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是愛欲利己的理由,
還是開創潛能的動力?
《逃避自由》續篇,佛洛姆人本倫理學經典
歸納現代人五種性格原型,認識自己
還是開創潛能的動力?
《逃避自由》續篇,佛洛姆人本倫理學經典
歸納現代人五種性格原型,認識自己
人只要活著就必須擁有創造性,發揮潛能。
不為別的,而是為了自己。
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為了成為一個人。
本書可視為《逃避自由》的續篇,為現代人孤獨不安的心理困境提出積極正向的解決之道,將觸角伸展至人生面的整體觀照,是理解佛洛姆思想的重要書單之一。
承繼《逃避自由》的論述:現代人缺乏心理資源來應對個體化和社會化之後的孤單不安狀態,因此寧願放棄自由,將決定權奉還給各種權威。佛洛姆強調個人的幸福快樂不假外求,必須落實到自己本然的性格與潛能,並發揮創造力,如此才能體現真正的自我。同時,以健康人性為基礎所衍生的道德倫理和價值判斷,必然能夠引導全人類走向良善的面向,開創利己利人的社會文明。
本書也是「性格學」方面的重要著作。佛洛姆歸納出五種現代人的性格原型,包括「接受型取向」、「剝削型取向」、「囤積型取向」、「市場型取向」與「創造性取向」,前四者都是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被現代社會不良影響而塑造出來的負面性格,唯有最後一種「創造性取向」,是健康人生不可或缺的特質。
佛洛姆重申「人本倫理」的價值,闡明社會倫理的規範應以人性為基礎來發展,他將倫理議題重新融入心理學的探究,說明人本主義倫理學的價值即在證明每個人都擁有幸福的權利,以及愛人的能力。書中認識自我,努力做自己,為自己而活的論點,為茫然失序的現代人找到了成就美好人生的明確方向。
專文導讀
周偉航(哲學博士)
好評推薦
葉啟政(前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
萬毓澤(中山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南方朔(社會觀察家)
湯舒雯(作家)
迷人的價值,含意深遠! ——《星期六評論》(Saturday Review)
激勵人心且思想豐富……佛洛姆的學說在哲學和心理學領域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就連普通的門外漢也能從中獲益!——《倫理學期刊》(Ethics)
佛洛姆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有獨創性且大無畏的思想家。——《紐約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