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學原理(筆記版):從自我認知到情緒掌控,美國心理學之父解析思維、情緒與行動的關係

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學原理(筆記版):從自我認知到情緒掌控,美國心理學之父解析思維、情緒與行動的關係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671566
威廉.詹姆斯
伊莉莎
複刻文化
2025年3月12日
150.00  元
HK$ 127.5  






ISBN:9786267671566
  • 規格:平裝 / 328頁 / 14.8 x 21 x 1.6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心理勵志 > 心理學 > 經典學派/大師思想











    從習慣的形成到自我概念的建構

    結合科學實證與哲學思辨,威廉.詹姆斯重新定義心理學



      ?心理學的里程碑之作

      《心理學原理》是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於西元1890年出版的經典著作,被譽為現代心理學發展的奠基之作。本書為原著的精簡版本,經過全面的重新處理與解讀,使其更適合當代讀者閱讀與理解。詹姆斯在書中深入探討了心理學的基本概念,並強調心理學不僅是對行為和心理過程的研究,更是對心靈與意識的整體理解。本書的精簡版保留了詹姆斯的核心觀點,使其學術價值與可讀性並存。



      ◎意識流理論與心理學的動態觀點

      詹姆斯的「意識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理論是本書的重要亮點之一。他認為意識並非由一連串孤立的想法組成,而是一種連續且不斷變化的流動過程,類似於河流般的流動性。這一觀點挑戰了當時心理學界將思維機械化、片段化的做法,並影響了後來的現象學、存在主義哲學及文學領域。透過本書,讀者可以理解詹姆斯如何將心理活動視為一種整體的過程,而非單純的反應或條件反射。



      ◎習慣的力量與行為塑造

      詹姆斯對於「習慣」的探討是心理學研究中的經典論述。他認為習慣並非僅是重複行為的結果,而是塑造人格與生活方式的關鍵因素。他指出透過建立良好的習慣,個體可以提高自身的行動效率,並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做出符合目標的選擇。



      ◎自我概念與個體意識的多重面向

      詹姆斯將「自我」分為「物質我」、「社會我」與「精神我」,強調個體的自我認知是多層次的。他認為個人對自身的理解不僅來自於內在的思維,還受到外部環境、人際關係與社會角色的影響。



      ◎心理與生理的相互作用

      詹姆斯對於心理與生理的關聯性有深刻的見解,他認為心理活動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與大腦及神經系統緊密相連。他的研究為後來的神經科學發展奠定了基礎,並影響了對情緒與行為關係的理解。例如,詹姆斯-蘭格情緒理論提出,情緒是由生理反應驅動的,而非純粹來自於主觀感受。



    本書特色



      本書將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心理學原理》重新編輯與解讀,使內容更清晰易懂。詹姆斯強調心理學不僅研究行為與心理過程,更關注心靈與環境的互動,全書保留其核心觀點,如意識流理論、習慣的影響、自我概念及心理與生理的關聯等,力求在保留原作深度的同時,讓現代讀者更易吸收。

    ?


     





    前言

    探索心靈的疆界

    心理現象的奧祕與解構

    習慣的塑性與變遷

    心靈與現實的交錯

    心靈的時間性與非連續性

    意識流:思考的起點



    ?





    前言(節錄)



      《心理學原理》這部著作可以被視為心理學領域的一座里程碑,它不僅是威廉.詹姆斯對心理學理論的一次全面總結,更是對人類心靈深度探索的一次勇敢嘗試。詹姆斯在書中所提出的諸多觀點,不僅在當時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討論,還對後來的心理學研究產生了持久的影響。



      詹姆斯的研究從心理學的範圍開始,試圖定義和拓展心理學的邊界。他認為心理學不僅僅是對行為和心理過程的研究,而是對心靈和意識的整體理解。這種廣義的定義,使得心理學不再局限於單一的學科範疇,而是成為一門跨學科的綜合性科學。詹姆斯希望透過這樣的視角,讓人們意識到心理學在哲學、科學及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在探討大腦功能時,詹姆斯展示了他對於心理和生理連繫的深刻理解。他強調大腦不僅僅是一個器官,而是心靈活動的承載者。這一觀點預示了現代神經科學的發展方向,為後來的研究奠定了基礎。詹姆斯的洞察力在於,他能夠將當時有限的科學知識與他對心理現象的哲學思考相結合,提供了對大腦與心理活動關係的獨到見解。



      詹姆斯對習慣的研究則揭示了行為模式在個體生活中的重要性。他指出習慣不僅是行為反覆的結果,更是塑造人格和生活方式的關鍵因素。透過分析習慣的形成與影響,詹姆斯為心理學提供了一個理解行為持續性和變化的重要框架。他的研究提醒我們,習慣不僅影響個人的心理健康,還在更廣泛的社會文化背景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此外,詹姆斯在書中提出的自動機理論和心靈要素理論,也為心理學研究開闢了新的領域。自動機理論探討了人類行為的機械性和潛意識驅動,這對於理解無意識行為提供了新的視角。而心靈要素理論則試圖分解和分析心靈的基本構成,這在某種程度上挑戰了傳統心理學的假設,並促進了對心靈本質的更深入探討。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