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他們的初心:台灣五位民選總統首任就職演說敘事批評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4166164
胡幼偉
崧燁文化
2025年5月21日
117.00  元
HK$ 105.3  






ISBN:9786264166164
  • 規格:平裝 / 226頁 / 14.8 x 21 x 1.1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人文社科 > 政治 > 政治評論 >











    以敘事批評剖析台灣民選總統

    從語言中尋找政治信念的原點



      ▎以敘事批評剖析總統就職演說

      《他們的初心》是胡幼偉教授以敘事批評(narrative criticism)方法,系統分析台灣自1996年以來五位民選總統首任就職演說的一本專書。作者以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及賴清德的首次就職演說為研究對象,藉由細緻拆解其演說內容,檢視每位總統如何透過敘事傳達初心、政見與時代定位。本書以國際上通行的敘事批評架構為基礎,從敘事內在一致性、真實感與道德訴求三大指標出發,提供一套具高度說服力的分析框架,幫助讀者理解演說背後的深層政治意涵。



      ▎聚焦首次就職演說,探尋原初理想

      不同於一般僅將歷屆總統言論並陳比較的做法,作者選擇只聚焦在五位總統的「首任」就職演說,旨在剖析他們初登大位、民意新授權時所展現的原始初心與理想藍圖。這種安排排除了連任後政策延續或妥協的干擾,讓讀者得以更清楚看見各位領導人面對國家未來藍圖時最真誠的敘事與意圖,並透過初登大位時的言辭,推敲影響台灣政局變化的深層動力。



      ▎縝密結合理論與時局脈絡

      本書的另一特色,是每篇演說分析前都詳盡交代總統發表演說時的內外政治情境,包括國內選舉態勢、兩岸局勢變化與國際關係背景。這種細緻鋪陳,讓讀者在理解演說文本時,不僅停留在語詞表面,而能掌握其背後的動機與策略安排。此外,作者運用國際間成熟的敘事理論標準,將學術規範與具體時局案例有效結合,使本書兼具理論深度與歷史現場感。



      ▎從演說觀察台灣民主轉折

      《他們的初心》不只是演說文本的分析,更是一部從總統就職演說出發,觀察台灣近三十年民主發展轉折的政治敘事史。李登輝的民主開創、陳水扁的政黨輪替、馬英九的兩岸和解、蔡英文的主體性堅持,到賴清德面對的新局挑戰,每位總統演說中的初心與價值選擇都影響了台灣社會的政治路徑與兩岸互動模式。本書將幫助讀者從言語中看見歷史演變的深層脈絡。



    本書特色



      本書以敘事批評的方法,深入分析台灣自1996年以來五位民選總統各自在首任就職演說中展現的初心與政治理想,探討其敘事內容的內在一致性、真實感及道德訴求。透過學術且系統性的語藝分析,不僅呈現每位總統演說的特質與敘事策略,也試圖從就職演說這一關鍵時刻,勾勒出台灣民主政治發展的脈絡與轉變,兼具理論性與時代意義。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以敘事批評分析總統就職演說

    第三章 李登輝總統就職演說(1996年5月20日)

    第四章 陳水扁總統就職演說(2000年5月20日)

    第五章 馬英九總統就職演說(2008年5月20日)

    第六章 蔡英文總統就職演說(2016年5月20日)

    第七章 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2024年5月20日)

    第八章 結論

    參考資料

    附錄一:李登輝總統就職演說全文(1996年5月20日)

    附錄二:陳水扁總統就職演說全文(2000年5月20日)

    附錄三:馬英九總統就職演說全文(2008年5月20日)

    附錄四:蔡英文總統就職演說全文(2016年5月20日)

    附錄五: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全文(2024年5月20日)



    ?





    自序



      想寫這本學術專書,已經起心動念了好長一段時間,賴清德總統在2024年即將發表總統就職演說前,台灣島內及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及大陸對演說內容的高度關切,終於促成了動筆的決心。



      大概很少人會反對,自1996年台灣開始總統直接民選以來,每當中華民國出現一位新總統,這位新的國家領導人要把台灣帶往何方,是值得密切注意的大事。將近30年來,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再到馬英九、蔡英文乃至賴清德,台灣已經出現了五位民選總統。他們當選總統後,都曾經在就職演說中,以特定的敘事風格,講述了理想中的台灣新故事。故事中的內容與角色是否具有內在一致性,敘事的真實感如何,敘事中是否有道德或情感訴求,都關係到他們的就職演說是否具有說服力。如果說服力不足,他們的領導統御,可能從就職第一天開始,就會受到質疑,為之後四年的台灣,蒙上一層不確定的陰影。



      因此,分析台灣到目前為止,五位民選總統在上台第一天發表的重要演說,不但是從學術角度檢視他們的傳播能力,也是想藉由了解這五位總統在剛登大位時的初心展現,獲得另一種線索,以理解台灣為何會走到今天,總統所思所言而造成的歷史因素。



      當然,要分析總統就職演說內容,必須要有符合學術規格的分析工具。工具的種類不只一種,本書採用敘事批評(narrative criticism)做為分析架構,主要是因為這種語藝分析方法已廣泛應用於評斷國家領袖演說內容的說服力,因此也是國際學術界在這類研究主題上,已獲普遍認同的研究方法。不過,這並不表示其他語藝分析方法不適用於本書研究主題;只因本書的寫作目的,不包括對於不同方法的比較,因此決定只專注於一種研究方法的應用。



      另外,要說明的是,本書只分析台灣五位民選總統的首任就職演說內容;連任時的就職演說文本,不納入分析範圍中。之所以如此安排,一方面是為了維持分析範疇的一致性。五位民選總統中,李登輝總統於1996 年成為台灣首位民選總統前,已由國民大會選出,擔任過一屆總統,因此,依憲法規定,不能於2000年再競選連任。賴清德則是在本書寫作時,剛當選總統。因此,若將陳水扁、馬英九及蔡英文的次任總統就職演說內容納入分析範圍,會造成對五位總統演說內容分析基礎的不一致。



      其次,如本書書名揭示的,作者感興趣的,是這五位民選總統在剛承受民眾付託時,對台灣未來的初心規劃。只有在他們首次成為民選總統後發表的就職演說中,才能聽到他們原始的宏圖大志,也才能聽到他們對舊時代的批評,以及對新時代的想望,從那些批評與展望的敘事中,我們會獲得線索,了解台灣在各方面的轉變軌跡與轉變的原因。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