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細細品讀〈公輸〉,我們便會發現,墨子絕對不是那種天真爛漫、用愛發電、無腦空談理想的和平主義者;相反地,墨子是一個充滿智慧與理性的思想家與謀略家,有著嚴謹的戰略思維,而不是動不動就要跟你輸贏的無腦暴力分子。他會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希望透過談判與外交的手段來達成目的,墨子完美認知到近代最著名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Karl Von Clausewitz)的終極理念——「戰爭僅是政治伴以另一個手段的延伸」。也就是說,只要在戰爭前以政治手段解決政治問題,就不會讓政治問題延展出戰爭事件。
也就是說,墨子除了有思想與論辯上的軟實力,還有實際守城機械工程知識與實踐的硬實力——是以《墨子》一書最後幾篇〈備高臨〉、〈備梯〉、〈備水〉、〈備突〉、〈備守〉都是墨子守城器械與戰術的實務手冊,從中可以理解到上古時代的器械智慧。從這樣的篇章結構來看,可以了解到:墨子不同於儒者的和平理想,其和平是建基於軍事實力之上——我反對戰爭,但強大的軍備能力,才是和平最大的資源;其「非攻」的主張並非空口白話,他有十足的武裝力量去支持他的言說;這也值得當今世界去反思國聯(League of Nations)為何解散?聯合國(UN)又為何在國際上缺少對於強權國家的制裁力?
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到,墨子沒有國族意識,哪國被攻打我就守護哪國,戰爭在哪裡,我就在哪裡,因為在愛之中是沒有分別的!因為We are the world!從〈兼愛篇〉中可以了解到,墨子認為愛不該有所分別:宋國人同楚國人一樣需要被愛與守護,沒有誰的命比較值得。但無等差的愛並非是說我愛別人的情人像愛我的情人一樣(不可以色色!)兼愛的意思是:所有人應該都被平等地對待、資源應該不論貴賤,公平地分配給所有人。
對墨子來說,世界是一體的,墨者必然在高喊We are family中將每個生命的個體都視為同等重要而有價值的——是以當A因征戰而獲利、B因剝削而貧困,就世界整體來說,利益如同質量守恆般,並沒有改變什麼,只是資源從A流動到B而已,整個世界並不會更美好,而且還會在戰爭中產生損耗。是以國與國之間的攻伐、人與人之間的鬥爭都是沒有意義的!而且戰爭更是造成貧困與痛苦的根源,假如我們真心愛這個世界、有著不忍心看別人受苦的人道主義精神,就不會有人承認任何一場戰爭是具有正當性的!這就是兼愛、這就是世界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