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

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108325
松浦彌太郎
楊明綺
麥田
2025年3月01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6263108325
  • 叢書系列:不分類
  • 規格:平裝 / 176頁 / 19 x 13 x 1.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25歲~65歲
    不分類


  • 心理勵志 > 個人成長 > 心靈成長











    寫作讓我得到救贖,讓我的生活產生變化

    隨筆=描繪個人心境的文章

    如果我們持續地寫作、反思、思考,

    便能得到平靜的生活。





    「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

    並非是為了成為某種特定身分的生活方式,

    而是思考自己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直視每日的生活和自我,

    感受心靈的微小變化和喜悅,並能明確地表達出來。



    什麼是隨筆?──────隨筆一詞可以解釋為「自由抒發記錄的散文體裁」,也就是將快樂、悲傷等情感的起伏化為言語,彙整成文章。本質並不在於「今天發生了什麼事」,而是「因為這些事情,我產生了這樣的想法」,並且將隨筆視為「存在讀者的前提下」寫出的作品。



    不只傳授寫作技巧,更是一種生活指南──────松浦先生以自身經驗闡述隨筆創作的哲學,並分享其獨特的思考方式與生活態度,強調從日常生活中尋找「祕密」的重要性,以及培養「細膩觀察」、「全盤接受」、「持續反思」等能力,最終達到內在的平靜與富足。文中也探討了閱讀、書寫、思考與生活之間的緊密關聯,並提出許多實用的建議,幫助讀者在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哲學。





    ☆隨筆,就是「祕密的告白」☆

    如果只是寫出「我很高興」或「我這麼想」不能稱之為隨筆。松浦先生認為,隨筆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祕密的告白」(不是講述自己有什麼過去),也就是經由探尋、發現並將更多人尚未發現隱藏在事物本質的「祕密」轉化為文字。



    正如他寫過關於幸福、家庭、生活、旅行等各種主題,就連本書也是他經過長時間、大量思考對隨筆的獨家定義。個人領悟所得出的「獨家祕密」就是隨筆的種子。這種隨筆中的祕密對很多人來說會是大發現。



    ☆隨筆,就是有「觀點」的東西☆

    因此,需要有自己獨特的「視角」。而要有視角,首先需要有「凝視的對象」。你喜歡的事物、你感興趣的東西、珍視的事情、愛的人或事,你最希望深思的東西,將它們置於心中。然後,當你確定你要觀察的對象後,可以從各種角度花時間去思考它。看看它的背面。從遠處看。靠近它看。



    人們經常迅速地、單向地看事物,但你可以花幾小時、幾天甚至幾年的時間去觀察。只是輕輕在表面滑過,你無法接觸到隱藏在內部的祕密。不用擔心「自己與其他人不同,也許我錯了」或者「我沒有看到其他人說這些,這樣沒問題吧?」

    ?
    三十、四十世代是人生的中繼站,

    而時光不會停止流逝,

    不妨在這個回顧過往人生的最佳時機點停下腳步,

    思索自己想過著什麼樣的人生,重啟今後的生活方式。



     





    前言

    思考新的生活方式�確立自己的軸心而活




    第一章 什麼是「隨筆」?

    什麼是「隨筆」

    隨筆,就是「祕密的告白」

    隨筆,就是有「觀點」的東西

    隨筆,就是「變化的紀錄」

    隨筆,就是寫些不想忘記的事

    隨筆,就是自己的哲學



    第二章 隨筆作家的「生活方式」

    「Doctor Yourself」

    面臨人生岔路時,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肯定一切而活

    不斷自問「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不是「選擇」,而是「打造」生活方式

    活得「糊塗」一點又何妨

    人生不必精打細算

    安穩的生活

    常說好話

    抱持好奇心,看待、挖掘事物



    第三章 為了寫作而思考

    重新審視「思考」一事

    思考「感受到的事」

    不妄下決斷

    直到清楚了解為止

    睡前的三個筆記,成了「思考的素材」

    隨身帶著記事本和筆

    活用心智圖,整理自我

    試著打開別人的話匣子

    區別「知道」與「了解」

    窄化「知道」的入口

    掙脫來自「素養的壓力」

    不被手機綁架

    自己找出答案,而不是依賴上網搜尋

    也要保有什麼都不想的「放空時間」



    第四章 為了寫作而閱讀

    為了寫作而閱讀

    為了受到影響而閱讀

    一天讀一點也沒關係,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

    閱讀,就是和書寫者對話

    思索寫作的動機

    反覆閱讀同一本書

    如何看待各種書籍

    《廣辭苑》是浪漫讀物

    無論是閱讀書籍還是漫畫,都能成為電影導演

    對我而言,堪比教科書的隨筆名作



    第五章 寫作方法

    思考從什麼樣的「祕密」開始書寫

    為自己書寫,讓別人閱讀

    形塑自己的文風

    寫作一事,不需要「演出」

    如何擬定「大綱」?

    如何擬定「大綱」?

    隨筆的適當篇幅

    三種吸引人的文章開頭

    想說的事「只有一件」

    不寫的東西?

    不寫的東西?

    具體描述情景的好處

    文章的優劣之分

    修改的時機與要點

    靈感枯竭時的因應對策與思考方式

    別拘泥於題目

    寫作與自我身心健康管理

    決定寫作的「理念」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