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首爾精神科醫生的想不停自救指南:運用腦科學破解「鑽牛角尖」的反芻思考,脫離內耗惡性循環

首爾精神科醫生的想不停自救指南:運用腦科學破解「鑽牛角尖」的反芻思考,脫離內耗惡性循環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596432
?種彬
陳思瑋
方舟文化
2025年2月12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6267596432
  • 叢書系列:心靈方舟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4.8 x 21 x 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心靈方舟


  • 心理勵志 > 心理學 > 大腦與神經











    啊!再想下去我就要瘋了!

    窮擔心解決不了問題,想再多幸福也不會憑空降臨

    你的煩惱與焦慮,竟是來自思考的背叛?



    6方法預防負面情緒 × 10技巧擺脫多慮陷阱

    首爾精神科主任給「想不停」的你,

    停止腦中鑽牛角尖,找回日常幸福的腦科學處方



      ★ 夜深人靜,內耗想法如老歌不絕於耳……

      正如笛卡兒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在這個科技化的文明世代,生活中每天都有大量的資訊,需要篩選、分辨;再加上從小到大教育的養成,與對創造性思維的推崇,「思考」對許多人來說,不但是必要素養,更是展現個人性格與智慧的重要關鍵。



      然而你知道嗎?思考,也會使我們不幸。



      「如果不如預期該怎麼辦?」、「我幹嘛做那麼蠢的事?」、「那個人為何這樣對我?」、「為什麼我不夠好?」……夜深人靜時,這些似曾相似的悲觀和焦慮想法,相信也曾讓你如同陷入沼澤,難以自拔吧?



      事實上,這些老調重彈般的「想不停」,都是來自你思考的「背叛」。



      ★ 改變想法、補正能量都沒用——為什麼反芻思考這麼傷?

      腦科學研究證明,深陷思考與憂鬱、焦慮等情緒密切相關!思考得越久,越容易做出糟糕決定;而越是反覆思考,負面情緒越是如影隨形——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腦,非但不能隨心所欲地思考,而且還遠沒有想像中地可靠。



      其實,這一切都與人類大腦的生存本能和運作模式有關。想要關掉激發憂鬱、焦慮、緊張、憤怒等強烈負面情緒深,並開啟自怨自艾、鑽牛角尖模式的「負面思考的反芻輪迴」,首先,就必須認知到人腦的運行原理,並使用符合大腦慣性的方式,最有效地修復、解決它。



      【為什麼「反芻思考」這麼傷?】

      •大腦無法區分想像與現實,所以當你反覆思考某種情況,大腦會誤以為我們實際上正反覆經歷著那樣的狀態。

      •無意識或短時間的選擇,只根據重要資訊做決定。但經長時間思考後,會把重要和不重要的資訊全考慮進去,反而增加了選錯的可能性。

      •毫無頭緒的想法會誘發負面情緒與壓力,使人疲憊;疲憊的大腦很難擺脫思考,且產生的大多是負面想法,於是形成惡性循環。

      •反覆思考引發羞恥感的想法會損害精神健康,這種行為如同自我責備。

      •在腦中毫無目的、反覆出現的大多數想法,都是不必要或過度擔心的——光是擔心沒辦法解決問題。



      ★ 就是現在!關掉腦袋!十技巧擺脫重複性負面思維

      本書作者、精神科專家「?種彬」醫師,藉由自身任職精神科醫生時因壓力過度而離職的焦慮經驗;以及病癒後在診間陪伴病患共同嘗試擺脫「過度思考」的成功歷程,了解到「擺脫重複的思想」,才是真正改善情緒痛苦的方法。因此,為了預防和治療憂鬱症與焦慮症,他深入研究最新的腦科學資料,並且臨床嘗試了諸多減少重複性思考的實際辦法。這本書,正是集結他多年研究精華,為了幫助深受「想不停」所苦的每一個人而寫。



      在書中,?醫師會首先帶領讀者了解大腦運作迴路,以及重複性思考如何引發憂鬱症與焦慮症;接著引導讀者審視自身思考慣性,說明擺脫反芻思考所需的重要認知;並且傳授能夠在深陷思考的情況下,停止重複性思考,投入當下的具體技術。



      本書提示的技巧簡單易實行,而且十分有效,如果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不僅能擺脫重複性思考,也有助於減少因想法而生的憂鬱與焦慮,培養幸福感。



      【開書取得十大技巧,擺脫思考惡性循環】

      •後設覺察檢視自我,發現陷進思考的瞬間。

      •想法太多?快切換成動作系大腦!

      •空間也會瀰漫情緒,如何跳脫濃郁的思緒?

      •預判你的思緒!學會先將思考目標明確化。

      •享受好興趣,召喚愉快是最好的工具。

      •習慣記下「自救重點」,有效緩解憂鬱和焦慮。

      •獨自思考容易陷入確認偏誤,該怎麼辦?

      •這樣鍛鍊精神之力,不讓外在刺激削弱你。

      •培養正確好習慣,造就不焦慮好生活。

      •求救很重要!什麼時候該求助現代醫學的力量?



      【書內金句】

      •重複性的負面思考不僅阻礙了我們該做的事,還使我們不幸。

      •思考讓大腦疲憊不堪;疲憊的大腦很難擺脫思考——如此便形成了惡性循環。

      •「擺脫想法」不是一個念頭,而是一種把注意放到某件事上的行為。

      •多餘的擔憂只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負面影響。

      •相較於思考對方的行為,我們更應該思考如何應對對方的行為。

      •大多數的人生問題都沒有對錯,反而是做出選擇後要怎麼生活比選擇了什麼更重要。

      •人在疲憊狀態下產生的想法大多是負面的。

      •想要了解某人時,去理解他跟別人建立關係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場所對我們的心情、想法、記憶等,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自己獨自思考時,確認偏誤會更強。



    專業推薦



      宋怡慧|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鐘穎|愛智者書窩版主�心理學作家

      (依首字筆畫排列)


     





    序 思維是問題所在



    第1章 思考會引發心理疾病嗎?思考的背叛

    ??負面情緒,越想就越強:對思考的誤解

    ??思考如何使我們生病?:應對焦慮的大腦控制塔

    ??反覆思考,腦袋疲乏的根源:大腦的「精神疲勞」

    ??對大腦來說,生存比幸福更重要:與焦慮共存

    ??「信念」影響你對思考的處置:後設認知信念

    ??停止自我折磨?從掙脫思考束縛開始:重複性思考與憂鬱、焦慮症狀的關聯

    ??活在「此時此刻」的人,真幸福:沉浸的喜悅



    第2章 我們為什麼會落入負面思考?導致憂鬱與焦慮的想法

    ??如果發生那種事怎麼辦?:對未來的擔憂

    ??為什麼我的想法無法隨心所欲?:控制思考的想法

    ??我當時為什麼要那樣?:想起羞恥之事

    ??我為什麼這麼懶呢?:過度相信努力

    ??他為什麼害我這麼辛苦?:對人際關係的看法

    ??不知道該如何選擇?:認為必須做出無悔選擇

    ??這裡還有一點不夠好:關於完美主義



    第3章 負面想法先預防?你也辦得到:深陷思考中的情況

    ??身體一疲憊,大腦就會忙起來:身體活動的必要性

    ??明明該行動,身體卻動不了:拖延之念

    ??是思考,害你睡眠品質不好:為熟睡而做的睡覺習慣

    ??令人難以忍受的「無聊」:對刺激的追求

    ??一獨處,腦袋就想個不停:安全關係網的重要性

    ??簡單的事,做起來更累:工作記憶與思考



    第4章 思考簡單,行動迅速:擺脫思考惡性循環的十種技巧

    ??覺察!抓住陷入思考的瞬間:檢視自我想法的後設覺察

    ??如果想法太多,你就動一動:切換成計畫動作的大腦

    ??空間,也有情緒:換個地方轉換思考

    ??與其自己想,不如一起想:擺脫確認偏誤

    ??「愉快」是最好的工具:享受興趣

    ??筆記!防止不必要的重複性思考:降低憂鬱和焦慮的記錄習慣

    ??思考目標明確化:思考的里程碑

    ??培養精神之力,別光靠外在刺激:培養精神之力的冥想

    ??日常好習慣,造就好生活:習慣的作用原理

    ??需要時,請藉助現代醫學的力量:正確的藥物治療



    結 語 改變生活的思考技術

    參考資料










    思維是問題所在




      本來夢想成為科學家的我,成為了精神科醫生。我的診療與研究工作並行,生活看似一直照計畫前進著,直到二○二一年冬天,我聽到了突如其來的消息。得知一年後我的職位會被解除,我腦中的警示燈亮起,內心變得焦躁不安。



      遇到的問題與對未來的擔憂,讓我實在無法專注於該做的事情上。我越來越憂鬱、心情低落、沒有幹勁,於是也沒了開始新事物的力氣。無論是原本從事的研究還是往後的人生,都讓我覺得很吃力。我感到不安與緊張,彷彿每次點開電子信箱都會發生意料之外的事。



      某個跟往常一樣的上班日,我在公車上忽然呼吸困難,胸口悶悶的,好像被沉甸甸的石頭壓住了。我的心臟跳得很快、手腳冰冷,彷彿就快死掉的恐懼感襲來——我想靠深呼吸來平復心情,卻很難辦到。後來,這種狀況持續在每次上班時發生。



      在症狀越發嚴重,影響到職場生活後,我開始考慮放棄醫院的工作。結果我在二○二二年二月交出辭職信,離開了醫院。原本還期待離開醫院後狀況會好轉,但隨著時間拉長,我反而更加痛苦。我覺得自己是「放棄夢想的失敗者」,這種想法讓我更加壓抑。



      由於自覺不能這樣下去,於是我再次慢慢檢視起自己的狀態。細細回想過往光,讓我感到憂鬱與不安的,並非所處的狀況或即將面臨的未來,而是自己對問題的思考、對未來的擔憂、對自我反覆的消極想法,導致我心情低落,身體緊張。雖然很期待狀況不一樣就能好轉,但只要重複出現負面想法,就會繼續憂鬱與不安。其實相較於狀況如何,思維才是問題的所在。



      儘管因思維而備受煎熬,但多數人並不認為陷入思考是實際的問題,因為我們社會給予思考行為正面評價,而我們也從小就接受許多思考的教育。對精神健康不太了解的人常會勸他人要多「改變想法」、「正面思考」,但這種勸告對於正在經歷精神障礙的人而言,大多沒有幫助。



      最近的腦科學研究證明,深陷思考的狀態與各種精神障礙密切相關,思考和精神障礙發生的可能性、預後狀況有著很深的關聯;同時,也有很多關於「心神漫遊」(mind wandering)、「反芻思考」(rumination)、「重複性負面思考」(repetitive negative thinking, RNT)、「擔憂」等與憂鬱症、焦慮症密切相關的研究正在進行中。為了預防和治療憂鬱症與焦慮症,最近我以這些研究為基礎,正在嘗試各式各樣能減少重複性思考的方法。



      過去幾年間,我聽了很多患者的思維,也和他們一起尋找擺脫思考的方式,我發現「深陷思維」是問題的所在;我好幾次目睹擺脫思維對憂鬱與焦慮症狀的好轉帶來很大幫助。而且我所看到的結果是,好轉後不再陷入思考,讓很多人更加幸福。



      本書以我目前積累的臨床經驗與腦科學研究等內容為基礎,是為了提供具體且實質性的幫助給「想法太多的人」而寫。第一章中,我們會了解重複性思考引發憂鬱症與焦慮症的過程,談論擺脫思考會如何減少憂鬱、焦慮,並培養出幸福感。在第二章裡,我們將了解主要都是什麼樣的想法在腦中反覆出現,我會點出必須記住什麼才能擺脫這些想法。第三章中,我會說明深陷思維的情況,並告訴大家該如何克服這種狀況。第四章介紹了為擺脫重複性思考、投入當下必做工作的具體技術。這些方法很簡單,但對很多人有效,如果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不僅能擺脫重複性思考,也有助於減少因想法而生的憂鬱與焦慮。



      本書並非靠我一己之力出版的。曾有許多患者踏入過我的診療室,在治療他們的過程中,短暫的診療讓我感覺到時間的侷限,因而切身體會到了這本書的必要性。幫助到許多病患的辦法成為了這本書的基礎,感謝所有在診療過程中給予我靈感與洞見的患者。我改編了診療現場常接觸到的病患故事,所有案例都使用假名。



      治療最重要的是「希望病患能好起來的心」,在治療過程中我經常遇到這種「心情比任何知識與技術都更具療效」的情況。寫這本書時我期許自己能讓讀者擺脫憂鬱與焦慮並獲得幸福。希望我能把這樣的想法傳達給大家,讓各位痛苦的心情能好轉,找回健康的日常生活。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