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恐龍學Dinopedia:從化石發掘、系譜演化解密遠古生物

恐龍學Dinopedia:從化石發掘、系譜演化解密遠古生物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798830
G. Masukawa
陳朕疆
台灣東販
2025年4月28日
200.00  元
HK$ 180  






ISBN:9786263798830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 x 21 x 1.7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科普/百科 > 恐龍











      國際知名的恐龍怪咖 G. Masukawa與

      古生物插畫家Tukunosuke攜手打造全新的恐龍百科全書



      確實存在過,卻已滅絕的生物──恐龍

      從學者觀點闡述讓大眾陷入瘋狂的神奇魅力!




      恐龍現在更像是一種文化,而不是一種熱潮。

      在社交網路時代,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新物種的發現,都會以光速在恐龍迷之間分享。

      另一方面,許多以視覺為導向的插圖書籍已經出版,但卻很少有人關注研究過程及其演變。



      恐龍老早就已經滅絕,所以我們只能從化石確認各種恐龍的樣貌。

      化石不只是恐龍「原本的樣貌」,也是推敲恐龍生活方式的唯一方法。

      研究恐龍的古生物學家們,會使用各式各樣的研究方法,

      從製成標本的恐龍化石中,挖掘出新的知識。



      恐龍研究與許多學問領域都有交集,

      在恐龍研究的世界中,也常會接觸到許多專業用語。

      本書將這個世界中習以為常的恐龍用語,

      分成碩士篇、博士篇、番外篇等不同階段一一說明。



      將「有關恐龍的種種」以淺白易懂的敘述搭配上有趣插圖,

      在傳達知識的同時,也盡可能地跟上最新的研究。



      看完這本書,你也將變身為恐龍博士!



      ★ 劍龍

      出土了許多化石的劍龍,是劍龍類的代表物種。

      背上排列著骨板狀的大型皮骨的獨特外型,使劍龍一直都擁有高知名度。

      在復原歷史中,人們會將各種與怪獸有關的設計與靈感添加到劍龍上,

      使劍龍至今仍保持著熱門恐龍的地位。



      ★ 伶盜龍(迅猛龍)

      因為曾在電影中有主角級地位,使伶盜龍成為今日最有名的恐龍之一。

      人們常暱稱其為「raptor」,不過伶盜龍的實際樣貌與電影中的「raptor」並不怎麼像。

      其身上可以找到類似鳥類骨架中的飛羽附著點般的結構,可以確定全身覆有羽毛;

      但比鳥類的對應結構還要貧弱許多,很可能與鳥類翅膀結構相似,但功能不確定是否與現生鳥類相同。



      ◆ 翼龍

      到了晚三疊世,地球上首次出現藉由拍動翅膀飛行的脊椎動物──翼龍。

      翼龍雖然是恐龍近親,常被當成恐龍,但其實牠們屬於會飛的爬行類。

      作為飛行動物,一登場就以完成體樣貌現身的翼龍,至今我們仍不知道牠是如何演化的。



      ◆ 蛇頸龍

      偶爾有人會介紹為「海中恐龍」的蛇頸龍,是徜徉於中生代海洋的海生爬行類之一。

      容易與恐龍混淆的蛇頸龍,從侏羅紀到白堊紀,分支出了各式各樣的類群。

      蛇頸龍類有分成「長頸」蛇頸龍與「短頸」蛇頸龍,

      不過這種分類與牠們的脖子長短沒有直接關係。


     





    前言



    Introduction簡介



    恐龍是什麼樣的動物?

    恐龍的結構

    恐龍的分類

    恐龍生存的年代

    恐龍為什麼會滅絕?

    這些是恐龍嗎?

    與恐龍同年代的生物

    化石是什麼?

    恐龍化石是如何形成的?

    恐龍的研究

    恐龍的發現與挖掘

    恐龍的展示

    恐龍與文化

    恐龍的名字



    閱讀本書的方法



    Chapter 1

    碩士篇



    暴龍

    三角龍

    斑龍

    禽龍

    鴨嘴龍

    神威龍

    慈母龍

    異特龍

    劍龍

    腕龍

    恐爪龍

    伶盜龍

    原角龍

    偷蛋龍

    恐手龍

    似鳥龍

    鐮刀龍

    甲龍

    厚頭龍

    棘龍

    食肉牛龍

    南方巨獸龍

    大盜龍

    阿根廷龍

    羽毛

    始祖鳥

    翼龍

    無齒翼龍

    風神翼龍

    蛇頸龍

    雙葉鈴木龍

    魚龍

    滄龍

    合弓類

    異齒龍

    哺乳類

    三疊紀

    侏羅紀

    白堊紀

    地層

    海相沉積層

    絕對年代

    指標化石、指相化石

    菊石

    疊瓦蛤

    活化石

    腔棘魚

    生痕化石

    足跡



    糞化石

    胃石

    夾克

    化石修整

    化石清理

    複製品

    復原

    人造物

    描述

    同物異名

    全長

    體重

    化石戰爭

    專欄 第二次化石戰爭



    Chapter 2

    博士篇



    水晶宮

    恐龍文藝復興

    鳥肢類

    親緣關係分析

    功能形態學

    化石埋葬學

    產狀

    木乃伊化石

    以關節相連

    搏鬥化石

    團塊

    骨層

    化石礦床

    盤古大陸

    勞亞古陸

    莫里遜層

    特提斯海

    岡瓦納古陸

    拉臘米迪亞

    西部內陸海道

    阿帕拉契古陸

    地獄溪層

    K-Pg界線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德干玄武岩

    琥珀



    花粉

    矽化木

    骨組織學

    鈣化肌腱

    鞏膜環

    腹肋骨

    異齒性

    鋸齒

    齒列

    頭盾

    皮骨

    尾刺

    爪指骨

    併蹠骨

    同源

    尾綜骨

    含氣骨

    氣囊

    皮膚印痕

    印痕化石

    電腦斷層掃描

    顱內鑄型

    手取層群

    福井盜龍

    日本恐龍化石

    專欄 標本與復原



    Chapter 3

    番外篇



    AMNH 5027



    矮暴龍

    雷龍

    地震龍

    極巨龍

    化石獵人

    貝尼薩爾煤礦

    黃鐵礦病

    龍落群集

    百貨公司

    魚中魚

    死亡姿勢

    盜龍

    組合化石

    組裝

    機械偶

    專欄 機械偶與我

    恐龍人

    哥吉拉龍

    哥吉拉立姿

    惡魔的腳趾甲

    龍骨

    考古學

    貝塚

    阿坎巴羅恐龍塑像

    恐龍與人類的足跡

    尼斯湖水怪



    參考文獻

    索引





    前言



      明明年紀一大把了,卻熱情地談論著恐龍。有時被恐龍搞得七葷八素,卻怎麼樣也離不開恐龍——這就是我們生存的世界。



      坊間有各式各樣的工作。有些人受雇於博物館或大學,以研究恐龍為生;有些人則像筆者一樣,承攬各種機構的委託,以復原恐龍為職業,賺取生活需要的資源──雖然這種人不多。



      一般提到「恐龍」這個詞時,常會強調其娛樂性,媒體也常將恐龍與怪獸視為同義詞;但也有一些學者認真端詳著化石,日以繼夜地研究真實的恐龍。孩子們常被電視裡的恐龍吸引,看得目不轉睛;然而這些恐龍知識的背後卻有著一群傷透腦筋,痛苦得在研究室地板打滾,卻不得不認真面對恐龍的恐龍學家。



      恐龍老早就已經滅絕,所以我們只能從化石確認各種恐龍的樣貌。化石不只是恐龍「原本的樣貌」,也是推敲恐龍生活方式的唯一方法。所謂的研究恐龍,就是研究由化石描繪出恐龍樣貌的過程。



      了解恐龍研究的世界,與成為恐龍學者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不過,知道如何透過碎石般的化石描繪出恐龍的樣貌,或是得知學者們「常在與恐龍大眼瞪小眼好一陣子後,氣力放盡趴倒在桌上」,或許能為你的人生帶來一些樂趣。



      恐龍研究是「古生物學」的一個子領域。而古生物學與許多學問領域都有交集,恐龍的研究也有這個特色。在恐龍研究的世界中,常會接觸到日常生活中不曾看過、聽過的專業用語,這點也十分令人嚮往。



      本書會將這個世界中習以為常的恐龍用語,分成碩士篇、博士篇、番外篇等不同階段一一說明。



      筆者相當喜歡恐龍,也確實是因為喜歡恐龍才從事這份工作,卻不曉得為什麼自己那麼喜歡恐龍。執筆本書,也是為了試著從自己身上尋找喜歡恐龍的理由,並將其寫成文字。但這項任務失敗了,筆者最後還是不曉得為什麼自己會喜歡恐龍。不過,若是要問「喜歡恐龍的哪裡?」,那麼筆者可以肯定自己已找到了答案。



      若要完整傳達恐龍與恐龍化石的魅力,這些內容大概很難塞得進一本書中。至少對筆者而言,這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任務。本書內容明顯偏向「筆者對恐龍研究的偏好」。讀過本書後,您可能會發現本書也提到了不少恐龍以外的化石,這毫無疑問地是因為筆者也「喜歡」這些化石。如果能從本書沒能介紹到的內容中,發現您「喜歡」的部分,那就太棒了。



      執筆本書時,筆者在學生時期大肆購買的書籍、大學教科書幫了不少忙。家人、親戚在筆者1歲時,就帶筆者到博物館參觀;在看到筆者走向恐龍研究這條與眾不同的路時,他們並沒有勸阻,而是默默守望著,在此表達對他們的感謝。這條路上,筆者接觸到了許多先進,像是面帶苦惱,眼睛卻發出閃閃發光的視線看著碎石與地面的學者、學生、藝術家、博物館相關人士等,在此借用這個機會表達謝意。



      最後,也要感謝一直忍受著筆者的無理要求,為本書繪製有趣插圖的Tukunosuke老師,以及一直以來很照顧筆者,與筆者合作愉快的編輯藤本淳子小姐、松下大樹先生。若能一直合作下去的話就太棒了。


    G. Masukawa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