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鐵道物語:歷史 × 文學 (1890-1960)

鐵道物語:歷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937703
王派仁
五南
2025年1月28日
107.00  元
HK$ 101.65  






ISBN:9786263937703
  • 叢書系列:少年博雅
  • 規格:平裝 / 180頁 / 15 x 22 x 0.9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少年博雅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華文文學研究











      臺灣第一次出現火輪車怪獸……



      十九世紀末,蒸汽火車剛傳入臺灣,興建鐵道帶來的不僅僅是交通往來的便利,當時候的西川滿、吳濁流、陳千武等文人仕紳初遇鐵道興建,過程中有「破壞風水」的迷信及未曾見過之巨大黝黑的「火輪車」的訝異抗拒,到後來往來便利等等的不同見識,一 一透過詩、散文、小說紀錄鐵道上的所見所聞,或者悠然、或者批判……。當時的畫面及車站多已不再,如今可以跟隨筆者的腳步,一窺清末、日治時期及民國的仕紳筆下的鐵道文學風景。



      附錄兩首鐵道臺語歌QR-Code。

      翻開書,來一趟隨興卻不隨便的火車旅行吧!

    ?


     









    龍脈記

    獅球嶺隧道的風水破壞─西川滿的〈龍脈記〉



    驚奇火輪車

    費長房的縮地術─吳德功的〈新竹坐火輪車往臺北〉

    火輪車上龜崙嶺─吳德功的〈新竹坐火輪車往臺北〉



    全通式

    九年辛苦奏奇功─洪以南的〈祝鐵道全通式〉

    遊人踽踽逸雙履─洪以南的〈祝鐵道全通式〉



    吳濁流的鐵橋

    花梁鋼橋進行曲─吳濁流的〈過大安溪〉

    長橋橫臥淡江汀─吳濁流的〈過下淡水溪〉



    舊山線

    與舊山線的茫然與低語─呂赫若的〈逃匿者〉



    十六份驛

    永遠迷茫於山峽的小驛站─陳千武的〈旅愁〉

    靜謐山林的演繹者─陳千武的〈旅愁〉



    嘉義驛

    新式火車站的代表作─王少濤的〈自嘉義赴布袋

    村〉

    你以為三鐵共構現在才有嗎?─賴雨若的〈嘉義市制施行五週年紀念詩〉



    中南線的美麗與哀愁

    中南線的美麗─莊垂勝的〈秋夕歸自霧峰中南鐵

    路車上所見〉

    中南線的哀愁─莊垂勝的〈秋夕歸自霧峰中南鐵

    路車上所見〉



    搭嘉義線進香去

    北港燒金趕車早─賴惠川的〈竹枝詞〉

    烏令飄飄插頸斜─賴惠川的〈竹枝詞〉



    夜行列車

    夜行三百里的乘客─王少濤的〈抵臺南驛口占〉

    夜宿火車的不同滋味─王少濤的〈抵臺南驛口占〉



    火車與階級

    我平常都是坐二等車的!─龍瑛宗的〈邂逅〉

    對二等車的羨慕與醒悟─吳新榮的〈疾馳的別墅〉



    附錄?? 文青的鐵道音樂 QR-Code

    〈阿公的五分仔車〉與〈海線鐵道的戀情〉









      當你想要來一趟鐵道旅行,你會想要帶什麼同行?如果是筆者,當然會想帶一本書!



      鐵道旅遊這幾年在島內非常盛行,筆者以為相較於開車,搭乘火車多了一份復古、自在、悠閒,然而,若能在鐵道旅遊過程中背上文學的行囊,相信還會增加遊程的知性和浪漫。



      清末從基隆到新竹的鐵道剛完成,這對臺灣人來說,是從未有過的經驗。興建過程帶來的「破壞風水」與黝黑巨大的「火輪車」怪獸,從當時文人吳德功的漢詩作品----〈新竹坐火輪車往臺北〉,似乎是臺人初遇鐵道的最佳見證。記錄人們從一開始的抗拒與驚訝,到後來因便利而逐漸習慣。來到日治時期,殖民者帶來現代化的洶湧浪潮,特別是縱貫線鐵道的通車,帶來臺灣島內的劇變----臺灣各地往來密切,開始有一體的感覺;興起的聚落不再以水運為中心,而是鐵道的沿線。隨著鐵道所帶來的便利,日治時期的許多文人、仕紳更是鐵道的常客,他們透過漢詩、小說、散文,呈現了當年藉由鐵道到各地經商、訪友、旅行的見識,更看見鐵道所帶來臺人生活模式的巨大改變。百年後的今日,我們重讀這些作品,那些鐵道地景、路線、設施、列車或許景物依舊,也或許全然不同,但卻提供了我們新舊對比的趣味與思考。



      然而,殖民者在鐵道營運上,對於臺人的不平等措施,也成諸多文學作品的主題,進而抒發他們的批判,讓今人從字裡行間,感同身受他們當年的矛盾與無奈。



      另外,在鐵道文化中,曾經在臺灣中南部四通八達的糖業鐵道,也是許多老一輩人記憶相簿中非常重要的一頁,如今多數被拆除殆盡,所幸還有不少動人的作品,可以讓不同世代的人們或是重溫,或是邂逅那段五分車所承載的甜蜜歲月。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臺灣鐵道旅行案內》是日治時期為了招攬更多日本人到臺灣,進行鐵道旅行所出版的手冊與指南。在資訊發達的今日,這些需求幾乎在網路上都能滿足,但唯獨鐵道文學的閱讀,仍然無法被取代。而本書,即可以成為讀者們在搭乘火車時的時空手冊與心靈指南。



      亞里斯多德說:「詩比歷史更真實」,讓我們帶著這本書,買一張車票,搭乘跨越時光的文學列車,重回不同時代的鐵道脈絡,品嘗前人的驚訝、歡愉、苦澀,特別是對照古今的時空、場景,把閱讀和地景加以有機連結,相信會讓讀者有難以言喻的體驗與感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