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人生緣起緣落,締結了我諸多不同的夢想,有些已然實現,有些幻滅、放棄了,還有一些仍在追逐中。
曾想將我所學的專業知識寫一本入門書,無奈自己只是個二流都排不上的學者,況且脫離了研究範圍這麼多年,已喪失學術著作的資格了。去年把奉為圭臬的書籍和自己寫的博士論文重看一遍,感覺艱澀難懂,令我沮喪了好一會,卻也為當初的奮勇精進感到自豪。
遲鈍的腦筋和衰退的記憶力將半生所學忘記了大半,以前的學習是否徒勞無功呢?絕對不是。在此過程中建立的人生態度、價值信念、處事方法和分析能力引導我走出自己的路,鑄造了有意義的人生。
專著撰寫未果,倒在別處耕耘出一畦花木蔥蘢。二○一九年我設立了微信公眾號─「琛思淺語」,並開始發表隨感散文。我在公眾號的個人頁寫下這樣一段話:一個喜歡思考的平凡人,留下點滴對人生經歷的分析和感受,是沉澱後的心聲、流光片羽的紀念。
我出生在香港,及後又移民澳洲,但從小對中華文化懷有一份莫名濃厚的親近,正所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對於中文的熱愛,更不曾因大半生寓寄海外而稍減。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幸運地遇上很多可愛的朋友,他們來自五湖四海。而我一直篤信,即使是最寂寂無名的小人物,一生中亦必有驚心動魄的瞬間、值得感慨和深思的事蹟。「馬來風光」、「越南故事」、「菲律賓的歌聲和笑臉」寫的就是這樣一些人和事,不僅僅是遊記,其中夾雜歡聲笑語,亦難免悲傷淚痕,不過我相信人間總還是充滿溫暖和希望的。
「舐犢情深」裏有我對父母及岳父母的懷念、眷戀,寫的時候稿子沾滿了淚水,每一段往事都觸動了心中最柔軟的部分。
愛情讓人猜不透、摸不清,令人迷戀、令人惶惑。完美的愛情何處找尋?我的答案藏在「愛情幻想曲」裏。
我喜歡美食,是個吃貨。「不散的筵席」,寫的都是和吃有關的人和事。
「澳洲風情畫」記錄了我在澳洲的一些生活片段。「游子」篇寫的是我留學時的有趣經歷,包括「留學雜憶」和「我們同居的日子」這兩個系列的文章。
「懷念」輯錄了六篇文章。前三篇是我難以忘怀的青澀回憶,後三篇是曾令我動容感慨的故事,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能讓時間頃刻停頓、年華歷久常新的力量。縱使走到世界盡頭,仍然不離不棄,相依相隨。
「浮生絮語」收錄了一組較隨性的散文,筆墨伴著思緒飛揚,零散一如生活的瑣碎,但也不乏可以回味省思的地方。
歲月長河中的你我,總不經意地留下或深或淺的足印,也帶走了或濃或淡的記憶。這本小書集結的,正是那些以情為軸而交織出彼此人生的片段,故名之為《寫給歲月的情書》,希望它能帶給讀者片刻寧馨、些許啟發。
好友崔鐸聲兄能書善畫,活得逍遙浪漫,請他為我文章作序並為書名題字。陸遜英女士是我的學生,也是我的文友,她一直支持我的寫作,替我審稿,又執筆代序。在此衷心感謝。
記此以為序。
陳浩琛
二○二五年三月五日於寧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