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Insight台南(封面:魁星爺版):歷史文化散策

Insight台南(封面:魁星爺版):歷史文化散策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877882
鄭自隆
印刻
2025年1月16日
153.00  元
HK$ 130.05  






ISBN:9789863877882
  • 叢書系列:印刻文學
  • 規格:平裝 / 296頁 / 17 x 23 x 1.48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印刻文學


  • 人文社科 > 歷史 > 台灣歷史 >











      你認識台南嗎?

      ˙鄭成功是收復台灣的民族英雄?

      答對一半,鄭成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打敗西方列強的民族英雄,但「收復」台灣不 算,因為台灣當時不是明朝的,也不是他們鄭家的。



      ˙韋小寶的師父陳近南就是鄭成功的軍師陳永華?

      陳近南是小說人物,但陳永華確有其人,台南還有座《永華宮》,藏著「反清復明」密碼。



      ˙鴨母王朱一貴造反不成,被押到北京砍頭了,但死後成了城隍爺?

      沒錯,台南就有座城隍廟,把他當城隍供奉。



      ˙台灣第一張報紙是清朝時期在台南印的?

      對的,而且迄今尚在發行中。



      ˙全世界的媽祖廟都不能稱「大天后宮」,只有台南可以?

      是的,全世界只有台南媽祖廟能稱為「大天后宮」。



      ˙台南著名的牛肉湯,是早期安平苦力吃的?

      這是江湖傳言,當然不可信。



      台南值得認識,值得細品。



      *封面圖片取自楊英風《台南點心》(1956)畫作,呈現50年代的市集景象,地點應是中正路的沙卡里巴(盛?場)。

      圖片授權:財團法人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



      封面設計�楊啟巽



    本書特色



      策杖漫行台南歷史四百年

      從赤崁樓逛到寶美樓,從天后宮到鴨母王廟,從新港文書到三六九小報,從大菜市到沙卡里巴,從小到大,從過去到現在,點點滴滴的鄉野傳奇都在大城小巷間,依然活生生、芳貢貢,留待每個旅人來探聽!

      聽歌謠,拜神明,覓石獅,看牌匾,數城門,窺酒家,享美食──府城的每個角落,都有故事



      *魁星爺版封面





    ?


     





    序 台南,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荷治 1624-1662 ?

    1.台南建城400年,誰的城?

    2.鄭成功「收復台灣」?

    3.到番仔樓要看甚麼?

    4.《安平追想曲》,追想了些甚麼?

    5.到消失的台灣第一街找「獅子」



    明鄭 1662-1683 ?

    6.鄭成功是殘暴的軍人?

    7.鄭成功崇拜:依政權更迭而起伏

    8.天后宮也有分大小?

    9.也拜赤兔馬的祀典武廟

    10.台南有座永華宮,和天地會有關?



    清領 1683-1895

    11.接官亭,接過那些官?

    12.到府城不看「匾」,會被看扁

    13.台南有間拜「鴨母王」的廟

    14.台灣第一張報紙,在台南發行

    15.台灣第一所中學也在台南

    16.130餘年前,台南就有盲人學校

    17.以夷制夷的億載金城

    18.城門城門雞蛋糕,府城有幾個門?

    19.府城曾經是個國際貿易城市



    日治 1895-1945 ?

    20.法院是誰開的?日本人開的

    21.台南火車站:離別的月台票

    22.台南有個好大好大的胡椒罐

    23.君子之交淡如水,猜地名

    24.從刑務所到藍晒圖

    25.滿樓紅袖招:寶美樓

    26.做為城市博物館的林百貨

    27.府城的「原生報」

    28.從《三六九小報》遙想府城風月

    29.廣播:日治時代的「新媒體」

    30.台南人是很愛看電影的

    31.來台南拜月老求姻緣

    32.府城迓媽祖,媽祖婆押後

    33.府城圓環:見證城市發展



    戰後 1945-??? ?

    34.台南求考運,要到哪裡去拜拜?

    35.來府城轉大人,躦桌腳「做十六歲」

    36.那些年在台南,有人用電影票換選票

    37.呷飯皇帝大,從「吃」認識台南

    38.不吃甜,不要說你喜歡台南

    39.消失或即將消失的台南古早甜食

    40.台南苦力早餐吃牛肉湯?

    41.府城嫁娶從「合八字」開始

    42.台南有多大,古今不一樣

    ?









    台南,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當然,任何一個城市都有故事,不過台南或許有些小特別,相對於中國或歐洲的城市,甚至日本的京都、奈良,台南歷史真的不算長,才400年,雖然歷經不同統治者,但作為台灣首府,台南並沒有改朝換代的殺戮,除了1945年二戰美軍空襲與228風聲鶴唳外,400年來台南一直平安渡過,所以習俗、傳說、食物的連續性都沒中斷。



      因為400年的順遂,所以留下一些跡證,有習俗、有建築物、有鄉野傳奇、有點心食物,台南的故事會從兩座城堡展開 - 安平古堡與赤崁樓,這兩座城堡牽連兩個霸權,荷蘭人的海洋帝國與明鄭的東寧王朝,以及一位悲劇英雄國姓爺鄭成功。



      教科書裡的鄭成功是政治人設,真實的鄭成功7歲以前是講日語、日本媽媽養大,在九州平戶海灘玩耍的「福松」將,但回福建後,居然15歲就考取秀才,算是天才兒童,但他長大卻是個勞碌而且不快樂的王爺,背負國仇家恨,一輩子征戰,賞識他的隆武帝被清朝推翻,母親受辱自盡、父親降清被殺、世子鄭經「不正經」,私通弟弟奶媽生子,鄭成功還動了殺機;這些非常人所能承受的壓力,導致荷蘭人投降後4個月,鄭成功就死了,而且是躁鬱症,才39歲。



      台南的故事就從荷蘭人和鄭成功開始,在台灣的荷蘭人和鄭成功命運連結在一起,生死、來去與共,1624年荷蘭人來大員築城,那年鄭成功在平戶出生,1662年2月鄭成功打贏了,荷蘭人獻城投降,擊鼓列隊撤出台灣,但同年6月鄭成功也掛了,而東寧王朝後來的局面,都是「不正經」的鄭經開拓的。



      本書從荷治、明鄭、清領、日治,寫到戰後,每個階段就寫一些小故事,故事來自鄉野傳說、史述紀載,也來自親身聽聞與經驗;小學之前就住在赤崁樓前的米街(現在有個很俗氣的名字叫「新美街」),穿過小巷經過廣安宮3分鐘就到赤崁樓,當時赤崁樓的正門開在現在的赤崁街,現在的大草坪以前有座醜醜的水泥建築,叫做康樂台,前面就擺很多排鐵架木條椅子供看表演用;赤崁樓是小朋友的迪斯奈樂園,以前一些孩子上樓是不走樓梯的,而是蹬著牆面的碑碣爬著上去。



      米街外面的「石舂臼」,在以前是僅次於沙卡里巴的點心市集,現在沒落了;外面民族路晚上就是一整條夜市,有吃的,更多的是江湖賣藝,在沒有電視的時代,看這些跑江湖賣藥的表演就是精彩的Live Show,也是庶民文化養分。



      米街對面巷子內就是大天后宮與開基武廟,相對於作為官廟的祀典武廟高不可攀,開基武廟可親民多了,很多人拜拜問事;大天后宮也是玩耍的地方,有位初中同學全家就借住在大天后宮的後殿廂房,此廂房現在房客換成臨水夫人與註生娘娘,也有同學家住在祀典武廟旁的抽籤巷,家裡開命相館,幫人合八字、取名字,他家低矮的閣樓,很適合小朋友玩。



      民族路盡頭是小公園(西門圓環),再過去是永樂市場,許多立人國小的同學家就在那一帶,有位同學家裡在市場裡開棺材店,印象特別深刻。小公園旁的寶美樓,是高檔酒家,我去過,「還沒進幼稚園前就進酒家」,是難得的人生經驗與記憶。



      有人說,余少也賤故多能鄙事;我也是,少也好玩,所以多雜學;小學時,恨透算術的「雞兔同籠」,搞不懂雞和兔子幹嘛要關在一起,寫算術功課不如去路邊玩耍看老師傅捏麵人,或到印舖子看人家刻印,真的是「余少也惡學,故多能鄙事」。



      書名《Insight台南:歷史文化散策》,Insight之意為看透,或文雅一點稱為洞察,副標題原用「走讀」,但邊走邊讀何其沉重,後改為「散策」,大家都認為散策一詞是日語????(sansaku)的漢字,也沒錯啦,但其原典來自杜甫「北風吹瘴癘,羸老思散策」,亦即策杖漫行,所以「散策」是老祖宗的遺緒,並非日人原創;今人康健,不必柱杖而行,因此我的詮釋還更現代,「策」有思考之意,邊走邊回味,與歷史文化同遊,何其樂也,台南之有趣在於因時間所衍生堆壘的厚度,當然食物點心也算「厚度」之一,但不是全部,請勿遺珠。



      本書不是歷史教科書,所以來源出處都不使用註腳,以免成了嚴肅的學術論述,而且地方事,零散傳聞也是N手傳播,如〈安平追想曲〉的主角是否真有其人,是否是「金小姐」,都是個人臆測與轉述,引用討論出處未必有意義,所以讀者就把本書當成趣味的《三國演義》,而不是一本正經的《三國志》。



      讀書,取其樂爾;寫書,亦然;煮字既無法療飢,就取其樂玩玩吧。



      是為序。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