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四.三,韓國版「二二八+白色恐怖」
東亞歷史x報導文學x轉型正義
最權威的第一手紀實出版!
?
美麗的觀光勝地濟州島,竟潛藏著韓國史上最大的傷痛?
《韓民族日報》權威記者三十年調查記錄,採訪上百人
最新、最全面深刻的濟州四三事件第一手紀實
揭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江《永不告別》背後的真實故事
?
★2023年「世宗圖書文科類」推薦圖書
★濟州四.三和平基金會第一屆四.三新聞獎得主
★韓國各大媒體《韓民族日報》、《京鄉新聞》、《首爾新聞》一致讚譽
★韓國網路書店教保文庫10分、Yes24 9.6分、阿拉丁9分好評
?
1947年至1954年的七年間,在韓國濟州島爆發的民眾抗爭和國家暴力事件,被韓國人稱為「濟州四.三」,受難民眾高達三萬多人,為韓國現代史最大的悲劇之一。直至韓國民主化後,才逐漸開啟真相調查與正名平反的工作,至今仍是韓國轉型正義的重要課題。
?
致力於挖掘四.三真相的《韓民族日報》資深記者許湖峻,過去三十年間採訪了上百名倖存受難者和遺屬,他從1947年3月1日觀德亭槍聲響起,寫到1954年9月21日漢拏山解除「禁足令」為止,全面且詳細地還原了四.三的歷史背景、起因和來龍去脈,也探討了四.三發生後的正名與平反問題,乃至四.三在韓國史和世界史上的意義。
?
本書所述的主題雖然沉重複雜,作者的筆觸卻深入淺出、優美而動人,穿插了許多扣人心弦的真實故事,是上乘的報導文學作品。透過本書,作者重新繪製了濟州島的歷史地圖,讓世界各地的讀者能夠走入濟州島「觀光勝地」背後的黑暗過去,進而將這段歷史銘記於心。
?
「願這本書能為台灣的讀者提供一個機會,使大家對四.三的真相能夠有所理解。同時希望這能成為一次契機,讓我們重新思考──為何面對過去、記憶歷史、實現正義,始終如此重要。」──許湖峻
?
本書特色
?
★本書是出身濟州、《韓民族日報》資深記者許湖峻三十多年來調查四.三真相的採訪紀錄,也是集其研究成果大成之作。
?
★1947年爆發於濟州島的四.三事件,有「韓版的二二八事件」之稱,常被拿來和台灣同年的二二八事件及後續的白色恐怖做比較,無論是關心東亞歷史或轉型正義的讀者都不可錯過。
?
★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江的小說《永不告別》描寫的就是濟州四.三事件。本書則為紀實性的報導文學,文字扣人心弦,充滿故事性,是了解這段歷史的絕佳著作。
?
★收錄台灣中文版序、濟州四.三主要遺址地圖,以及20餘幅四.三相關歷史照片,並附有作者的精闢導覽。
?
專文導讀
?
朱立熙│知韓文化協會執行長
阿 潑|文字工作者
鄭重推薦
?
崔末順│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陳佩甄│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陳俊宏│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前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
楊虔豪│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
葉虹靈│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前促轉會代理主委
(按姓氏筆劃排列)
「認識湖峻近二十年,他是我僅見的這麼用功又認真的韓國記者兼學者,而且是駐在濟州的地方記者,台灣大概沒有一個地方記者像他一樣,忙碌的採訪工作之餘,還能潛心研究取得博士學位並且寫書出書,窮盡三十多年的時間,為自己的家鄉事、家鄉鄉親蒙受的苦難,留下珍貴的紀錄。」──朱立熙(知韓文化協會執行長)
?
「這本書不僅有清楚的時代脈絡和歷史論述,還對悲劇背後的結構進行剖析,並以當代的視角探究事件發生的原因,並引領我們重新檢視真相調查、平反與補償的轉型正義思路。如果台灣讀者因為政治歷史或語言文化隔閡,對進入四.三的問題脈絡有所障礙,我相信,許湖峻跟這本書,將會給予清晰的指引,讓你不會迷途。」──阿潑(文字工作者)
?
「從玄基榮的《順伊三寸》到韓江的《永不告別》,韓國文學始終揭示濟州的悲劇與國家暴力。而《韓民族日報》記者許湖峻的這本新作,更是他長年追蹤四.三事件的結晶,詳述全過程,並集結倖存者的證言,帶領讀者直面歷史,帶來不同於文學的震撼。」──崔末順(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
「本書既書寫四三事件的殘酷與絕望,也記錄韓國社會對事件的記憶與遺忘。我們從中能看見二戰後至今政治結構的變遷,也試圖理解,屠殺之後,生活如何能夠繼續。」──葉虹靈(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前促轉會代理主委)
?
韓國讀者高度好評
?
「如果你不了解四.三,一定要閱讀這本書。」
「一段痛苦的歷史必須被記錄和銘記,以免重演。」
「這本書讓我們思考四.三是什麼。」
「濟州四.三的權威著作,內容全面,涵蓋濟州四.三事件的發展過程、受難者的故事乃至正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