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動物解放:現在就行動》全球暢銷50週年最終增訂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9905992
彼得•辛格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
2025年5月01日
173.00  元
HK$ 138.4  






ISBN:9789579905992
  • 規格:平裝 / 408頁 / 14.8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人文社科 > 社會議題 > 其他議題











    本書被譽為動物權利運動的聖經,書中收錄了供給人類食用與實驗動物的真實處境。



      ★《TIMES》雜誌評選為「史上最佳100本非小說類圖書」

      ★? 自1975年出版不斷再版、此版有三分之二為全新內容

      ★? 當代哲學大師、動物解放代言人──彼得•辛格經典作品

      ★《人類大歷史》作者哈拉瑞序



      ��� 此生你一定要讀一次的書���

      讀這本書必然落淚,願你的溫柔成為受苦動物最強大的力量

      讀完這本書你將了解、正視並且關懷其他生命的痛苦



      1975年《動物解放》首次初版,至今改變了許多動物的處境。2023年辛格大幅度修訂了《動物解放》,有三分之二的內容為全新撰寫,並改名為《動物解放:現在就行動》。書中收錄了實驗動物及經濟動物最真實的今昔處境,啟發關於道德倫理、公平正義、環境保護的思考與辯證。



      除了令人心痛的動物處境以外,辛格教授也提出合理並且可行的解決方法:

      避免消費動物製品,並且鼓勵他人也這麼做。

      這個意義並不在於讓自己不沾染罪惡,而是為了減少對剝削動物的經濟支持。



      ?為什麼我們要解放動物?

      在這個各種族群都高呼「權利」的時代,「動物權利」是最被忽略的,因為動物不會說話。如果牠們不能說話,看著這一切痛苦發生的我們,能否為動物發聲?



      ?動物與我們一樣有知覺、會痛會難過

      人類可以感受到其他生命是否正在受苦,但許多時候我們不願意想起會讓我們難受的事實。但既然動物和我們一樣有各種感受,牠們的利益難道不應該被平等考量嗎?



      ?這本書為了不會說話的動物發聲,希望你能聽見

      自1975 年首次出版以來,辛格教授已喚醒數百萬人正視「物種歧視」的存在,引發了全球性的動物權運動。辛格教授在書中揭露實驗室及「工廠化農場」如何殘忍利用動物,讓人們看清一直以來被隱藏在暗處的真相。



      ?五十週年最終增訂、兼具完整論述與最新趨勢

      本書經過數次改版,這次的最終增訂版包含最完整的論點和當代最新實例,涵蓋了人類對動物產品需求激增而導致的工廠化養殖大幅擴張、肉類消費對氣候與環境造成的傷害、工廠化農場傳播比新冠肺炎更嚴重的新型病毒的風險、當前的動物實驗現狀...等。而在另一方面,辛格也提出近五十年來的動保運動進展,以激勵我們繼續向前。



      ?以務實態度改變現狀的行動指南

      本書除了揭露現存問題,也從哲學、道德倫理、具體行動方式等各種層面,提出了可實踐的替代方案,是追求良知、道德、公平正義的人們,絕對必讀的跨世紀經典。



    專家推薦



      珍•古德(Jane Goodall)

      著名的靈長類動物學家珍•古德表示:「我在1970年代閱讀《動物解放》後成為了素食者。如果我早些讀到這本修訂版的《動物解放現在》,我會更早成為純素食者。」



      J.M.柯慈(J.M. Coetzee)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柯慈稱讚道:「《動物解放》初版是動保運動不可或缺的基礎文本。而在這本全新且完全重寫的《動物解放:現在就行動》中,不僅揭露了當今工廠化養殖場和實驗室中令人不寒而慄的真相調查,還以辛格誠實且具哲學深度的特質,引導我們穿越現代動物權利辯論的複雜性」。



      英格麗•紐柯克(Ingrid Newkirk)

      善待動物組織(PETA)創始人兼總裁英格麗•紐柯克表示:「《動物解放:現在就行動》是一部真正具有革命性的文本,值得閱讀、珍藏並傳遞下去。彼得•辛格的《動物解放》在1975年首次出版時有如一顆哲學炸彈,它永遠改變了我們對待動物方式的討論;而這本新書將會更加豐富和深化這些討論。」



    各界推薦



      葉力森,臺大臨床動物醫學研究所兼任?授-

      「二十一世紀,世間的衝突、紛爭,與恃強凌弱,竟日益加劇。讓人不禁反思:那份對他人的尊重、憐憫與寬厚,是否仍在塵世中留有位置?或許,重拾「人性」,我們該學著從平等對待動物,開始做起…………」



      陳玉敏,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

      「三十年前,我擔任這本書的編輯。而後,這本書編輯了我的人生。關心動物處境者必讀。」



      黃宗慧,臺大外文系教授-

      「閱讀一本揭露動物受剝削景況、衝擊多數人飲食乃至消費選擇的書,似乎極可能不會讓人產生愉悅的感受。因為若說人有「趨樂避苦」的天性,避苦的一大關鍵,甚至就是「避免面對動物受苦這個太麻煩的問題」(頁293)。但彼得˙辛格的《動物解放:現在就行動》可貴之處,正在於直面這個無數思想家都想逃開的難題,讓思辨燒腦的倫理問題、看見為動物更好的生活而行動的契機,成為另一種愉悅的泉源:儘管把人類對動物產品的依賴與牠們因此承受的痛苦放在天秤兩端,天秤無疑將傾向前者,但每位讀者的手上,都握有關鍵的砝碼,足以讓嚴重失衡的狀況,開始改變。 」



      大支,提倡生命平權的臺灣饒舌音樂人-

      「這世界或許是弱肉強食、物競天擇,但人類在食物鏈的最頂端,我們可以有選擇!」


     





    各界推薦

    出版者序

    序言

    二○二三版作者序

    第一章 一切動物均為平等

    第二章 研究的工具

    第三章 走進工廠化農場裡

    第四章 沒有物種歧視的生活

    第五章 人類的主宰

    第六章 今日的物種歧視

    校訂者後記

    註釋



    ?





    推薦序



      二次大戰期間,奧斯威辛集中營指揮官魯道夫·霍斯,居住於集中營旁的花園豪宅中。一牆之隔的集中營裡,不時傳來槍聲、哭喊尖叫、焚燒屍體的煙霧與惡臭,卻絲毫不妨礙霍斯全家人在此擁有夢想中的生活。孩子如常在游泳池裡嬉鬧玩耍,夫妻閒聊著家中瑣事,彷彿牆外大屠殺的殘暴都與己無涉。這是2023年的電影《夢想集中營》(The Zone of Interest)最靜默卻震懾人心的殘酷對比。



      時至今日,人權與民主自由已成普世價值,我們不再容許類似的殘暴在眼前發生。但同樣的劇情在替換主角後,卻以更為大規模、合法化的形式加倍上演。無數與人類同樣具有靈性的生命,每天在身體的劇痛、精神的折磨、親情被剝奪中承受痛苦;另一端卻是加害者為了追求生活小確幸而全然漠視真相的日常消費。精緻的動物商品裡,包裝的是被隱形化的暴力場景與受害者。



      我們或許會問,今日的動物福利觀念如此普及,不是早有動保法、飼養指南、運輸、人道屠宰、動物實驗等相關規範了嗎?在層層法律限制下,必然已經將動物的痛苦降至最低;我們對動物的使用,只能說是雖不滿意但尚可接受的必要之惡吧!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當代更嚴酷的動物剝削真相



      彼得·辛格教授1975年出版了《動物解放》,揭發當時實驗室與工廠化農場中動物的真實處境,震驚世界,也對全球動保運動產生重大影響。而在該書出版近50年後,辛格再次以新作《動物解放在今天》直指因人口增加及貧窮國家減少,動物產品的消費與工廠化飼養正在大幅擴張,造成全球受虐動物的數量史無前例地攀升。然而,動物承受的殘酷暴行卻被刻意遮蔽封鎖在飼養場內;消費與產品兩端的遙遠距離,讓餐桌上的我們渾然不知眼前潔淨食物的來源過程充滿血腥和殘忍,甚或腦中還想像著動物生前是來自於擁有田園美景的傳統農場。



      提出具體證據戳破消費者對動物商品的美好想像之外,辛格也以哲學論述來辯證:人類使用動物的正當性乃是基於「物種主義」的意識形態,而物種主義的邏輯謬誤與「種族主義」並無二致。辛格認為,只要動物能夠感知痛苦,牠們的利益和痛苦就應該被給予平等考量,正如我們對待思考能力不健全的人類仍會給予平等考量一樣;若我們未給予這兩種對象平等的利益考量,就表示這樣的差異僅是基於「物種」的不同——而這就等同於僅僅基於種族或性別差異就剝奪平等權利的「種族主義」和「性別主義」。這類歧視性的意識形態會允許人類在「我們」與「其他種族�性別�物種」之間劃出界線;而對於界線以外的群體,殘暴可以被默許和寬容到極其荒謬的程度。



      除了著眼於動物所受痛苦,辛格也在書中闡明工廠化農場與動物產品如何對全球暖化和災難性氣候變遷產生重大影響,例如肉類和乳製品行業造成的溫室氣體相當於所有運輸工具帶來的排放量,以及浪費大量土地及砍伐森林只為了畜牧和種植餵食動物的農作物,因而排擠了土地的「碳機會成本」。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 2022年發布的報告中明確指出,「高植物蛋白、低肉類和乳製品的飲食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有關」;而其他研究也顯示,如果不減少全球肉類消費,我們將無法讓全球暖化維持在2°C的危險水平以下。所有的證據都在告訴我們:停止工廠化農場不只是為了動物,更是為了人類自身的生存與地球的永續。



      今日的挑戰:最後一哩路的正面對決



      在本書中,辛格從今日動物的實際處境、動物倫理的哲學論述、動物產品對整個地球和人類自身的影響等不同層面,剖析動物解放在今日的意義。而即使業者極度保密,倡議人士仍然成功揭露了許多動物工廠內部的真實狀況,藉由這些被釋出的影片,讀者也可以與本書內容相互印證。



      2025年的此時,人類的動保意識已大幅提升;而在生活條件改善與科技進步下,各類動物產品也都已有多樣化的替代物。不論就精神面的人性關懷,或是物質面的生存所需,現在的我們都有充分且必要的理由減少使用各種動物產品。但唯有您願意與真相正面對決,直視此刻全世界正在持續發生的殘酷虐待和大規模屠殺與自己每天習以為常的生活息息相關,才有可能採取行動,扭轉人類與動物無法切割的共同命運。



      是否向最後一哩路邁進的關鍵決定,正在閱讀本文的您的手上。



    作者序



      《動物解放》在一九七五年首次出版,很快地在新興且快速發展的動物權運動領域被視為聖經。動保人士在暗訪拍攝、揭露殘忍動物實驗影像,拯救實驗室裡的動物時,開始在現場留下這本書,宣示他們行動背後的倫理基礎。這本書的優點是,它既包含了倫理的論證,也如實地呈現實驗室與工廠化農場中的動物實況;書裡的這些描述,通常是根據實驗人員自己撰寫的出版物,或是研究人員針對如何最有效率地生產肉類、雞蛋和乳製品所進行的調查報告。本書的出版,激發了現代動物保護運動的發展,要求改善書中所描述的實驗室和工廠化農場動物飼養狀況的輿論壓力,也愈來愈大。



      儘管《動物解放》首版問世後從未絕版,而且這本書所依據的核心倫理論證,經過四十多年的質疑、挑戰之後仍然屹立不搖,但其他的方面已經發生了許多變化:



      • 在一九七五年,動物權運動尚未出現,反殘酷組織主要關注的是狗和貓。但現在,那些致力於減少工廠化農場動物跟實驗動物所受痛苦的組織,已經獲得了千百萬人的支持。



      • 在美國的一些州,這類組織利用公民發起的公投,立法禁止將飼養的動物關在太窄小而無法伸展四肢、轉身或稍稍移動腳步的籠子或畜欄裡;但這些極端的囚禁方式,在那些生產最多豬隻、擁有最多蛋雞的州卻仍然居於主流。



      • 在歐洲,各國議會和整個歐盟的議會,則實施了更為全面的變革。



      • 致力於動物正義的政黨在歐洲的各國議會、歐盟議會和澳洲的各個州議會中贏得了席位。



      • 歐盟的基本條約承認動物不僅僅是財產,賦予牠們作為有感知的生命個體的法律地位。



      • 媒體不再嘲笑動物權的倡議行動者,而且多數時候媒體會認真看待他們。



      • 在一九七五年,沒有人知道「純素主義」(vegan)這個用詞的意思,但現在這個詞已經廣泛出現在餐廳的菜單和超市的標籤上。



      但是,並非各國都有這樣的進展。中國隨著經濟日漸繁榮,動物生產業也大幅擴張。中國現在是全世界最大的豬隻生產國,同時也生產非常大量的雞鴨。而中國大幅擴張的動物生產業,在許多方面都完全沒有國家制訂的任何動物福利法律來規範,且目前並未出現任何放緩擴張速度的跡象。在我寫這篇序言時,高達二十六層樓、每層樓達四十萬平方公尺(即超過十二萬坪)的巨型摩天大樓「農場」正在興建中。完工之後,裡面將飼養數百萬隻豬。



      自一九七五年以來,為了爭取動物解放而做的努力已經獲得了一些進展,但我們仍然無法防止大規模的殘酷暴行。正如我們即將在本書第三章中看到的,二○二○年,美國有一百萬隻豬被鎖在豬舍中,業者持續增加豬舍的溫度和濕度,直到這些豬全數中暑而死,這大量的死亡著實駭人,但卻只是動物所承受的眾多痛苦的例子之一罷了。為了生產人類的食物,每年有八百三十億隻哺乳動物和禽類被飼養和屠殺,牠們絕大部分都是一輩子被囚禁在擁擠的畜舍裡,從來沒有機會出去。為了這些動物,也為了未來數十年內更多承受痛苦和死亡的動物(除非突然發生什麼劇烈的改變),我撰寫了這本《動物解放:現在就行動》,更新《動物解放》原書中的論證,並將其應用到二十一世紀普遍存在的情況。



      與《動物解放》首次出版時相比,我們現在對動物的意識、心理和身體需求已有更多認識。從猩猩到章魚,我們已經開始了解與我們共享同一個地球的其他動物,認識牠們令人驚嘆的生命。嚴謹的科學研究已經證實,感受疼痛的能力並非哺乳動物和鳥類所獨有,魚類和至少有一部分的無脊椎動物(不只是章魚,還包括龍蝦和螃蟹)也都擁有。這些新知識提高了我們必須將關注範圍加以擴展的急迫性,因為我們飼養和宰殺的魚類和其他水生動物的數量,甚至比哺乳動物和禽類更多。



      同時,我們知道,人類的溫室氣體排放正在改變地球的氣候,帶來前所未有的熱浪、森林大火和洪水,並使所有生命(包括我們自己在內)都陷入危險之中。肉類和乳製品行業是促成這種災難性變化發生的原因之一,這些行業帶來的影響相當於所有運輸工具的溫室氣體排放,因此這也是動物權倡議者長期以來敦促我們改變飲食習慣的有力論點。終結工廠化飼養方式還會帶來其他的環境效益,淨化被污染的河流,讓許多農村人口呼吸的空氣獲得改善,並大幅減少因心臟病和消化系統癌症所造成的死亡。



      《動物解放:現在就行動》讓我們看到,儘管動物保護運動已經獲得更多的重視,但我們仍然持續以不可思議的規模在虐待動物。這本書為我們與動物之間的關係提倡一種新的道德準則,而它的前提是:動物是有感知能力的生命,牠們有自己的生活,而且並沒有做過任何事情致使牠們應該承受我們帶來的痛苦。藉由這本書,我希望呼籲讀者加入這個行列,一起徹底改變我們對待動物的方式。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