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WTO下的兩岸經貿(1990-2023)

WTO下的兩岸經貿(1990-2023)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511695
鐘守宏
秀威資訊
2025年6月02日
150.00  元
HK$ 135  






ISBN:9786267511695
  • 叢書系列:Viewpoint
  • 規格:平裝 / 340頁 / 14.8 x 21 x 1.7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Viewpoint


  •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 兩岸經貿











      在WTO架構下,兩岸經貿關係如何兼顧國際規範與政治現實的挑戰?

      兩岸在WTO架構下的貿易互動,如何影響台灣的經貿政策調整與產業發展?

      中美貿易戰擾動全球供應鏈,如何影響台灣經濟與產業布局?



      鐘守宏長期研究世貿法與兩岸經濟,隨著2000年代兩岸先後加入WTO、經貿交流日益密切的同時,也衍生出對貿易金融法律知識的需求。本書作為國際經濟法律的入門書,從商業及法律觀點出發,詳實介紹WTO的歷史、相關法規的發展歷程,以及在WTO架構下,兩岸三地的經貿關係在法律上如何定位,兩岸經濟是否有整合的可能性等議題。



      本書為作者前作《搞懂規則,賺遍大陸───WTO下的兩岸經貿》之修訂版,進一步補充了2010年至2023年間兩岸經貿關係的新趨勢,包含:不公平貿易與大型自由貿易協定的趨勢,以及中美貿易戰如何擾動兩岸經貿新秩序。鍾守宏指出,台灣須積極加入區域經濟整合──如:CPTPP,以維繫經濟成長動能,避免因關稅弱勢而影響在產業供應鏈上的地位。



      書中回顧WTO的發展及對兩岸經貿的影響,不僅可供研究教學、商務實務的參考,也有助讀者掌握經貿環境的變化,提前部署未來。



    本書特色



      ★回顧WTO的發展及對兩岸經貿的影響,不僅可供研究教學、商務實務的參考,也有助讀者掌握經貿環境的變化,提前部署未來。



    各界推薦



      曾建元(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兼任副教授�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理事長�台灣獨家傳媒智庫執行長)


     





    編按語

    推薦序�曾建元



    第一章 兩岸經貿交流之現況與展望

    第一節 兩岸經貿交流現況與問題

    一、兩岸經貿交流現況

    二、交流熱絡之因素分析

    三、兩岸經貿關係面臨之問題

    第二節 亞太營運中心與兩岸產業分工

    一、亞太營運中心與提升國家競爭力

    二、亞太製造中心與兩岸產業分工

    三、境外航運中心與兩岸通航規劃

    第三節 世界貿易組織與兩岸經貿新秩序

    一、建立國際經貿新秩序的世界貿易組織

    二、世界貿易組織與關稅暨貿易總協定

    三、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內涵

    四、世界貿易組織對國際經貿體系及兩岸的影響



    第二章 兩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進程與影響

    第一節 世界貿易組織的規範體系與架構

    一、貨品多邊貿易協定

    二、服務貿易總協定

    三、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定

    四、爭端解決程序瞭解書

    第二節 兩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進程發展

    一、兩岸與GATT/WTO的關係

    二、WTO的會員國及其入會程序

    三、中國加入WTO的基本分析

    四、台灣加入WTO的體制調整

    第三節 兩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效益與影響

    一、兩岸加入WTO的整體效益

    二、中國加入WTO的影響評估

    三、台灣加入WTO的影響評估



    第三章 世界貿易組織架構下兩岸經貿新秩序

    第一節 排除適用條款與兩岸經貿關係

    一、GATT/WTO會員國間的排除適用

    二、兩岸是否排除適用的整體政策考量

    三、WTO架構下兩岸經貿互動可能模式

    第二節 世界貿易組織架構下兩岸三地經貿關係

    一、兩岸三地經貿關係的法律上定位

    二、間接通商與通航政策的檢討與維持

    三、WTO架構下兩岸三地經貿互動因素

    第三節 兩岸經濟整合的可能性與發展趨勢

    一、兩岸經濟整合的意義與形式

    二、區域經濟整合與GATT/WTO多邊貿易體制

    三、兩岸經濟整合的限制因素



    第四章 WTO架構下論兩岸經濟合作模式之展望─試以自由貿易法律機制為中心(代結語)

    第一節 背景與問題討論─WTO架構下台灣因應新情勢之道

    一、經濟全球化之發展

    二、經濟全球化及區域經濟整合之趨勢

    三、台灣加入WTO之挑戰(台灣入世之效益與影響)

    四、台灣因應新情勢之道

    第二節 全球化脈絡下兩岸四地經貿架構之鉅視與微觀

    一、過渡性審議機制

    二、防衛措施之互動

    三、反傾銷措施之互動

    四、爭端解決之互動

    五、多邊回合談判互動

    第三節 不公平貿易與大型自由貿易協定趨勢

    一、台灣宜加速爭取加入大型自由貿易協定例如TPP

    第四節 WTO是否名存實亡?中美貿易戰下夾縫中之兩岸經貿

    一、美國主導企圖孤立中國的貿易戰

    二、台灣對CPTPP還是沒準備好

    三、CPTPP新情勢,台灣當自強

    四、中美貿易戰擾動經貿新秩序



    附註:名詞定義

    參考文獻





    推薦序



    曾建元




      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是當前世上最重要之國際經濟貿易組織,迄今共擁有一百四十九個會員,另有三十二個觀察員。世貿會員係以共識決或多數決之方式,決定世貿各協定規範之內容及各會員之權利義務,將多邊貿易體系予以法制化及組織化,各會員並據此制定與執行其國內之貿易法規。此外,世貿為會員間討論如何建置經貿規範之論壇,監督會員執行及遵守相關協定之規範,並協助會員進行執行協定之技術合作。



      自烏拉圭回合談判完成以來,世貿所規範之領域除傳統之貨品貿易議題外,尚包括服務業與智慧財產權等議題。自一九九六年新加坡世貿第一屆部長會議後,世貿更進一步對經濟發展、競爭政策、投資、政府採購透明化與資訊科技等議題進行討論,並將繼續就農業、服務業等議題展開新回合談判。此外,世貿各會員可將任何與世貿協定相關之貿易爭端訴諸具準司法性質之爭端解決機制,且其裁決對於各會員具有拘束力,故世貿實質上,可稱為「經貿聯合國」。而世貿透過與聯合國及各個專業性國際組織如國際貨幣基金會、世界銀行、世界關務組織、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等之密切合作,實際上已成為國際經貿體系之總樞紐。



      回顧我國申請入會歷史,自始即面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干擾。一九九九年年底,中華人民共和國即企圖施壓世貿,在我國之「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個別關稅領域」(Separate Customs Territory of Taiwan, Penghu, Kinmen and Matsu)名稱上加入「中國的」三字,二○○○年七月間更要求世貿秘書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入會工作小組報告中加上「台灣、香港、澳門係中國的個別關稅領域」文字,意欲將我國地位貶同香港、澳門以作為其所屬個別關稅領域。此舉導致以美國為首的國家的強烈反對,該一企圖乃未得逞。但此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則改採「先中後台」的入會程序策略,用以自我標榜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母體,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個別關稅領域只是中國之子體,而事實上,中華人民共和國也確實於二○○二年一月一日,在國際的安排和諒解下,稍早於我國入世。



      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欲將我地位貶同港、澳的企圖,吾人必須瞭解:世貿前身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GATT)的加入主體,為「政府」或「代表個別關稅領域的政府」,我國當年如同絕大多數締約方,係依〈關稅暨貿易總協定〉第三十三條規定自行申請加入;而港、澳則係依據〈關稅暨貿易總協定〉第二十六條第五項C款規定在其宗主國宣示支持(upon sponsorship through a declaration)下加入,故我國與港、澳入會的依據,自始即為不同。一九九二年九月關稅暨貿易總協定為我國入會成立審查工作小組時,理事會在印度籍主席舒其(B. K. Zutshi)的主持下,發表了主席聲明(Statement by the Chairman),此則於後來列入C/M/259號會議紀錄的一部分,其中的關鍵文字為:「作為諒解之一部分,中華台北在關稅暨貿易總協定作為觀察員及事後成為締約方的過程中,其代表機構將循香港、澳門模式,代表機構人員之職銜,不應具有主權意涵。」。明顯地,當時的關稅暨貿易總協定理事會主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壓力下,縱使瞭解我國擁有等同於一般會員的地位,並且在入會程序上適用於一般國家會員之規定,但仍做出一些小動作,在形式上矮化我國,有意使我國常駐代表團的名稱及官員頭銜和港、澳同一,藉以混淆視聽,滿足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淫念。儘管中華人民共和國小動作不斷,諸如以上該主席聲明施壓世貿秘書處在二○○六年出版的通訊錄上更改我國駐世貿使節之記載,畢竟主席聲明並非法律文件,世貿終究無法據此取消我國常駐代表團和常任代表的職銜,矧且世貿本係非政治性的組織,在在強調各會員以公平地位參與國際經貿規範的制定,故我國加入後的地位與其他會員完全平等,洵非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任意橫加阻撓者。



      本書作者鐘守宏為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副研究員,前在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財經法律學系兼任講師,在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就讀期間,即受業於國際經濟法學者王泰銓教授。他之所以對於世貿法律有相當之注意與關切,除了追隨王教授從事有關世貿和兩岸三地經濟貿易法律的研究之外,作為國內極富潛力的一位青年財經法律學者,他更深感到世貿法對於以對外貿易為經濟發展導向的我國的重要性,而認為需要有更多人的參與與瞭解,才能使我國法律與世貿法順利接軌,使世貿法的精神深植到我國整個法制當中,而使我國的對外貿易能在世貿法的架構內獲得最大的發揮,除此之外,特別是在兩岸經濟貿易關係中,世貿法對於同是會員的兩岸的規範效力,更可以使我國的法律地位及人民權益獲得最大的保障。本書原為鐘副研究員一九九七年即完成的法學碩士論文而經增訂者,而我國於二○○二年始加入世貿,可見得作者負有遠見,很早就看到時代的趨勢,並且做好了準備。本書就世貿法有一詳實的解析,除了可以對於學者的教學與研究有所幫助之外,並對於政府部門關於兩岸經濟貿易之「積極管理」必當有所參考之價值,更相信是在中國的台資企業經營者最佳的法律指南。茲於該書新版付梓之際,樂而為之推薦並序。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