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團隊潛能:自主化組織的設計、優化與效率

團隊潛能:自主化組織的設計、優化與效率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4192484
亞倫.迪格南
林力敏
時報出版
2025年4月08日
150.00  元
HK$ 127.5  






ISBN:9786264192484
  • 叢書系列:BIG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4.8 x 21 x 2.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BIG


  • 商業理財 > 管理與領導 > 組織/管理











    圓環為什麼比紅綠燈讓交通更順暢?

    關鍵在於要相信駕駛會自動自發小心翼翼。



    品管大師戴明說,94%的問題源自系統,僅6%的問題源自人。

    但我們如何改用不同眼光看事物,得出新點子,做到改變?

    ?

      >>作者迪格南曾幫助微軟、嬌生、嘉信理財、Airbnb等客戶徹底成功改造作業系統,他提出未來世界的理想公司新型態─「進化型組織」。

      >>面對「複雜問題」一定都有得解,但「錯綜問題」無法控制,只能管理與導引!

      >>進步的最大阻礙往往就是我們自己,所有組織都並不完美,各有掙扎,但重點是要相信他們,讓大家都自動自發解決問題!決策瓶頸、官僚主義、留不住人才、超負荷的會議和信件。



      是什麼讓公司無法實現目標?又是什麼讓你無法發揮最好的工作表現?我們的組織壞掉了,但我們可以修好它。



      ◤獻給每一個不想被體制拖累、追求更高效能的職場人。◢

      現今,從華爾街到矽谷,幾乎每個人都面臨著同樣的挫敗感:缺乏信任、決策瓶頸、孤立的團隊、超出負荷的會議和電子郵件、繁瑣的預算、短視近利等等。還有任何希望嗎?為什麼工業革命以來,我們的工作方式幾乎沒有太大改變?

      這本書寫給領導者、企業家、高階主管、經理人、慈善家、民選官員和社區幹事──任何需要團隊成員攜手發揮潛能的人。

      如果你擔心自己失去對事物的掌控,別擔心。無論你的職位高低,本書都有適用的好建議,你可以拿來讓團隊變得更好。



      何謂「進化型組織」?

      找到對的方法來達成傳統上辦不到的事情,更快做出好決策,靈活建立與解散團隊,在產品與流程上屢屢創新,工時較少但事半功倍,獲利良好但兼顧環保,替股東、員工、顧客和社會共創美好。

      �打造「進化型組織」的第一要點:【正向待人】

      如果你認為人只會唯利是圖,他們就會唯利是圖;認為人會積極主動,他們就會積極主動。正向待人就是相信人人最好的一面。

      �打造「進化型組織」的第二要點:【錯綜意識】

      錯綜問題無法解決或控制,只能管理與導引。組織本身是錯綜的,因此要創造對的工作環境,人人就能找出方法達成目標。這將帶來授權與自由,讓大家在多數情況下自由判斷和互動。



      想要優化公司體制、提升工作效率,組織設計顧問迪格南將告訴你:

      �為什麼只有組織不會與時俱進?

      如果你看到1910年的服裝、汽車或電話,你馬上就知道是出自古代或現代,畢竟一切已經變了。但現今組織依然是資訊往上傳遞、決策往下交代,為什麼過了100多年,只有組織管理沒變?

      �善用「作業系統畫布」打造進化型組織

      善用迪格南獨創的「作業系統畫布」,將能激發你和團隊分辨:何處需發揚、何處需改變。其中涵蓋十二個主題:職權、策略、資源、創新、工作流、會議、資訊以及酬勞等等。

      �一切真的有可能改變?該怎麼做?

      迪格南在書中提供了違反直覺卻很簡單的改變方法,你將學到如何把抗拒和挫折加以轉換,變成很安全的嘗試與實驗,從而讓團隊組織往前邁進。

      �改變到來,美夢成真

      「進化型組織」的進一步型態──「進化型世界」,一個大規模實現正向待人和錯綜意識的世界,工作將變得更具創意、更錯綜、更有挑戰性。



    國際讚譽



      賽斯.高汀 Seth Godin〡暢銷書《紫牛》作者

      凱文.凱利Kevin Kelly〡暢銷書《必然》作者

      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〡華頓商學院終身職教授

      前田約翰 John Maeda〡Automattic網頁設計公司電腦設計總監



      這本書是年度管理大作,清楚、有力、及時,所有關切工作方式的人務必一讀。──賽斯.高汀Seth Godin〡《紫牛》作者



      「迪格南大膽提出一個嶄新的工作世界……·現在就讀,而且也叫你老闆一定要讀。──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〡華頓商學院終身職教授



      我被說服了……這本書有潛力掀起革命,卻出奇實用,中肯客觀。──凱文.凱利Kevin Kelly〡《連線》雜誌創辦人



      本書教我們如何擁抱組織的人性與錯綜──從而發現嶄新的工作方式,釋放組織裡的各種活力、觀點、需求與天賦。──蘇珊.凱恩Susan Cain〡暢銷書《安靜,就是力量》作者



      如果組織文化強調把人榨乾,認為「火力全開」才是成功之道,組織成員其實無從好好發揮。迪格南讓我們看見,授權人員自行做事的組織遠遠更能持續激發良好表現與快樂。──亞莉安娜.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〡《赫芬郵報》創辦人



      錯綜意識。正向待人。迪格南重新框架了我們看待公司與同仁的方式,提出革新自己與環境的實用工具。──米高.凱爾維Miguel McKelvey〡WeWork共同創辦人



      如果你想創造一個能改變世界的組織文化,下一步就是好好讀這本書。迪格南寫得簡單平實,打破直覺,你讀完後能跳?自己原本的做法,革除官僚體制,喚醒組織裡的人性。──史考特.哈利森 Scott Harrison〡水慈善機構創辦人



      我從不信組織管理這套玩意兒,直到見識了工作中的迪格南。他幾乎能幫所有運作不良的組織找到共同目標,發現錯綜複雜局面下的簡單模式,協助迷途的公司重拾核心價值。──道格拉斯.洛西可夫Douglas Rushkoff〡《當代的震擊》作者



      *本書為《組織再進化》改版書。

    ?


     





    推薦序

    不斷進化,改變我們的改變�趙政岷(時報文化出版董事長兼總經理)



    第一部:工作的未來

    直到我們開始以不同眼光看事物,得到嶄新點子,才有辦法做出改變。

    ──榮格學派心理學家希爾曼(James Hillman)

    進化型組織找到對的方法,達成傳統上辦不到的事情,更快做出好決策,靈活配置資源,靈活建立與解散團隊,在產品與流程上屢屢創新,在規模成長之際仍保有所愛的企業文化,工時較少但事半功倍,獲利良好但兼顧環保,替股東、員工、顧客和社會共創美好。



    第二部:作業系統

    在業界,九四%的問題源自系統,僅六%的問題源自人。

    ──品管大師戴明(W. Edwards Deming)

    問題不在主管,不在員工,不在策略,不在商業模式,而是在作業系統。把作業系統搞好,公司就會自行好好運作。

    作業系統畫布能促進對話,而對話能促進改變。無論是在公司、教育界、慈善機構、公家單位、社區或甚至家裡,如果你對別人有影響力,就有責任增加系統的人性與活力,讓系統更能靈活適應變局。



    第三部:改變成真

    最大的浪費時間是延遲與期望,寄託於未來。我們握有當下,卻鬆手拋開,交由機遇主宰,捨確定而取不定。

    ──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卡

    我們想建立的組織是充滿人性、活力與適應力的,所以要打破原本的認知,不再把改變當成是由上往下強行施加,而是人人有權依照公司的宗旨,引導公司的走向。所有組織變革的最終目標就是使全公司實踐持續參與式改變。原因在於,無論你們的原則與做法多聰明,世界總會變,組織就該變,才能夠因應。

    終章:美夢到來

    天底下最難掌控的,實行起來最危險的,成功與否最難測的,莫過於率先引入新秩序。

    ──馬基維利

    在未來,無需遵照各種規則與檢核清單的非重複性工作,不太會被自動化取代。科技無法發明未來,唯有人類才辦得到。科技會協助我們,會改變團隊樣貌,會改變職涯之路,但我們仍有工作得做,而工作會變得比先前更富創意,更錯綜,更有挑戰性。



    致謝詞

    附錄:進化型組織

    注釋





    ?





    推薦序



    不斷進化,改變我們的改變

    趙政岷�時報文化出版董事長兼總經理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說:「管理,是讓別人完成你想要做的事!」但環境的改變、世代的更迭,現在的別人,早已不是過去時代的人;你想完成的事,愈來愈難成為別人願意幫你完成的事。觀諸全球,社會如此,企業更是難過!



      我是一個標準的管理知識控。過去主編工商時報每日見報的《經營知識版》長達十三年,這代表著我曾經錄取採用過三千萬字以上的經營管理文章,也親自訪談超過五百位以上的CEO。以前我把這個版取了個英文名字叫「How to」,希望管理不只要知道,還要做到;後來覺得企業不只是管理,經營更重要,版名便改為「Know How」;當九○年代新科技帶動企業變革,商業模式更加重要,有很長一段時間,版名是「Know Why」;但接近千禧年,組織邏輯丕變,愈來愈多經理人學經營管理,不是為了公司或老闆,而是要解決自己的工作難題,於是版名改成了「Working Smart」。時至今日,追求管理、品質、組織、控制、行銷、商業模式……等等過去奉為圭臬的管理新潮,如今多數失去了作用。



      我當主管已超過三十年,幹總經理、CEO也已超過十四年,從管幾個人到幾十個人,再到上百人的上櫃公司,我汲汲於將過去主編與念書所學習到的管理知識,用在企業經營上,但近來自我檢討卻有三大嚴重的認知挫敗,或說是我的所為嚴重違背了我過去所學的管理信仰。



      我喜歡發問、探索「為什麼」,並以追求「商業模式」為經營職志,但哪知道這幾年天災人禍、地區風險、產業生態、消費變遷都很快速,讓商業模式時時在變。當公司每一年賺到的錢都不太相同,這叫甚麼商業模式?但現實的考驗就是如此。



      讀碩士時我專攻組織管理,認為組織設計好、人事系統規劃得當、團隊文化就有好的形成。但近年來產業的挑戰實在激烈,既定的組織制度,已因應不了變局。「人才」才是解決問題、發展新機的關鍵。於是我常「因人設事」,組織圖形同半虛設,把職權調來調去,連我自己也在救援補位;但最後我們年年難過年年過,在產業劇烈衰退中仍能維持一樣的去、小心翼翼不能分神。但哪一種比較安全?流量比較高?興建和維護費用比較低?停電時能夠運作?答案都是圓環。圓環能減少七五%的車禍受傷率、九○%的車禍致死率、八九%的車流延遲率、維護費用低五千到一萬美元,停電也還能正常運作。



      就像我們所習慣的管理制度:相信官僚體制、不相信自我管理;相信統一領導原則、由上而下、階層鏈鎖,不再思索創新。我們一步步把組織與人員都變成了機械,我們信奉品管大師戴明所說的:「在業界九四%的問題源自系統,僅六%的問題出在人」,於是我們花力氣設計了系統,卻像籠子關起了自己,忘記了迎接新挑戰、要更新作業系統。



      迪格南指出,進化型組織的第一要點是「正向待人」,相信員工會積極主動,人人有美好的一面。第二要點是「錯綜意識」,所有事情都是錯綜複雜的,因此需要學習繪製「作業系統畫布」,激發你和團隊分辨:何處需發揚、何處需改變。重新思索再定義:職權、策略、資源、創新、工作流、會議、資訊以及酬勞等。搞清楚究竟是為了什麼?如此一來,改變將會到來,美夢就會成真。



      傳統的管理認為「表現是遵循的結果」。我們把企業宗旨與顧客滿意混為一談;要求組織架構,忽略了團隊引導;未注重個別需求,用公有的觀念分配資源,形成如同辦公室裡的公共冰箱般的雜亂腐臭;我們追求如同跳高革命福斯貝里背越式的突破方法,卻忘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同樣的創新。



      這世界遵照泰勒主義已長達百年,我們根深蒂固以計畫、控制、執行來找出最佳做法,想要遵照規定來實施改變,但這是不可能的。



      我們必須「改變我們的改變」,難道組織任務不能是一系列的專案組成?在專案中我們當然「以人設事」。所謂定型化的商業模式,當然應付不了變局。你知道員工同仁不是你,那他幹嘛要實現你的期待?你能反過來實現他的願望嗎?人是活的,組織由人組成,當然也是活的,不能再只是談分工與規範,甚至以此論功行賞。這年頭大家面對混沌世界、錯綜意識,要的是滿足「即時動態」與「共創未來」。也只有活在當下,才能不斷進化;不斷進化,才能活出未來!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