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本身不是問題,它正指出問題所在
覺察情緒、解讀自己、感謝情緒
三個步驟養成自我療癒的原子習慣
覺察情緒、解讀自己、感謝情緒
三個步驟養成自我療癒的原子習慣
我們一般人喜歡把情緒分成正面情緒,負面情緒,這樣的二分法是種謬誤。即使是憂鬱、嫉妒、哀慟,都是我們不該排斥的情緒。
全球知名情緒研究者卡拉·麥卡倫告訴我們,很多人會不喜歡負面情緒,但有問題的不是情緒本身,而是「到底是什麼」讓這個情緒產生?
每種情緒都是個信使,反映當下我們內在真實的狀態,我們不僅應該「不殺來使」,還更要跟這信使合作,解讀訊息、了解自己,排除對我們真正有害的事,恢復內在的平衡。
◎每個情緒,有不同的訊息與作用
情緒背後的不同的訊息。
∼憤怒:你所在乎的事情受到侵犯,幫助你設立界限。
當憤怒升起,不要壓抑,要問自己:
我在乎什麼?
什麼是我想保護與恢復的?
∼焦慮:關注並擔憂未來,幫助你做好必要的準備。
當焦慮升起,不要排斥,要問自己:
我現在在擔心什麼?
此刻真正需要做的是什麼?
∼混亂:焦慮與恐懼的掩護面具,為避免你胡亂衝刺,幫助你強迫停頓以便重整。
當混亂發生,不要慌張,要問自己:
我該如何想辦法先保持無為?
我的初衷是什麼?
◎與情緒合作,完成自我療癒練習
在這本書中,不只是了解情緒,作者提供許多工具,來幫助我們做些改善困境,找回內在平衡。這些工具與練習包括:
˙「有意識的抱怨」練習:不是不可以抱怨,是怎麼抱怨比較好?
˙「道德同理八卦」練習:如何邊說他人八卦邊發揮自我了解與療癒作用?
˙「燒毀心理契約」練習:揪出不適合自己的信念,消除它。
˙「重新協議心理契約」練習:重新採取更合理、更適合自己的信念。
◎4大情緒家族,17種情緒感受
本書詳細列出憤怒、恐懼、悲傷與幸福等4大情緒家族,17種情緒:
憤怒、冷漠與厭煩、羞愧與罪惡感、仇恨、恐懼、焦慮與擔憂、混亂、嫉妒、孤獨、羨慕、恐慌、悲傷、哀慟、憂鬱、自殺衝動、幸福、滿足、喜悅、壓力與阻力等。
每次有情緒發生,都是一次自我了解與療癒的契機。
本書特色
˙大致瀏覽一遍,約略了解每個情緒真正的功用。
˙每當情緒升起,找到該情緒篇章,了解情緒要告訴你的事,並做練習題。
˙直接在書上寫練習題,或另準備筆記本,寫在私密的手札中。
˙無法清楚辨別情緒時,查閱書後的情緒詞彙表,找到精準的情緒感受。
各界推薦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田定豐|心靈作家、聲波療癒師
周慕姿|心理師、心曦心理諮商所創辦人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洪培芸|「人生五書」作者、臨床心理師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留佩萱|美國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
曾心怡|臨床心理師、伴旅心理治療所所長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
「每個情緒皆自然存在,並賦予各自的意涵,等待你我的探尋和了解。」——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看見情緒,了解情緒,才能駕馭情緒。」——田定豐/心靈作家、聲波療癒師
「深度了解情緒,就能借力使力,療癒自己,更活出自己。」——洪培芸/「人生五書」作者、臨床心理師
「越來越多的推廣在告訴我們要與情緒共好,這本書會告訴我們不與負面情緒分裂的方式,接納自我將會是可見並且可行的。」——曾心怡/臨床心理師、伴旅心理治療所所長
「本書將抽象的情緒管理理論轉化為實用的日常練習,實用、好上手,誠摯推薦!」——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情緒的覺察可以成為你的超能力。在這本書中,作者提供強大的練習活動,讓你了解情緒,取得其中的智慧。跟著作者的引導,你會深入挖掘與探索自身無盡美妙的內在世界。」——黛比•索倫森博士(Debbie Sorensen)/哈佛大學臨床心理學家
「獲取情緒的智慧,是了解自己與做出更好決定的關鍵要素。這本精采的書幫助讀者循著簡單的練習,接收自身情緒中寶貴的獻禮與技能。」——薇芮·科根(Ve red Kogan)/「心態遊戲」Podcast主持人、動能研究中心執行長
「卡拉•麥拉倫這本新作的精髓,可被總結成她在前言提到的3個重點:「你的情緒不是問題,它們是為了幫助你處理問題而出現,學習它們的語言,你會改變人生。這本書無疑能讓人擁有更健全的心智、更美好的關係、更豐盛,讓整體人生更成功滿足。」——安妮塔.諾瓦克(Anita Nowak)博士/《目的性同理心》作者
「這本書的美好在於,運用許多能讓你更理解、更接納自己的問答與練習,回歸自我。作者的這番工夫提醒了我們,情緒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我們需要它們,如果學會它們的語言,能讓我們澈底改變情緒商數,轉化我們與人的關係。善用這本書,你會變得更健全。」——麥可·麥克雷(Michael T. Mcray)/人生教練和《我不是你的敵人》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