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未來的戰鬥:皮凱提與桑德爾對談平等與正義,揭露當今獨特又殘酷的不平等

未來的戰鬥:皮凱提與桑德爾對談平等與正義,揭露當今獨特又殘酷的不平等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468845
托瑪.皮凱提,邁可.桑德爾
韓絜光
天下雜誌
2025年4月02日
150.00  元
HK$ 127.5  






ISBN:9786267468845
  • 叢書系列:天下財經
  • 規格:精裝 / 216頁 / 13 x 19 x 3.0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天下財經


  • [ 尚未分類 ]











    在政治與經濟極度不穩定的年代

    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兩位思想家

    交鋒激辯21世紀9大核心問題與解方

    清晰解讀我們正在經歷的全球巨變



      川普崛起、消退又再崛起,跟你的未來有什麼關係?

      當代不平等為何獨特又殘酷,個人、企業、政府該如何應對?

      經濟學家皮凱提╳政治哲學家桑德爾首度聯手之作,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成功的反思》看不到的思想碰撞與啟發,

      數十年智慧精華,帶你看到改變和正義的新可能。

      不僅幫你打開思路,更給你掌握未來的獨特洞察。



      2024年5月,經濟學家皮凱提與政治哲學家桑德爾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世紀對談,深入剖析兩人長期關注的重要問題,不僅提出革新制度的多元思辨觀點,更帶來震撼人心的意識形態革命。



      百年未有的大變局,問題不只是貧富不均,也不是重分配可以解決!



      繼《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成功的反思》,兩大思想家聯手打造經濟學與政治哲學的經典之作,清晰解讀全球正在發生的巨變,「一來一往舉重若輕,談話間涉及諸多哲學、政治、經濟理論,卻又深入淺出,讓人翻開書就不願放下」。



      從經濟與社會不平等加劇、才智至上的價值扭曲、教育反向重分配、廣大勞動者失去尊嚴、民選政客無法代表民意、氣候變遷、大規模移民、右翼崛起到左翼的未來,9大核心問題環環相扣,帶讀者以獨特視角,深入洞察,在當今金權結構與民粹問題交織下,如何重新思考我們所了解的一切︰



      怎樣的高等教育,可以推翻精英特權,促進階級流動?

      怎樣的稅制改革,可以打破社會不公,縮小貧富差距?

      怎麼的公司治理,可以讓勞動者有合理報酬,擁有尊嚴?

      怎樣的關稅主義,可以保護企業與勞工,促進真正的貿易平等?

      怎樣的國際主義,可以降低戰爭風險,消弭南北半球差異?

      怎樣的核心價值,才應當主導我們的公民生活?

      怎樣的政策制度,可以讓經濟繁榮,同時促進平等?



      自1980 年代新自由主義與全球化興起後,我們就進入不平等加劇的時代。新自由主義主張市場萬能,將供需法則運用於所有的公共政策,從此政治歸經濟,經濟歸市場邏輯。一切為求經濟利益的工具性思維,以效率之名犧牲弱勢族群權益的政策,公共性最後讓給外包廠商的營利性。我們的社會與生活深受這些思維的影響,贏家與輸家之間的鴻溝逐漸加深,造成各種對立。



      貧富差距的問題,不再只是金錢的差距,更造成嚴峻的社會距離。無力競爭的個人、群體、國家,只能深深感到羞愧,既看不到當中的不平等,更不會意識到那背後一切制度的不公與不義。



      這在過去歷史上是看不到的。如今,新的階級衝突已經出現。這本書不僅幫你了解現在應關注什麼,更要幫你用行動去參與改變。



      如何創造更平等的條件?我們能怎麼做?



      針對這個時代的核心問題,皮凱提和桑德爾時而激辯,時而激賞對方的分析與建言,在重要觀點上達成四大共識:

      •對醫療衛生和教育必須進行更多投資

      •實施更嚴格的累進稅率,推行全球最低稅制

      •限制富人的政治權力和市場的過度擴張

      •重建工作尊嚴,給予合理工資,認可每個人對社會的貢獻



      有別於兩位作者過去出版的書籍,為了符合學術規範與禮數,會使寫作風格趨於婉轉。這本前所未有的對話錄,真實呈現兩大思想家坦白的內心話。



    一致推薦



      朱敬一 中央研究院院士

      林宗弘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連賢明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

      陳國樑 政大財政系教授暨系主任

      陳方隅 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葉??? 浩 政大政治系副教授



      這是一本全球最傑出的兩位不平等研究者所進行的精采對話。短短幾小時的交鋒對談,就把複雜難解的問題幾乎都涵蓋進來了。—朱敬一,中央研究院院士



      從兩大思想家的尖銳交鋒、精采過招中,一起反思當今不平等帶來的全球巨變。—林宗弘,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一本不容錯過的精采著作。深入探索不平等的根源及解方,以及全球化與民粹主義如何重塑世界。 —連賢明,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



      一來一往舉重若輕,深入淺出,讓人翻開書就不願放下。—葉浩,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拓展我對財政學中社會公平的視野,反覆閱讀這本書,每一次都讓我思潮激動的不能自已。—陳國樑,政大財政學系教授



      讀這本書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它是對話的形式,往往是一問一答,然後還有反問。比較兩人的論證方式,是閱讀本書的一大樂趣—陳方隅,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


     





    推薦序

    兩位最傑出不平等研究者,對談21 世紀核心問題?? 朱敬一

    一本反映時代精神的對話錄? 林宗弘

    台灣也正面臨不平等加劇的挑戰? 連賢明

    改寫經濟學教科書即可改變世界? 葉浩

    公平正義的思維震撼? 陳國樑

    平等需要眾人一起實踐 陳方隅?? ?



    第1章 為什麼要擔心不平等?21 世紀的平等與正義

    第2 章 該不該降低金錢的重要性?有些東西不該用金錢來買賣

    第3 章 市場的道德局限︰本質一變,怪事就多

    第4 章 全球化與民粹主義︰不論東方或西方,不滿的根源都來自不平等

    第5 章 論才智至上︰把績效當作正義的基礎,贏家值得,輸家活該?

    第6 章 亂數抽選制︰該不該用於大學錄取和國會選舉?

    第7章 稅制、團結與共同體︰革新制度前,先喚起道德共感

    第8章 邊境、移民與氣候變遷︰當川普崛起、消退又再崛起

    第9章 左派的未來︰經濟問題與身分認同





    ?





    推薦序 (節錄)



    兩位最傑出不平等研究者,對談21 世紀核心問題

    文�朱敬一 中央研究院院士




      費景漢院士在世時曾對我說過,對於「不平等」的探討,會是將來經濟學研究的重點之一。



      費院士在「吉尼係數」的拆解分析方面,有頗多貢獻。但在四十年前,經濟學界對於不平等的研究,就只有制訂「衡量指標」一個面向。許多經濟學者設計了十幾種不平等指標,卻跳不出框架,難以有偉大的結果。這個瓶頸,約莫要到英國經濟學家安東尼.阿特金森(Anthony B. Atkinson,才有所突破。



      阿特金森在牛津大學、倫敦政經學院任教的時候,是皮凱提的授業老師。有些英國教授很可愛,會在自己的網頁上描述:「誰影響了我,而我又影響了誰」。當年阿特金森的網頁上就寫著:「我影響了皮凱提與賽斯(Emmanuel Saez)。」賽斯是2009 年美國經濟學會克拉克獎的得主。



      皮凱提與賽斯都是法國裔,兩人曾合作發表過不少文章。整個經濟學界關於「不平等」的嶄新研究方向,就在兩人帶領之下逐漸開花結果。最近二十年,不平等的研究方向,概有數端。其一,是用大量現代與歷史上的個體財稅資料,對不平等的實際情況做更精準的計算,並能描繪出隨著時間軸的不平等演變。有了更精準的個體資料,也就可以分析不平等在各個家庭的跨代移轉,並進行各國比較,這是第二個研究方向。其三,則是探討各種政策(例如遺產稅、財產稅等)可以如何緩解不平等。其四,則是探索「平等」的哲學意涵,例如究竟怎樣的不平等是可以接受、合乎「正義」的?這方面的貢獻,桑德爾堪稱當代翹楚。



      在這本皮凱提與桑德爾對談平等與正義的書籍中,有不少篇幅談到不平等的「演變」。人類歷史上總是存在階級、貴族、奴隸、種性等非常原始的不平等。這類不平等在近兩百多年人本思潮的沖刷之下,已經逐漸消退。但人類歷史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趕走了封建階級,又出現了資本主義社會裡的新階級,例如資本家與勞工階級。不僅如此,近一百年的全球化,使得資本家在全球流竄更方便,財富不平等問題也變得更複雜。



      皮凱提與桑德爾在對談時,多次提到了川普、勒朋,以及全球極右派的反撲。一談到這個話題,兩人都不勝唏噓。短短幾小時的交鋒對話,兩人就把這些複雜難解的問題幾乎都涵蓋進來了。



      這本書是全球最傑出的兩位不平等研究者,所進行的精采對話,適合做為導引性或是補充性的讀物。



    改寫經濟學教科書,即可改變世界?

    文/葉浩 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2012 年9 月,以哈佛公開課程及《正義》和《錢買不到的東西》兩書而名噪國際的美國政治哲學家桑德爾,接獲《前景》雜誌之邀,擔任當期「如果我能統治世界」專欄作家,他藉此抒發的人生終極關懷是:改寫經濟學教科書!這是在牛津大學取得博士旋即任教於哈佛政府系的他,無法如願的。



      但本書記錄的這一場與堪稱全球最知名經濟學家皮凱提的對談,不僅提供他機會進一步闡釋該想法,也藉此讓對方提供最專業的經濟學論點來支撐其論點。一來一往舉重若輕,談話間涉及諸多哲學、政治、經濟理論,卻又深入淺出,讓人翻開書就不願放下。



      這場對談在皮凱提任教的巴黎經濟學院進行。《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是這位法國經濟學家成為蜚聲國際公共知識份子的著作,但他在22 歲那年於倫敦政經學院和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完成的博士論文,早已奠定他的學術名聲並取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教職。



      不過,他跟桑德爾一樣不滿於把新自由主義奉為圭臬的美國經濟學,且強烈批評該立場既難以成就真正重要的學術研究,盡經世濟民之使命,尤有甚者,反而導致當今西方國家內的嚴重貧富差距及全球的南北不平等,且必須為當前的民粹主義崛起和無能回應氣候變遷等人類共同危機負部分責任。



      柴契爾夫人及雷根總統於1980 年代共同推動的新自由主義,成為桑德爾和皮凱提的共同敵人。這種經濟學的始作俑者是曾任教於倫敦政經學院的海耶克及芝加哥學派經濟學家,但哈佛大學的政治哲學家諾齊克也是重要推手。他們高舉市場萬能並企圖將簡單的供需法則運用於所有的公共政策,從而讓政治歸經濟,經濟歸市場邏輯。



      桑德爾長期提醒人們,這種意識形態允許市場邏輯入侵本不該屬於經濟領域的各種生活領域。其結果是逐漸剝奪了教育、醫療、公共運輸乃至民主政治原先的內在價值。師道與學問的追求不復存在。不願任何人因病痛而失去人生的共同體精神,蕩然無存。不同的社經階層不再共乘大眾交通工具。民主制度宣稱讓不同族群闡釋己見並理性進行商議的政治承諾,也從此跳票。取而代之的是一切以經濟利益為目的之工具性思維,以效率之名來行降低成本之實的政策,公共性則最後讓給了外包廠商的營利性。



      支撐當前西方社會之內及南北半球之間懸殊貧富差異的,就是那一個歌頌既得利益者,把投機正當化為聰明投資,將靠爸族包裝成靠個人才智與努力獲得成功的新自由主義,亦即21 世紀資本主義的化身。



      桑德爾曾以博士論文劍指美國政治哲學巨擘羅爾斯的《正義論》,一戰成名。其主要論點之一即是,正義理論不該企圖勾勒一個抽象的理想社會圖像為目的,國家更不該對各種不同生活方式保持中立。深諳其論點的皮凱提,於是禮讓對方,讓桑德爾以聚焦於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現象出發,為對話的方向定調。

    本書不談論何謂正義?談的是政治、經濟、社會三領域當中的不平等之彼此關聯。重中之重則是:經濟上的所得差異和貧富差距,已造成社會的嚴重不平等,個人及族群之間存在各種認知差異,生活上的距離,價值上的鴻溝,甚至正在侵蝕人類過去數百年來藉民主憲政取得的政治平等。



      皮凱提在經濟史及經濟學理論的深厚造詣,為桑德爾的許多想法提供了歷史證據及經濟學基礎。桑德爾的論點則深化了皮凱提關於去商品化及社經資源重新分配之說的政治哲學基礎。涉及的地理範圍也不僅止於歐洲和美國,而是資本流動所致的國際社會整體。



      曾經,我們共同生活的島嶼上,也有一套意識形態支撐著政治上的威權體制及經濟上的黨國發展主義,而且指向一種接近社會民主的理想。民主化之後,該意識形態崩潰,讓路給了新自由主義。於是,治理國家必須如同管理一家公司,GDP 成長則是衡量政府的標準,市場邏輯不僅進入了捷運、健保等公共設施及社會福利等領域,也主導了教育體制及兩岸政策。



      「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指的其實是政治只能拚經濟。



    一本反映時代精神的對話錄

    文�林宗弘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自1980 年代後期,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陣營的冷戰結束、經濟全球化期間的開放貿易,以及網際網路科技發展的衝擊,再加上2008 年由美國聯準會降息與房地產次級貸款所引發的全球金融海嘯,導致多數國家的貧富差距迅速惡化。



      近幾十年來,全球各地爭取平等的運動,不僅改變許多國家的國內局勢,也牽動全球的地緣政治變化。



      皮凱提與桑德爾針對兩人共同關注的平等議題,進行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對談,對話內容經編輯整理後,濃縮成這本精采的對話錄。全書緊湊又有系統的呈現當代兩位大思想家長期關注的核心問題,對於全球社會不平等的政治與意識型態之重要性既有共識、又偶爾洞見兩人背後哲學立場的尖銳交鋒。



      兩人對話中,幾次交鋒,常以桑德爾禮貌性地撤退(但不是在辯論中落敗)做結。通常,在正式出版的學術著作當中,學者們為了符合學術規範與禮數,會使寫作風格趨於正式與婉轉。然而,這本對話錄讓我們一窺兩大思想家對這個時代的核心問題,表露坦白的內心話,並一起反思現實世界裡不平等帶來的全球巨變。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