者�宋瑞珍

    推薦序�林衡哲

    推薦序�林瑞光

    推薦序�陳立宗、劉曼香

    推薦序�李清木

    推薦序�陳慶芸

    推薦序�葉道弘

    推薦序�楊次雄、楊黃美幸

    自序



    麻醉醫師日記



    1Neuro Surgery

    2TURP

    3Hand Surgery

    4ENT Surgery

    5Oral Surgery

    6Eye Surgery

    7Hand Surgery

    8Neuro GSW Head

    9眼睛手術

    10Knee Surgery

    11Total Knee Replacement

    12First Rib Resection

    13X-rayed

    14Dark!

    15Hand surgery

    16心臟手術

    17Where is MY INSTRUMENT!

    18Help a Nurse!

    19V-P shunt 腦室腹腔分流術

    20肛門手術

    21Gastric Bypass 胃繞道手術

    22New Machine

    23Gastric Bypass 胃繞道手術

    24Quiet!P.E. Tubes In

    25I’m Fine!

    26Ideal Medical School

    27Devil Day Near Grand Canyon

    28Recall

    29ENT 耳鼻喉科手術

    30Uro and New Machine

    31Do Your Own Way

    32Sterilizing Fruit Fly

    33Back surgery

    34Video Arthroscope Knee

    35眼科手術房

    36T.&A.

    37背部手術

    38Posterio fossa tumor Removal

    39Dr. Smith

    40T.&A.

    41眼科手術

    42Total Hip

    43SICU 外科加護病房

    44Dr. Smith & Cohen

    45A Moment of Enucleation!

    46Cata. Ext.

    47Left Hand Surgery

    48Rt. Knee Video Arthroscopy

    49包石膏

    50Foot Surgery

    51Emergency Tracheostomy Kit

    52Bone Marrow Biopsy

    53General Anesthesia with Face Mask

    54兩個南丁格爾

    55Can You See This !

    56Pediatrics operation 兒科手術

    57Pediatrics Operation

    58Team Work

    59Bone Marrow Biopsy 骨髓穿刺檢查

    60看他們的手和眼睛

    61電燒

    62上帝垂憐!

    63水腦症

    64視病如親

    65Omphalocele

    66Gastroschesic 腹裂

    67腎結石治療

    68開刀房護士

    69Anesthesia Low Risk!

    70Total Hip

    71Taking Temperature My Way!

    72Peds. Anes.

    73Bone Marrow Biopsy

    74小孩麻醉的方法

    75笑氣(laughing Gas)

    76小孩麻醉

    77醫生的眼睛

    78Percutaneous Pinning

    79Total Elbow

    80脊椎手術

    81乳房手術

    82尼森胃底摺疊術 Nissen fundoplication

    83Plastic I.V. Bag

    84Concentration

    85壞榜樣

    86面黑一半

    87Intussusception 腸套疊

    88抽象畫

    89仁醫

    90退休前一刻

    91Acute Epiglottitis 急性會咽炎

    92笑氣麻醉

    93辦公桌上工作的護士

    94使用顯微鏡的眼科醫師

    95Light Anesthesia

    96What’s Temperature?

    97甜蜜的父子圖

    98Pilar

    99CEO

    100醫院工作人員畫像





    ?





    自序



      我成功中學的老師李寶璋曾經說過,我的畫「有很多不同的紅色,雖然是紅色,卻是不同的紅色」。在她的指導之下,我得到全省(國)畫比賽第一名。這是一幅雪景,題為「訪戴歸來」。當時畫的國畫都是臨摹古人畫法,後來我覺得沒有意思,就不再畫了。但是「天」生我「才」必有用,我就自由自在畫起「漫畫」。在北醫時和繪畫愛好者創立「美的杏」畫社(Medicine的譯音)。大家既有「醫學腦」又有「藝術心」。自然快樂地畫畫。



      1974年3月25日在邁阿密當麻醉住院醫師訓練時,正好一位匹茲堡大學著名神經外科醫師來此當訪問教授,他要示範後腦瘤手術(Posterior Fossa Tumor),我被指派做麻醉。這個麻醉作業相當複雜,患者需要坐著,由頸靜脈放入一個導管接近心臟處,不停的聽心音。因為手術時偶爾有可能從後腦部吸入空氣,所以一旦聽到泡沫聲,必須趕緊抽出空氣;同時需要小心控制心跳、血壓、呼吸、排尿、補充體液、輸血等等。1974的年代沒有今天具有的測量儀器,手術時間又將近十小時,一時興起,就動手畫下當時的場景。



      從此以後,我的麻醉醫師生涯,經歷不計其數的開刀房場景,直到2009年退休為止。回想起來,患者麻醉後不省人事,但是緊張才要開始。執刀醫師聚精會神的眼睛,一如我的眼睛;執刀醫師靈巧的雙手神經,彷彿連接著我動筆的手,和另外一隻不知不覺緊張著的手。這本書就是收集了這樣畫出來的一些「速寫」。是相當「快速」的描寫。也是捕捉我麻醉醫師三十五年職業生涯的精準紀錄。退休後,受到雕刻家楊平猷的鼓勵,把收集的畫整理出來,2013年5月24日在南加州南灣的Summer Studio Arts Academy舉辦個展三週。開幕黃昏,長老教會朋友以台灣小吃、台灣啤酒、合唱台灣歌,和美國友人分享。有些畫我寫了〈麻醉醫師日記〉在《太平洋時報》、《台灣公益報》和《亞洲商報》刊登。北醫在2016年舉辦第一屆畢業五十週年紀念活動,我是第一屆畢業生,提出十幾幅開刀房速寫參加為時一個月的展覽。到場嘉賓很多,當然北醫同學近水樓台先得月。我也抽空找了我在北醫創辦的「北極星」詩社同學,和詩人陳銘堯交流寫詩經驗。



      我常常回台灣,享受親友故舊的溫暖。今年五月我在台灣時,把這些畫稿交給詩友陳銘堯,決定要在台灣出版。在我回到洛杉磯之後,他依照畫作日期整理出一個初稿,並開始利用我們兩地時差和生活作息重疊的時間,做著既交流又提問的訪談工作。因為從一百多張圖要選出我認為「一定要」的圖,只有我才知道那張圖的意義和重點。除了「藝術」巧妙的「手藝」之外,還有人文素養的價值,以及醫學知識的傳承。外行人不知道,看似不經意的小動作,說不定會使患者致命,所以這是不得不說明的「訪談」紀錄。



      在我的生涯中,除了我熱愛的好朋友外,大家可能沒有看到另外有一雙手。我要感謝我的太太蕭幸鳴。她也是麻醉醫師。她的支持與鼓勵,使我更加勇往直前。她是我北醫的學妹,也是我讀北醫的最大收穫。在北醫學醫,更是奠定我行醫生涯的起點。在這裡特別要感謝恩師黃德修教授、徐千田院長、陳定堯教授、胡俊弘校長。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北醫和我們這群醫生。



      秀威出版社的協助,使這本書能順利出版,並發行到市場,傳播「善知識」。我也要對他們的協助表示敬佩和感謝。數位印刷是出版業的新猷。開創許多創作者的創作之路,包括我的《麻醉醫師日記》。陳建文先生以攝影和電腦技術優化我的畫稿製成數位檔,配合秀威出版,也功不可沒,謹此致謝。


    陳惠亭 2024年10月30日 於洛杉磯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