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圖解:觀世音菩薩(3版)

圖解:觀世音菩薩(3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925477
慧明
海鴿
2025年1月17日
150.00  元
HK$ 120  






ISBN:9789863925477
  • 叢書系列:文瀾圖鑑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7 x 23 x 2.2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3版
  • 出版地:台灣
    文瀾圖鑑


  • [ 尚未分類 ]











      ■ 第一本全面介紹「觀世音菩薩」其由來、傳說的圖文書。

      在中國的佛教歷史中,大家最為熟知的一位就是人們常見常說的「觀世音菩薩」。可以說觀音是漢化程度最深的一位菩薩,但是,對於觀音信仰的漢化到底表現在哪些方面,至今學術界還沒有人作過全面系統的研究。而觀音信仰的漢化是佛教漢化的典型,尤其是觀音菩薩身世的漢化更能容易讓一般信眾接受。



      ■ 300多幅插圖和圖解,圖文並茂地展示核心,以現代手法詮釋觀世音菩薩的慈悲。

      我們圖解這本書的目的,是以通俗易懂的現代圖解方式,讓觀世音菩薩這一經典形象以及佛教的一些相關知識逐一呈現出來;將人們難以理解佛的內容以圖表的方式簡潔地表述出來,將抽象的概念以形象可視的畫面展現出來,還配有大量的佛教壁畫,同時還輔助一些相關背景知識的介紹,使得人們對於佛經的閱讀,變成一次生動有趣、富於智慧和啟發的探索。希望人們在閱讀的時候,能有一時的精神體悟,能在這個紛繁復雜的塵世中獲得片刻的安寧。

    ?


     





    前言

    第一章:由人而佛—觀世音菩薩的由來

    第二章:人情佛性—觀世音菩薩的傳說

    第三章:人世佛心—三十九身遍大千

    第四章:觀音菩薩—中國第一佛(與各教之間的歷史淵源)

    第五章:脅侍觀世音菩薩的人與物

    第六章:眾生信仰—走近觀世音菩薩

    附錄

    附錄一《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附錄二 寶靜法師講述《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









    中國的慈悲善神—觀世音菩薩




      在中國的佛教歷史中,大家最為熟知的一位就是人們常見常說的「觀世音菩薩」。可以說觀音是漢化程度最深的一位菩薩,但是,對於觀音信仰的漢化到底表現在哪些方面,至今學術界還沒有人作過全面系統的研究。而觀音信仰的漢化是佛教漢化的典型,尤其是觀音菩薩身世的漢化更能容易讓一般信眾接受。



      觀音菩薩的身世是漢傳佛教觀音信仰的重要內容之一,這個內容就包括對觀音成道前的各種經歷,包括觀音菩薩在成道之前是生在什麼樣的家庭,是如何誕生到這個世界上的,長得什麼樣,什麼樣的身材,還有祂成長的過程以及後來是如何修行的以至最終成道。印度佛教經典中對觀音身世的說法主要有七種,其中與中國的觀音區別最顯著的特點是都是男身。佛教傳入中國後,觀音菩薩很快就成為了中國人心目中有求必應的慈悲善神。只是隨著佛教在中國的發展,觀音菩薩的形象逐漸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大約在南北朝以前,中國佛教基本上還是遵循印度佛教的方式向信眾傳播,其中的觀音菩薩仍然保持 「偉丈夫」的瀟灑形象。



      但是到了宋代以後,中國人便大膽地開始將觀音菩薩從男人變成了女人,為了適應觀音形象的這種重大變革,同時在中國民俗還有佛教史上出現了觀音菩薩新的身世說,即妙善公主的傳說。其實印度佛教中的男觀音產生的背景,是因為印度的傳統中輕視女性,他們認為女性得道只有在轉為男兒身之後才能實現這一願望,而中國佛教的女身說則明顯地與中國傳統認為女性慈悲善良、和藹可親、更易接近的觀念分不開。



      另外,印度關於觀音身世說具有極強的宗教性,通篇所言不離隨佛習法、修持成道以及得道授記的內容,顯得十分單調。而在中國關於觀音身世的傳說中,故事情節曲折動人,具有濃厚的世俗生活氣息,如此一來在中國觀音形象的塑造就顯得更加豐富,同時也突出了「在民間,生於民間」的大智慧。而在印度佛教中的傳說,觀音得道的情節較少,而得道之後的法力卻講得十分透徹,這不免讓人太過於看重祂的法力無邊,而忽視其本質。



      相反地,中國的傳說卻著力說明觀音得道的艱難曲折,這與中國儒家所說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一樣,則必先使其歷盡磨難的看法完全一致。所以說根據中國人的這種傳統心理而產生的這種觀音得道的傳說更能服人,也更加容易讓廣大佛教信徒接受膜拜。



      至於中國的觀音身世傳說中,所夾雜的中國式家庭倫理道德觀念,那就更具有中國化的特徵,也更能為一般信眾所接受。



      我們圖解這本書的目的,是以通俗易懂的現代圖解方式,讓觀世音菩薩這一經典形象以及佛教的一些相關知識逐一呈現出來;將人們難以理解佛的內容以圖表的方式簡潔地表述出來,將抽象的概念以形象可視的畫面展現出來,還配有大量的佛教壁畫,同時還輔助一些相關背景知識的介紹,使得人們對於佛經的閱讀,變成一次生動有趣、富於智慧和啟發的探索。希望人們在閱讀的時候,能有一時的精神體悟,能在這個紛繁復雜的塵世中獲得片刻的安寧。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