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為「藍色共鳴、海洋為盟」,收錄海洋保育ESG論壇,邀請多家企業分享過去海洋保育經驗以及承諾未來投入的行動,包含珊瑚復育、潮間帶監測、海洋保育教育及救援等,期待吸引更多企業及民間團體投入海洋保育行動。
?
「汪洋絮語」單元直擊在哥倫比亞辦理的第16屆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締約方大會,分享本次會議重要決策之亮點,另遠赴澳洲的第25屆海洋哺乳動物學會(SMM)生物學雙年會會議現場,探討全球各國如何以科技為助力,為海洋哺乳動物打造安全海域。「浪潮焦點」則為本次ESG論壇「藍色共鳴、海洋為盟」之分享,海保署去年啟動「海洋保育.攜手永續」ESG專案,並推出海洋保育ESG媒合平台,活動中展示媒合機制及初步合作成果,更吸引台灣中油、中鋼、港務公司、沃旭能源、緯穎科技、家樂福、伸仁紡織等逾80家企業、40個NGO及在地團體、20間學校及30個政府單位,超過300人響應,展現結合企業與民間力量共創永續海洋。
?
「蔚藍巡禮」單元邀請財團法人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家樂福企業永續部、Xpark水族館等企業分享永續海洋的行動。財團法人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除了偕同供應鏈夥伴共同淨灘,更培育志工潛水隊執行淨海,並建立科學化、系統化珊瑚礁監測與復育機制;家樂福則是「從i開始」以價格與價值雙標合一揭露商品「從哪裡來」、「如何生產」等資訊,讓顧客透過日常消費輕鬆實踐十大永續價值;兼具課外教育功能與責任場域的Xpark水族館導入日本AI技術,讓遊客掃描動物即能接收其物種與棲息生態之簡介,同時也結合產官學之力達成保育、教育與救傷,為海洋野生動物撐起保護傘。
?
來自花蓮的洄遊吧執行長黃紋綺,透過餐桌上的魚串起人與海洋的連結,藉由寓教於樂的方式轉譯大海知識,以「好好吃魚」的海洋文化革命,喚醒海島的子民們重新認識海洋;國立成功大學教授王浩文分享從114年學測國文寫作「52 赫茲鯨魚」議題,探討透過經驗與邏輯的推論,提出一個可能的解釋方向,而要瞭解真相,仍然是要透過實際與嚴謹的科學實驗,才能給予正確的答案;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致力於漁業資源復育,打造珊瑚海洋花園,積極推動海洋教育,特別推出「潛入海中,親手為大海,種下一株珊瑚!」生態旅遊行程,讓旅客們親身體驗為這片美麗的海洋盡一分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