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墨子:兼愛、非攻,戰國時代的和平守護者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536322
墨子,東籬子
好優文化
2025年6月05日
140.00  元
HK$ 119  






ISBN:9786267536322
  • 叢書系列:風華
  • 規格:平裝 / 440頁 / 17 x 23 x 2.2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風華


  • 人文社科 > 哲學 > 中國/東方哲學 >











      兼愛與非攻,戰國時代的和平守護者



      ▲庶民力量:非營利組織的庶民守護者

      ▲反戰特工:以守為攻的和平主義者

      ▲做工的人:以守城器械結合戰術的硬實力

      ▲愛的宣言:在愛之中宣揚平等與正義

      ▲墨式論證:投射言語與邏輯的理性之光



      《墨子》是戰國時期思想家墨子及其弟子言論的總集,全書分為思想、辯論、科學與軍事技術等多個面向,內容涵蓋兼愛、非攻、尚賢、節用、天志、邏輯推理與城防技術等。



      墨翟擁有一群信仰墨家思想的追隨者,稱之為「墨者」,形成類似於非營利組織(NPO)的群體;但他們又具有十足的草根色彩,大概可以說類似於今日的幫派組織,有著不同的派系,每個派系又有一領導者稱為「鉅子」,可以發動號令——頗有「鉅子令出,誰敢不從」的霸氣——也在春秋戰國時期,成為守護者們。



      專文導讀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副教授 曾暐傑

    ?


     





    導讀|讓庶民再次偉大——不公義的時代,正是時候讀墨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副教授 曾暐傑

    第一章 親士

    ——用賢親士,才能成就霸業,治理好國家 /



    第二章 修身

    ——品行是為人治國的根本,君子必須以品德修養為重 /



    第三章 所染

    ——影響的好壞關係著事業的成敗、國家的興亡 /



    第四章 法儀

    ——天下人做所有的事情都有必須遵循的法則 /



    第五章 七患

    ——倉之備粟、庫之備兵、城之備全、心之備慮乃國之必「備」 /



    第六章 辭過

    ——只有節制各自的欲望,才能使國家因「節儉」而昌盛 /



    第七章 三辯

    ——追求音樂越繁複,治理天下的功績就越少 /



    第八章 尚賢 (上)

    ——尚賢乃為政之本,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 /



    第九章 尚賢 (中)

    ——明小物而不明大物,社稷長存需尚賢 /



    第十章 尚賢 (下)

    ——崇尚賢能是百姓的利益所在,也是政務的根本 /



    第十一章 尚同 (上)

    ——遵循上天的意志,不可獨斷專行,才能治理好天下 /



    第十二章 尚同 (中)

    ——「富其國家,眾其人民,治其刑政,定其社稷」的根本 /

    ?

    第十三章 尚同 (下)

    ——治國之道的關鍵是統一百姓的是非觀念 /



    第十四章 兼愛 (上)

    ——愛人如己,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



    第十五章 兼愛 (中)

    ——對症下藥,只有「兼相愛,交相利」,社會才能安定 /



    第十六章 兼愛 (下)

    ——古代賢王的治國之道,廣大百姓的最大利益 /



    第十七章 非攻 (上)

    ——強權者不可打著「正義」的旗號四處掠奪 /



    第十八章 非攻 (中)

    ——勞民傷財的戰爭只能取得一時的勝利,最終會自食惡果 /



    第十九章 非攻 (下)

    ——攻戰是弊極大、利極小之事,必須加以非難 /



    第二十章 節用 (上)

    ——聖明的君王治理天下,不追求華美而只在乎實用 /



    第二十一章 節用 (中)

    ——要稱霸天下就要盡力地做愛民利民的事情 /



    第二十二章 天志 (上)

    ——順從天意的,就是仁義政治;違反天意的,就是暴力政治 /



    第二十三章 天志 (中)

    ——追求法律的公正和平等,行義便會符合天志 /



    第二十四章 天志 (下)

    ——天的意志是判斷人世間一切行為的準則 /



    第二十五章 非樂 (上)

    ——凡事應該利國利民,樂之為物,而不可不禁而止 /



    第二十六章 非命 (上)

    ——我命由我不由天,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創造 /



    第二十七章 非命 (中)

    ——人定勝天,事在人為,與天鬥,其樂無窮 /



    第二十八章 非命 (下)

    ——執有命是天下之大害,努力奮鬥掌握自己的命運 /



    第二十九章 非儒 (下)

    ——滿口仁義道德,不如日行一善 /



    第三十章 大取

    ——兼愛天下,盡利蒼生 /



    第三十一章 小取

    ——明是非、審治亂、明同異、察名實、處利害、決嫌疑 /



    第三十二章 貴義

    ——萬事莫貴於義 /



    第三十三章 公輸

    ——不尚空談,不辭辛苦,維護正義 /



    第三十四章 備高臨

    ——城池防守戰術之一,破解居高臨下攻城法 /



    第三十五章 備梯

    ——城池防守戰術之一,破解雲梯攻城法 /



    第三十六章 備水

    ——城池防守戰術之一,破解以水攻城法 /



    第三十七章 備突

    ——城池防守戰術之一,破解從城牆突入攻城法 /



    第三十八章 雜守

    ——打好防禦戰,立足於不敗之地 /







    ?









    讓庶民再次偉大——不公義的時代,正是時候讀墨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副教授 曾暐傑




      墨子或許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最暖、最有愛、最爺們的守護者——守護庶民、守護國家、守護環境、守護世界,也正因為其如此之兼愛理想、反戰思維、世界主義、節能省碳的核心價值,使得墨翟擁有一群信仰墨家思想的追隨者,稱之為「墨者」,形成一個類似於非政府組織(NGO)的群體;但他們又具有十足的草根性色彩,大概可以說類似於今日的黑幫組織,有著不同的派系,每個派系又有一領導者稱為「鉅子」,可以發動號令——頗有「鉅子令出,誰敢不從」的霸氣——也在春秋戰國時期,成為弱者的守護者們。



      庶民力量:不公義時代的守護者與守護者們



      正因為墨子及其小夥伴如此無私奉獻的精神與超強庶民守護者的形象,使得墨學與儒學在先秦時期成為兩大思想系統。此正如《韓非子》所說:「世之顯學,儒墨也。」而墨子的核心學說「十論」看似龐雜,事實上都是「兼愛」在不同面向之中的思索,思索如何在不公義的世代為庶民創造真正的公平正義、思索如何讓庶民再次偉大——(1)在政治中追求公平正義:〈非攻〉、〈尚賢〉、〈尚同〉;(2)在經濟中實踐公平正義:〈節用〉、〈節葬〉、〈非樂〉;(3)在信念中支持公平正義:〈天志〉、〈明鬼〉、〈非命〉。



      這樣的精神,就連最討厭墨子,直斥「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的孟子,也不得不提到「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的義舉——墨子為了兼愛反戰的理想,四處奔波,頭頂都被曬傷曬禿了、腳都磨破出血了。不過對孟子而言,墨老大這樣的行為,相較於儒家的等差之愛,簡直是愛的基本教義派;儒者通常認為,愛得太過激進容易成為愛的恐怖份子,是以極力在社群中黑特他。



      雖然對孟子以及大多數的人來說,墨子愛無赦與戰爭歸零的理念太過理想化或者說是一種沒有實際根基的空想,但試問在那個沒有New Balance減震吸壓跑鞋、沒有New Era的Gore-tex防水探險帽、沒有ONE BOY衝鋒衣的年代,墨子願意願意在十天內徒步急行軍近一千公里去阻止戰爭發生,讓自己的身體承受極大的痛苦去換取和平,如果我們連他的百分之一都做不到,有什麼資格批評墨翟、又有什麼資格去酸墨家理想嘴砲、用愛發電呢?如果今日墨子還在,他肯定是第一時間擋在普丁和烏克蘭之間的反戰實踐者,而不只是鍵盤戰士!



      反戰特工:以守為攻的墨家兼愛實踐



      而且從庶民的角度來看,墨子絕對不是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者,今日我們總說一個人守舊迂腐、不求創新是「墨守成規」,然而這應是後代儒家意識型態汙名化墨家所形成的語彙,「墨守」在先秦時代原是一種尊崇與理想,也意味著一種捍衛和平的絕對武力——以守為攻的絕對防禦。《戰國策》就曾說:「今公又以聊之民,距全齊之兵,?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那時「墨守」就等同「神之防禦」的同義詞,幾乎可以說墨家的維和部隊在哪,哪兒就如同設立了結界般的絕對領域,沒有人能攻破,是以有「公輸善攻,墨翟善守,故謂善守者為『墨守』」的評論——在先秦時代墨守肯定是五星好評的防禦工事第一品牌。



      相對於最會守的男人墨翟,這裡所說最會攻的男人公輸,就是公輸盤,我們更熟悉的名字叫做魯班;據說是雲梯、墨斗、曲尺等工程神物的發明者,可說是春秋戰國時代的理科先生、工程神人,或者說是春秋馬斯克(Elon Reeve Musk)也不為過。魯班至今依然被奉為工匠祖師爺,為工匠所參拜;現代工程常到的金屬捲尺也仍然被稱為「魯班尺」,你就可以知道這個男人太狠了!但對於墨守而言,魯班就只是青銅等級的低階玩家!〈公輸篇〉就記載了一段史上最會攻的男人魯班與史上最會守的男人墨翟的交鋒。是以當墨子聽聞公輸盤替楚國造了「雲梯之械」準備攻打宋國後,他無所畏懼立馬從齊國出發,趕了十天十夜到楚國意欲阻止這場戰爭。



      從齊國首都臨淄到楚國郢都,距離相聚至少九千公里,現代路網已經開發的年代,即便不眠不休地二十四小時急行軍至少也要走九天,我們就可以知道墨子如何會摩頂放踵了!這也顯示出墨家的傳奇色彩,簡直有如天降神兵般千里救援,如果你是宋國的百姓驚不驚喜?開不開心?這就是庶民守護者「非攻」的決心與迷人之處啊!如果你讀了〈非攻篇〉中對於反戰的護民之心以及那種類似於康德(Immanuel Kant)《論永久和平》的主張,就可以同理,為何墨子及其追隨者會如此急切與戮力了——那絕對不是空談,而是對於美好未來期待下的實踐。



      做工的人:墨子守城器械的談判硬實力與外交的藝術



      而細細品讀〈公輸〉,我們便會發現,墨子絕對不是那種天真爛漫、用愛發電、無腦空談理想的和平主義者;相反地,墨子是一個充滿智慧與理性的思想家與謀略家,有著嚴謹的戰略思維,而不是動不動就要跟你輸贏的無腦暴力分子。他會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希望透過談判與外交的手段來達成目的,墨子完美認知到近代最著名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Karl Von Clausewitz)的終極理念——「戰爭僅是政治伴以另一個手段的延伸」。也就是說,只要在戰爭前以政治手段解決政治問題,就不會讓政治問題延展出戰爭事件。



      是以在知曉楚國要攻打宋國時,他並非直接前往宋國準備開戰,而是派遣墨者趕往宋國佈防作為談判後盾,他自己則第一時間趕往楚國進行政治遊說與談判。是以在〈公輸〉一篇我們可以看到墨子的那張嘴就是他最強大的「阿姆斯特朗旋風噴射阿姆斯特朗炮」,而且他的每一個問題、每一個回答、每一個反應顯然都是精心佈局推演過的,可謂是步步攻心。也正是因為如此,〈公輸〉所記載的儼然是最會攻與最會守的兩個男人的脫口秀,精彩至極!一旦透過軟實力去與魯班說理無效,才需要進到「脅之以災」的步驟——你的雲梯什麼的攻城法寶,我墨子完完全全可以各個擊破,你攻打宋國必定是折兵損將,無功而返,說不定還被楚王怪罪。



      也就是說,墨子除了有思想與論辯上的軟實力,還有實際守城機械工程知識與實踐的硬實力——是以《墨子》一書最後幾篇〈備高臨〉、〈備梯〉、〈備水〉、〈備突〉、〈備守〉都是墨子守城器械與戰術的實務手冊,從中可以理解到上古時代的器械智慧。從這樣的篇章結構來看,可以了解到:墨子不同於儒者的和平理想,其和平是建基於軍事實力之上——我反對戰爭,但強大的軍備能力,才是和平最大的資源;其「非攻」的主張並非空口白話,他有十足的武裝力量去支持他的言說;這也值得當今世界去反思國聯(League of Nations)為何解散?聯合國(UN)又為何在國際上缺少對於強權國家的制裁力?



      正因為墨子理解到,反戰與世界和平絕對不是靠著孟子那些儒家爺們「何必曰利」的倔強、不是文科男孩「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的想像就可以達到的。是以他建置強大的軍事力量為後盾,來作為其反戰的籌碼——對墨子而言,軍事力量不是用來殺伐,而是如同核彈一般,作為威嚇與談判的手段及工具。是以即便魯班最後想要放大絕直接殺了墨子,讓地表最會守的男人灰飛煙滅來達至勝利,墨子依舊能夠淡定而瀟灑地表示:殺了一個我,還有千千萬萬個我!墨家不是孤單又燦爛的神,而是有組織的守護者們!他的法寶與技術沒有專利,分享給所有有同樣理念的墨者共同阻絕戰爭。如果這不是世界和平獎得主,什麼才是世界和平獎得主!



      愛的宣言:在無國界的視野中才能看見公平與正義



      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到,墨子沒有國族意識,哪國被攻打我就守護哪國,戰爭在哪裡,我就在哪裡,因為在愛之中是沒有分別的!因為We are the world!從〈兼愛篇〉中可以了解到,墨子認為愛不該有所分別:宋國人同楚國人一樣需要被愛與守護,沒有誰的命比較值得。但無等差的愛並非是說我愛別人的情人像愛我的情人一樣(不可以色色!)兼愛的意思是:所有人應該都被平等地對待、資源應該不論貴賤,公平地分配給所有人。



      對墨子來說,世界是一體的,墨者必然在高喊We are family中將每個生命的個體都視為同等重要而有價值的——是以當A因征戰而獲利、B因剝削而貧困,就世界整體來說,利益如同質量守恆般,並沒有改變什麼,只是資源從A流動到B而已,整個世界並不會更美好,而且還會在戰爭中產生損耗。是以國與國之間的攻伐、人與人之間的鬥爭都是沒有意義的!而且戰爭更是造成貧困與痛苦的根源,假如我們真心愛這個世界、有著不忍心看別人受苦的人道主義精神,就不會有人承認任何一場戰爭是具有正當性的!這就是兼愛、這就是世界主義!



      這當然也是因著當時封建社會,批判儒家所強調的等差之愛而來的思維。因為照古代嫡庶之分,權利與資源隨著同心圓向外遞減,那麼身為永恆處於同心圓邊緣庶民,豈不永遠沒有被愛的權利?所以墨子還強調「非命」——沒有命定論這種荒謬之事。憑什麼貴族就永遠是貴族、庶民永遠是庶民!為何不論庶民再怎麼聰穎努力,都無法改變封建階級,這是不公不義的。是以可以說,墨子很早就有著階級流動的意識,他深刻體認到:那些自命不凡的官二代、富二代,只佔了總人口的1%都不到,又不用承擔勞動生產工作,卻能夠享受99%的資源財富,這不是剝削,什麼才是剝削?



      是以墨子認為應該「尚賢」、「尚同」——誰能當領導者應該是以道德與能力來決定,而非血緣與出生;一旦賢人政治能夠建立,人們就應該聽從領導者的引領,不再為了權位鬥爭爭奪,而趨於和平安樂。正如墨子在〈法儀篇〉中所謂「今天下無大小國,皆天之邑也。人無幼長貴賤,皆天之臣也。」這與洛克(John Locke)提出的「天賦人權」與〈美國獨立宣言〉的「人生而平等」是如此相似。如果能夠在這樣的「兼愛」核心思想去實踐,破除上流社會的傲慢,那麼自然而然會「節用」、會「節葬」、會「非樂」、會同理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



      因為資源有限,應該把有限與珍貴的資源去讓所有人都吃飽穿暖,而非讓貴族握有大量資源去揮霍。貴族的墓葬建築可以讓一整個村子的庶民安居、貴族一場喪禮的腳尾飯可以讓一個庶民吃一整年、一群貴族娛樂用的編鐘絲竹可以讓庶民擁有使用一輩子的工農器具。是以,如果兼愛,你又怎麼捨得獨佔這些資源呢?對於墨子而言,消費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因為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就是個零和(zero-sum)情境,你多用了五%資源,別人就少了五%資源——是以土豪哥想買上億豪宅、千萬超跑、百萬名錶、幾十萬的名牌包都可能影響到庶民的生存。這樣的思維,某個程度上說明了當代徵收所謂富人稅、所得稅累進稅率的政策背後的正義理念基礎。出身貴族的墨子,對於庶民卻有這樣的氣度與思維,簡直是霸氣外露的兼愛教父!



      墨式論證:用愛作為方法讓庶民再次偉大



      或許有人說,墨子太過浪漫與一廂情願,但事實上墨老大的兼愛從來都不僅止是那種宗教式犧牲奉獻的理念,而是在理性地論證中得出的結論;當我們好好去閱讀墨子的〈兼愛篇〉便會發現他是在用理性與幸福的未來說服你,而從來不是一種情勒式的道德宣言!我們會發現墨翟絕非以往刻板印象中的一級嘴砲術士,相反地,他的每一項論證都有嚴密的邏輯;墨子的理論都必須通過〈非命上篇〉中所提出的「三表法」檢證,也就是一項學說理論或公共政策的形成,都必須符合三個黃金原則:



      (1)本之者:過去領導人成功歷史經驗

      (2)原之者:現下庶民的輿論認可支持

      (3)用之者:未來發展有利於庶民福祉



      只要能夠先理解了三表法,再逐一品讀《墨子》,便能感受到墨子論述的層次與說服力,感受此一庶民守護者言語的力量,帶給你滿滿的論辯大平臺!而在《墨子》此一守護大平臺中,我們會發現主要核心篇章會有上、中、下三篇,那並不是因為墨子覺得很重要所以說三次;大抵是不同的學生在聽聞墨子的講述後各自記錄下來的,所以篇章之間或有重複之處,但也多有不同之點,可以做為理解墨子的不同面向來理解與品讀——



      你可以想像,那些上同一位老師課程的同學,所做出來的筆記也可能完全不一樣,畢竟有寫同學像在寫逐字稿、有些經過自己的理解進行速記、更有些同學則只抄笑話。是以不妨各篇相互參照,將更能夠理解墨子的不同面向。無論如何,只要帶著愛、和平與正義的理想去閱讀《墨子》、理解墨子、成為守護者們、成為充滿愛與執著的當代墨者,將能夠將此一古代力量轉換為時代力量,在資本主義氾濫與貧富差距嚴重的社會,讓庶民再次偉大!



    ?




    其 他 著 作
    1. 墨子:讓庶民再次偉大,不公義的時代,正是時候讀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