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本神學論述的書,而是面對我們共同遇到的問題,包括但不止於:(1)教會現況的突破與增長;(2)21 世紀宣教的典範轉移;(3)興起年青人承接末世宣教的大使命;祈以拋磚引玉的方式提出建言與方法,讓教會再復興!
看到神最忠心的僕人、背負大使命的基督徒——也就是在教會裡的牧者們——無論怎麼樣地努力不懈和犧牲奉獻,甚至願意付上更多的代價,頂多也只有5%的人願意進教會,而且數字比例還在下降中。本書作者百思不得其解,心想為什麼這麼好的福音會被「傳」成這樣呢?
在靜力默想時,來自超自然的意念——「典範轉移」和「新酒必須裝在新皮袋裡」的領受。「神學典範轉移」的概念,以及「如何透過典範轉移突破傳統神學框架,鼓勵地方堂會將傳福音的平台從牆內走到牆外的職場」,讓教會再復興、對社會產生影響力,就是本書要分享的重點。
普世教會的發展陷入前所未有的三大困境如下:
一、教會不知如何有效影響社會,甚至越來越被社會影響
二、教會不知如何吸引不進入教會的年輕人,並留住教會的年輕人
三、教會不知如何有效地向未得之民傳福音
真理是不會變的,但闡述真理的神學思維需要與時俱進!幾百年前的神學已經不合時宜,當今教會的傳福音困境,是神學思維中「聖與俗二分」引起的,所以真正需要的是神學的典範轉移,因為,「新酒要裝在新皮袋裡」。
在生活中,沒有聖與俗的的分別,一切都是聖的。因為神造一切都好,神看一切都好。我們應該有一個整合的生活,不論身在何處都可以活出雙職事奉的人生,將內心的信仰活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並以此事奉神。
在以往的信仰體系中最被誤解的地方,可能就是對於「工作的教導」。牆內專注堂會的思維認為工作是一個爭權奪利的地方,是世俗的,不是神所喜悅的,但信徒每天將最多且最好的時間花在工作上;神不關心我們的工作嗎? 牆內神學思維缺乏的教導就是如何將信仰實踐在日常生活的工作中、家庭中,以及社會中,以榮耀神。
職場宣教,不只是將信仰帶進工作環境,更是在實際生活中磨練我們的屬靈生命,並使之成長。比起在教會中,職場是一個信仰假裝不了的地方,因為挑戰與試探無所不在,能否將信仰真實體現在每個選擇和行動中,便成為每個信徒最真實的檢驗。當我們在壓力中選擇信靠神、在困難中選擇忍耐、在成就中歸榮耀給神時,我們不僅僅是在做一份工作,而是用生命活出基督的樣式!
職場也是神給我們的一片禾場,很多同事可能從未聽過福音,甚至對信仰充滿誤解,但是當他們看到,我們在面對失敗時仍然帶著盼望,在面對衝突時選擇饒恕和包容,便會不自覺地好奇「我們內心的力量從何而來?」這樣的好奇心,便是一個將福音自然傳遞給身旁他人的契機。
宣教並不一定都是公開的傳講,透過我們的態度讓基督的愛流露,同樣能使人感受到信仰的真實與美好。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的屬靈生命也會扎根更深,因為過程中我們學會將工作交託給神、把壓力化為禱告、把挑戰視為與神同行的機會。這時候,我們的職場也不再只是賺取生活所需的場所,而是我們回應神、見證神、也與神同行的「聖地」。
在職場上,我們面對各種挑戰時,若能以愛的原則引導行動,便能突破牆內牆外的限制。這意味著在工作中不僅要遵循公司的規範和流程,更要把信仰的實踐融入到對同事的關懷和卓越工作,以榮耀神。
當我們站在從亙古到永恆的這條歷史時間軸上,無論站在哪一年或哪一個時代點上,若往後看,時至今日我們才明白一些過去歷世歷代、許多基督徒都無法懂得的真理;而往前看,永遠站在時代尖端帶領人類朝向永恆的主基督耶穌面前,我們永遠是落伍且認識有限的,因為還有太多的不明白。但感謝主,只要我們在信仰的真理上,抱持心意更新而變化的態度,就會幫助我們跟上時代,甚至超越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