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從史景遷、普林斯頓歷史與東亞研究學者?重磅社會史著作
《大分流》作者彭慕蘭?盛讚推薦
《大分流》作者彭慕蘭?盛讚推薦
追溯了中文的「標準口語」發展沿革中驚人的社會史:從1913年民國初期確立的國語,一路到戰後的台灣,再到1949年後重新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通用語──超過一世紀的「國語」發展中,政治因素、殖民勢力、離散族群、各地方言......無不形塑著今日數以億計國民所使用的語言。本書作者陳怡君利用多種角度與素材,仔細檢視了「國語」語音的演變與前世今生。書中主要耙梳戰爭和革命的時代下,中國與台灣校園、農村地區和城市中的語言變化軌跡。
清朝覆滅後,一群手握影響力的文化菁英齊力推動著冀望統一語音、強大中國的目標。作者探索此願景在當年是如何付諸實踐,同時也在書中揭露:將意識形態目標化為現實中大眾的言談,從中會衍生何等複雜性。而在台灣,二戰後政權交替之際,登島治理的國府面對多元原住民族、日本殖民遺緒、南方沿海移民迥異於北京官話的地方方言,語言教育及追求語音統一的政策,再再造成不同群體的碰撞與爭端,是一頁許多人至今難忘的歷史。
透過本書,作者叩問的主題包括:
?注音符號怎麼來的?兩岸如何走上標音系統的歧路?
?據傳吳語或粵語差點成為滿清覆滅後,漢人再度掌權所使用的官方語?
?「標準語」的「標準」是怎麼訂定的?
?諸多「南腔北調」中含有怎樣的政治性?說方言就是低人一等?
?標音系統──如注音符號、漢語拼音──如何影響國語的使用?
?殖民、戰爭、移民、教育等因素如何形塑「標準國語」?
?重新思索兩岸官方語言──究竟何謂「國語」?
?據傳吳語或粵語差點成為滿清覆滅後,漢人再度掌權所使用的官方語?
?「標準語」的「標準」是怎麼訂定的?
?諸多「南腔北調」中含有怎樣的政治性?說方言就是低人一等?
?標音系統──如注音符號、漢語拼音──如何影響國語的使用?
?殖民、戰爭、移民、教育等因素如何形塑「標準國語」?
?重新思索兩岸官方語言──究竟何謂「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