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我教的不只是棒球,還有人生競爭力

我教的不只是棒球,還有人生競爭力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534243
張耀騰
新手父母
2025年6月21日
183.00  元
HK$ 155.55  






ISBN:9786267534243
  • 叢書系列:不歸類
  • 規格:平裝 / 304頁 / 23 x 17 x 1.7 cm / 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2歲~99歲
    不歸類


  • 心理勵志 > 個人成長 > 心靈成長


















    台灣棒球的活歷史


    職棒菁英的幕後推手? 社會中堅的培育者


    奧運國手&基層教練? 張耀騰


    ?


    功業彪炳:當選各階段國手,榮獲各種榮譽和獎項


    張耀騰從國小進入棒球隊開始,正好是台灣棒球熱烈發展的時期,而由於他好動和極高的運動天分的加持,在經過苦練之後,從國中開始,他就變成國家隊的常客,美和國中、美和高中、文化大學時期都入選國手,最終入選92年奧運培訓隊,在以高英傑為首的教練團帶領下,一舉獲得92年的奧運棒球銀牌。


    ?


    之後更順勢進入中華職棒,展現優秀的防守及跑壘技巧,奪得盜壘王和入選明星選手和明星賽,一時風光無限,進入人生黃金頂峰期。


    ?


    ?


    堅守基層:20年教練生涯,培育無數菁英選手和社會中堅


    然而,隨著「黑鷹事件」的發生,張耀騰的職棒生涯也在僅僅五年後戛然而止。對於一個將棒球視為生命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人生的重大打擊。失去棒球的舞台,張耀騰從人生的巔峰瞬間跌落谷底。進入社會後四處碰壁,經歷人情冷暖。即便跌跌撞撞,他始終未曾放棄,內心那份對棒球的熱愛讓他在困境中尋找出口。


    ?


    最終,他回到了自己最熟悉的領域——基層棒球。多年來,他擔任汐止國小棒球隊的教練,如今已經進入第20個年頭,這一過程讓他找回了久違的使命感。他曾坦言:「骨子裡有著愛棒球的靈魂。」這不僅促使他回到棒球領域,也讓他成為了一名少棒冠軍教頭。


    ?


    歲月的歷練讓張耀騰從昔日的職棒球星轉變為今天的基層教練,性格變得更加沉穩,不再有當年的鋒芒。儘管如此,他對棒球的嚴格態度從未改變,對每位小球員都傾注心血,指導他們打球,更教導他們如何做人。這些曾經接受過他指導的孩子們是幸運的,因為他們從張教練那裡學到的不僅僅是棒球技藝,還是受用一生的做人道理。


    ?





     





    ?

    導讀 我的好友張耀騰 (曾文誠)





    第一部 關於「球員」張耀騰──老天命定的棒球路


    ?? ?

    Part 1 成長篇:一切都從平凡開始


    一、童年時期:被遊戲打鬧填滿的生活?? ?

    1、只是一個好動又怕無聊的男孩?? ?

    1.1 平凡的出身,單純的童年?? ?

    1.2 活潑好動的小小身影

    1.3 童年的遊戲,就是最好的練習場?? ?

    1.4挑戰困難,帶來成就感

    2、自由又不放縱的家庭教育?? ?

    2.1 品格第一,在自由中成長?? ?

    2.2 人生路何去何從,也曾迷惘?? ?

    二、三級棒球:從好玩到追求卓越,再到團隊合作?? ?

    1、少棒時期:忠義國小 棒球初體驗?? ?

    2.1、青少棒前期:建興國中 曇花一現的美好願景?? ?

    2.2、青少棒後期:美和中學(初中部) 學會了什麼叫「團隊」?? ?

    3、青棒時期:美和中學(高中部) 自我提升黃金期?? ?

    3.1全心撲在棒球上的美好時光?? ?

    3.2遭受第一次重大傷害:腿部撕裂傷?? ?

    三、成棒:文化和陸光 人生首次遭遇重擊?? ?

    1、文化大學 吃老本的灰色階段?? ?

    1.1大學球員面臨的共同困境?? ?

    1.2從棒球桃花源逐步走向現實世界?? ?

    1.3雙重挫敗下棒球生涯首次陷入低谷?? ?

    2、陸光國軍棒球隊 心智逐漸成熟,低迷褪去?? ?

    四、細說棒球1:參加LLB國際賽事的幾個有趣經歷?? ?

    1、半夜練球的趣聞?? ?

    2、出人意料的美東強隊?? ?

    3、尷尬的裸泳事件?? ?

    4、對棒球觀念的深刻反思

    Part 2 心智鍛煉篇:跌宕起伏的棒球生涯?? ?


    一、沉淪與復起——奧運殿堂洗禮?? ?

    1、重新出發,與奧運擦肩後再度重逢?? ?

    2、攀越巔峰,殿堂級新視野和高度

    3、不只是輸贏競技,從奧運重新認識棒球?? ?

    3.1、運籌帷幄:知己知彼與預先部署?? ?

    3-2、教練團啟發:兩隊較量不只是在球場上

    3.3、得勝關鍵:銀牌榮耀應歸屬於教練團?? ?

    4、繁華落盡後,新的道路即將展開?? ?

    二、榮耀與傷痕──職棒之路?? ?

    1、職棒上路,台灣棒球界迎來新曙光?? ?

    2、職棒初體驗:光明與黑暗一體兩面?? ?

    2.1陳一平:色彩傳奇的俊國熊創辦人?? ?

    2.2從俊國到時報:職棒初期的球員權益?? ?

    3、與時俱進:職棒體制不斷改善?? ?

    3.1、以日趨成熟的體育實力取代軍武?? ?

    3.2、大巨蛋時代到來:一個全新開始!?? ?

    三、卸下光環之後的艱辛路?? ?

    1、媒體光環可助人亦可害人?? ?

    2、第一堂社會課:做生意不能只靠熱情與直覺

    3、閱盡社會百態:認識環境也認識自己?? ?

    4、轉型校園教練,人生再出發?? ?

    5、經歷人情冷暖,重新找到人生平衡?? ?

    四、感謝一路上的貴人?? ?

    1、黃明川教練?? ?

    2、李瑞麟教練?? ?

    3、曾紀恩教練?? ?

    五、細說棒球2:單純的棒球V.S.複雜的世界?? ?

    1、一顆新星的殞落──黃勇傳事件的省思?? ?

    2、從張耀騰到黃勇傳──兩條棒球路的對照?? ?

    ?

    第二部 關於「教練」張耀騰──孩子的未來競爭力?? ?


    Part 3 家庭教養篇:人生競爭力的關鍵


    一、家長類型分析?? ?

    1、積極參與型?? ?

    2、消極放任型?? ?

    3、過度保護型?? ?

    4、缺乏教養型(功能失調家庭)?? ?

    二、棒球小隊員類型分析

    1、好勝積極型?? ?

    2、中間適應型?? ?

    3、消極逃避型?? ?

    4、個人主義型?? ?

    三、家庭教養的重要課題?? ?

    1、自律性:學業與球技都需要紀律累積?? ?

    2、團隊合作能力:比技術更重要的素養?? ?

    3、抗壓與挫折忍耐力:撐得下去,才看得到風景?? ?

    四、家長與教練合作的重要性?? ?

    1、良好溝通是為孩子創造共育的起點?? ?

    2、有效溝通:家長與教練攜手改造孩子?? ?

    誠實面對孩子的問題?? ?

    信任專業,尊重紀律?? ?

    尊重教練,但也適時回饋觀察?? ?

    家庭角色不能缺席?? ?

    相信孩子的潛力,也接受他的差異?? ?

    五、家庭教養案例與成功見證?? ?

    1、成功的家庭教養帶領孩子棒球生涯的發展與成長?? ?

    2、教練與家長合作下孩子脫胎換骨的案例?? ?

    六、良好的教養與陪伴才是孩子成功的基石?? ?

    1、家庭教養對棒球選手成長的重要性?? ?

    2、家長與教練合作為孩子打造良好人格基礎與競爭力

    七、細說棒球3:球隊與學校面臨的困境?? ?

    1、少子化對球隊維持的影響?? ?

    2、父母關係改變對球隊維持的影響?? ?

    Part 4球隊經營篇:披荊斬棘從零開始?? ?


    一、一個教練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 ?

    1、專業知識與技術能力?? ?

    2、教育者的心態與責任?? ?

    3、團隊管理與溝通能力?? ?

    4、心理素質與抗壓能力?? ?

    5、環境適應與資源整合?? ?

    6、張耀騰教練的自我反思與改進?? ?

    二、如何尋找助手,組建團隊??? ?

    1、從孤軍奮戰到建立團隊──周教練的加入?? ?

    2、後援會的成立與挑戰?? ?

    3、如何挑選與溝通後援會會長?? ?

    4、避免外界干涉,維護團隊專業?? ?

    5、教練團隊的穩定與管理

    三、如何找尋外部資源,壯大球隊?? ?

    1、裝備與器材的困境:拿破球棒、穿條紋球衣?? ?

    2、克服場地限制,提升環境條件?? ?

    第一步:廢土上練出來的全國冠軍?? ?

    第二步:從荒地到室內練習場?? ?

    第三步:完善場地再到PU跑道的誕生?? ?

    3、善用資源,建立後援支持?? ?

    四、如何訓練球員、制定訓練計劃??? ?

    1、分級訓練與團隊管理?? ?

    2、個別化與分組訓練?? ?

    2.1從孩子的差異出發──個別化訓練的必要性?? ?

    2.2為每個孩子量身打造的訓練計畫?? ?

    2.3從練習態度看出孩子的潛力?? ?

    2.4團隊比明星重要──分組與角色扮演的觀念建立?? ?

    3、設定目標,激發動力與抗壓性?? ?

    3.1永遠以冠軍為目標?? ?

    3.2戰術訓練與執行力培養?? ?

    3.3精實基本功才能成功執行戰術?? ?

    4、基礎體能必須長期培養

    五、教練的忙與盲:向保持熱情的基層教練致敬?? ?

    1、留在這個環境,是因為還能做點事?? ?

    2、公職穩定 ≠ 放棄熱情?? ?

    3、偏鄉困境:資源斷層與流失?? ?

    六、細說棒球4:體育班的功與過

    1、體育班的優勢:資源整合與發展利基?? ?

    2、體育班的隱憂:過早專精化的代價?? ?

    3、尋找平衡點:汐小棒球隊經驗的啟示?? ?

    4、結論:超越二元對立的第三條路?? ?

    Part 5球隊管理篇:與小球員們的互動?? ?


    一、小球員都從哪裡來??? ?

    1、找孩子,更是找緣分?? ?

    1.1留下來的,不只是球技

    1.2每個孩子背後都有故事

    2、態度比天分更重要?? ?

    2.1一視同仁,是基本原則

    2.2教練也是陪伴的角色?? ?

    3、關心孩子,不只是在球場?? ?

    應對挫折,也是一種成長?? ?

    4、招生不易,更要堅持理想?? ?

    4.1成績不是全部,陪伴才是核心?? ?

    4.2陪孩子走一段?? ?

    二、百百種的孩子,如何對待??? ?

    1、每個孩子的獨特性?? ?

    2、因材施教:根據孩子的需求進行訓練?? ?

    3、培養態度與品格:比技術更重要的是紀律?? ?

    4、與孩子的關係:不僅是教學,更是陪伴?? ?

    5、持續的成長與挑戰?? ?

    三、教學相長:教練教給孩子的、孩子教給教練的?? ?

    1、教練的責任?? ?

    2、學會與孩子溝通?? ?

    3、反思自己的教學?? ?

    4、孩子們的反思與成長?? ?

    5、如何在教學中持續進步??? ?

    四、細說棒球5:開枝散葉?? ?

    1、教練的真正價值?? ?

    2、球場內外的成就?? ?

    3、態度與品格決定未來?? ?

    PART 6 練球篇?? ?


    一、孩子都是璞玉:教練眼中孩子的改變?? ?

    1、孩子的眼神,說出他們的世界?? ?

    2、教球,從教行為開始?? ?

    3、孩子越小,越有可塑性

    4、打出成績,不代表失去溫度?? ?

    5、原生家庭,藏著孩子的行為密碼?? ?

    6、璞玉,不只要琢磨,也要給他發光的舞台?? ?

    7、教練,是一分需要信念的工作?? ?

    8、孩子教張耀騰教練的事,比張耀騰教練教他們的還多?? ?

    9、你願意成為磨玉的人嗎??? ?

    二、球技鍛煉(一):基本訓練──從童玩開始,從觀察出發?? ?

    1、球技訓練,先從童玩開始?? ?

    2、感統,是基礎,也是障礙?? ?

    3、示範勝於說教,動作帶出理解?? ?

    4、在遊戲裡看見個性,在互動中塑造團隊?? ?

    5、既是球隊,也是幼兒園

    6、對低年級生,給「參與感」比「成績」更重要?? ?

    7、孩子需要「結構中的自由」?? ?

    8、基本訓練不是一套標準動作,而是一種態度?? ?

    9、張耀騰教練的基本訓練,是讓孩子學會與自己相處?? ?

    10、一切的起點,從基本開始?? ?

    三、球技鍛煉(二):進階訓練──讓孩子在競爭中成長,在實戰中蛻變?? ?

    1、戰術不是背出來的,是打出來的

    2、看不見的功夫:默契與臨場?? ?

    3、教練要讓孩子「看見競爭」,不是迴避失敗?? ?

    4、想上場?不能只是練得好,而是要準備好

    5、球隊不是成績工廠,而是孵育平台?? ?

    6、進階訓練,是成為選手的真正起點?? ?

    四、心理鍛煉:「練心」不只精進心智,更是培養人生抗壓力?? ?

    1、有些孩子輸了,就不想再來?? ?

    2、有些孩子輸了,就更想贏?? ?

    3、沒有自律,就撐不過漫長的練習期?? ?

    4、成就感的落差,是最需要被補起來的洞?? ?

    5、大頭症,是比輸球還危險的事?? ?

    6、練心,就是為了讓他們未來不怕跌倒?? ?

    五、細說棒球6:張耀騰教練用最愛的棒球,陪伴球員和自己

    1、從選手到教練:一場延續不斷的鍛煉?? ?

    2、棒球,是他理解孩子的鑰匙?? ?

    3、教練,是球員的鏡子,也是一面牆?? ?

    4、練習當教練,也練習「當人」?? ?

    5、棒球,是孩子的未來,也是他的現在?? ?

    6、陪伴,是最長遠的訓練?? ?

    ?

    第三部 孩子的未來&棒球文化的提升?? ?


    PART 7 受傷篇?? ?


    一、自己曾經遭受的運動傷害?? ?

    1、人生第一次重大受傷?? ?

    2、人生第二次重大受傷?? ?

    二、運動員的無奈──無法避免的傷勢?? ?

    1、少棒球員最常見的傷勢有哪些??? ?

    2、如何面對運動傷害??? ?

    2.1處理傷害的第一步:冷靜?? ?

    2.2預防勝於治療,從熱身與收操做起?? ?

    2.3、教會孩子傾聽身體的聲音?? ?

    3、當資源不足時,教練是第一道防線?? ?

    4、家長的角色不能缺席?? ?

    5、建立運動防護的正確觀念?? ?

    6、每次傷痛,都是成長的機會?? ?

    7、為孩子鋪一條安全又堅實的棒球路?? ?

    三、細說棒球7:運動醫學對運動員的幫助正大幅提升

    1、運動醫學為棒球選手帶來哪些幫助??? ?

    1.1更科學的訓練方式?? ?

    1.2. 改善投球、打擊的動作?? ?

    1.3. 更好的運動恢復和飲食管理?? ?

    1.4. 幫助選手的心理更健康?? ?

    2、台灣棒球界的實際應用情形?? ?

    3、教練和家長可以做什麼??? ?

    4、未來棒球的發展?? ?

    PART 8 未來篇?? ?


    一、以棒球為職業只是少數──藉由棒球鍛煉正確人生態度才是目的?? ?

    1、教練,我能成為職棒選手嗎??? ?

    2、棒球只是工具,而非目的?? ?

    二、如何培養棒球以外的專長──球員和家長都必須思考清楚的事?? ?

    1、職業棒球的殘酷現實?? ?

    2、球員該如何規劃未來??? ?

    2.1學業與運動並重?? ?

    2.2培養可轉移的技能?? ?

    2.3.提早接觸不同領域?? ?

    3、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 ?

    3.1不要把所有希望押在棒球上?? ?

    3.2協助孩子探索興趣?? ?

    3.3建立「備案基金」?? ?

    4、具體行動計畫

    4.1給球員的建議

    4.2給家長的建議

    三、高中生是否適合參加職棒選秀??? ?

    1、高中畢業生參選職棒的現實考量

    2、財務教育與規劃的重要性?? ?

    3、心智成熟與職涯規劃?? ?

    4、旅外挑戰的理性評估

    5、教練給球員的具體建議與規劃?? ?

    四、細說棒球8:棒球大環境與球員出路?? ?

    1、環境持續改善:基層資源明顯提升?? ?

    2、選秀名額有限:「倒金字塔」結構?? ?

    3、教育銜接不易:學業與運動之間的斷層?? ?

    4、職涯規劃不足:轉型與輔導資源待加強?? ?

    5、觀念更新緩慢:未來期待仍集中於「職棒夢」?? ?

    6、國際經驗借鏡:日本與美國的轉銜制度?? ?

    五、細說棒球9:十類與棒球相關的職業簡介?? ?

    1、裁判員?? ?

    2、體能訓練師�運動防護員?? ?

    3、分析師�數據紀錄員?? ?

    4、裝備管理員�器材技術人員?? ?

    5、球探?? ?

    6、媒體與賽事轉播相關工作?? ?

    7、賽事經營與球團行政?? ?

    8、運動經紀與選手經理人?? ?

    9、棒球訓練中心或私人教練事業經營?? ?

    10、國際交流與棒球推廣?? ?

    Part 9 打棒球的孩子人生最給力:家長與學長的現身說法?? ?


    一、球場上奮鬥的孩子1:林孜誠?? ?



    二、球場上奮鬥的孩子2:闕鈞宇?? ?



    三、球場上奮鬥的孩子3:徐磊?? ?



    四、即將變成教練的孩子:洪晨宣



    五、人生賽場上奮鬥的孩子1:鄭嘉祐



    六、人生賽場上奮鬥的孩子2:廖柏勳?? ?


    ?

    附錄 張耀騰年表







    導讀 我的好友張耀騰:用棒球雕琢孩子的人生


    曾文誠


    (資深棒球球評)


    ?


    ?


    一場座談會的開場,致敬基層教練


    ??? 先談一件事,某天去台東參加一個座談活動,主題是「棒球和閱讀」,台下聽眾有當地三級棒球隊。活動開始拿著麥克風的我第一句話是「請問各隊的教練有來嗎?麻煩舉手一下」,我這句話搞得大家一頭霧水,慢慢有人從席位中將手高舉,臉上還略帶害羞表情。對著這些教練,我跟全場所有人說:「麻煩大家給他們掌聲,在台灣沒有比基層棒球教練更辛苦的工作了!」


    ??? 我是真心這樣說的,我很懂得基層教練的辛苦,那是來自於過去三十餘年來在棒球圈的所見所聞,在和汐止少棒隊張耀騰教練有多次互動後,更堅信這樣的看法。


    張耀騰:從球場傳奇到教育現場


    ??? 認識張耀騰並非從他擔任少棒教練時開始,而是往前推到他選手時代,離現在已經很長一段時間,長到我都忘了有多久了。但老球迷應該都對職棒明星張耀騰還有印象,印象中的他在球場裡滿場飛奔,是壘間的盜壘王;拿著手套防守也是無所不在,是金手套獎級的球員。甚至他還多個頭銜,是巴塞隆納奧運棒球銀牌的國手。


    ??? 過去我曾在運動專欄寫過張耀騰的故事,也曾邀請他上我的 podcast 節目。幾次訪談下來,我最喜歡問他 1992 年奧運奪牌的過程。他總是聊得很開心,特別喜歡說總教練李來發的「神算」策略。書中也提到了這一段:


    ??? 「還記得四強對日本那場比賽下車前,李來發教練說:『準備好了嗎?今天我們五比二要贏日本!』球員一頭霧水,心想能贏就不錯了,怎麼還能預測比分?直到我自己當上教練,才真正理解,那是『知己知彼』得來的底氣。」


    ??? 這段插曲之外,書中還有不少有趣的小片段,例如他出國時因為時差而睡不著,半夜起來自主練球;還有搞不清楚情況、結果跑去裸泳的烏龍事件,讀來令人會心一笑,增添了不少親切感。


    ??? 這些都是他留給大家的記憶──風光的一面。張耀騰在球場上滿場飛奔,榮耀加身,看似順風順水。然而,這一切背後,其實是一段段艱辛的旅程。


    ??? 在走到令人稱羨的位置之前,張耀騰的每一步都不容易。在本書中,我們讀到的是一條充滿坎坷與毅力的棒球路。書中從他小時候談起。他出身於普通家庭,自覺運動天賦並不特別突出。只是因為「好玩」、「愛運動」和「不服輸」,才一步步踏上棒球之路。


    ??? 但人生的第一個挫折來得很早。國中球隊因後援會問題突然解散,他一夕之間失去出賽的機會。書中寫道:


    ??? 「教練眼中的無奈,我至今難忘。球隊一夕解散,讓我第一次體會到,許多事情並不會因為我們很努力,就一定朝著我們期望的方向前進。」


    ??? 對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而言,這樣的體會並不容易承受。所幸,他後來又獲得機會重返球場。


    ??? 然而,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頭──那就是傷痛。書中提到,他在高三時遭遇腿部撕裂傷,此後大小傷勢接連不斷。身為職業運動員,張耀騰深知:「沒有人是帶著零病痛走完這條路的。」


    ??? 松?大輔在他的自傳中也曾寫道:


    ??? 「我的職棒生涯22年,有一半以上的日子在與傷痛對抗中度過。」


    ??? 所以,受傷是常態,關鍵在於怎麼面對。張耀騰分享,他如何經歷數月的心理與生理煎熬,最終重建信心,恢復狀態。他強調,這段重建歷程,才是最關鍵、最寶貴的部分。


    ??? 在健康恢復、與美和中學高強度訓練的加持下,他終於迎來成為國手的榮耀時刻。而那背後,是一次次跌倒後重新站起的堅持與不放棄的信念。


    ?


    傳承經驗,教孩子面對真實世界


    ??? 前面說到,張耀騰和大多數職業選手一樣,都曾面對運動傷害。但與眾不同的是,他不僅走過來了,還將那段歷史整理成一種可以分享的經驗。


    ??? 那麼,這本書到底能帶給讀者什麼?若要用一句話概括書中的精神,我會說:這是一本由過來人寫給未來選手的提醒手冊。


    ??? 張耀騰透過這本書,想要讓所有想踏入棒球世界的人提早知道——這條路上可能會遇見什麼樣的問題與困難。他並不粉飾太平,而是以自身經驗告訴大家,該如何面對傷痛、面對低潮、面對現實。


    ??? 在他擔任汐止國小棒球隊教練時,他傳遞給孩子們的觀念很清楚:


    ??? 「熱身與收操是習慣,不是例行公事。傷痛不是恥辱,而是你應該傾聽身體訊號的時刻。該休息時就該休息,這不會讓你變弱,反而會讓你走得更遠。」


    ??? 其中那句「該休息就休息」,我格外有感。這句話看似簡單,實際上要真正做到非常困難。無論是國小、國中,甚至職業層級,誰不想贏球?在比賽壓力下,教練往往希望選手「能上就上」,尤其是主力球員更難有喘息的空間。


    ??? 但張耀騰卻選擇說出這句話。他不是不懂贏球的重要,而是更懂得健康的價值。他知道:如果忽視身體的警訊,遲早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 所以,他才會在書中加上這句深具提醒意味的話:


    ??? 「你現在不做,未來可能就得去做更痛的復健。」


    ??? 這句話,不只是警語,更像是一位經歷過傷痛折磨的人,對年輕世代最誠懇的叮嚀。


    ??? 說到底,張耀騰在這本書中想說的不只是個人故事。他沒有把它當作一本文人傳記來寫,而是當成一分人生紀錄。他希望藉由自己的經驗──無論是光榮還是低潮──來喚醒讀者,提醒他們認清這條路的真實樣貌。


    ??? 那麼,除了傷痛與堅持,他還想說什麼?


    ?


    不只是成績,還有品格與信念


    ??? 在美和中學的訓練經歷,讓張耀騰深刻體會到什麼是真正的「團隊合作」。這不只是戰術層面的配合,而是一種為彼此犧牲、共同成長的精神。他明白,沒有誰可以靠單打獨鬥贏下比賽,唯有整體前進,才能創造真正的勝利。


    ??? 後來進入文化大學,他接連面臨傷勢與延畢的挑戰,人生一度跌到谷底。他在書中這樣寫道:


    ??? 「在挫折頻頻的那幾年裡,人生陷入前所未見的低谷。但多年後再回顧那段時間,卻覺得那真是個關鍵又珍貴的人生轉捩點。」


    ??? 這段話不只是回憶,更是他想分享的核心之一──棒球的路,其實也是人生的路。挫敗會來,但不代表終點;真正的關鍵,是你是否學會從失敗中長出力量。


    ??? 然而,既然本書內容主軸既然是「我教的不只是棒球」,就意味著這本厚實的內容,不僅止於球場上的技術與比賽。


    ??? 張耀騰真正想說的是:一位教練的工作,從來不只是「教球」或「帶隊奪冠」。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品格、態度、抗壓性與團隊精神。而這些,連他自己在成為教練之後也仍持續在學習。


    ??? 書中詳盡記錄他如何從零開始打造汐止國小棒球隊。當時資源缺乏、招生困難、場地簡陋,他卻靠著一場場比賽、一分分計畫書,一步步爭取資源與支持,最終成功帶領球隊數次拿下全國冠軍。


    ??? 他認為,棒球就是人生的縮影。在球場上學到的自律、合作、面對壓力與失敗的能力,將成為孩子一生受用不盡的資產。


    ??? 他也強調,家庭教育與教練的合作同樣關鍵。孩子的成敗,往往不只取決於教練的訓練方式,更在於家長的態度與陪伴。只有家長與教練攜手合作,才能為孩子打下穩固的人格基礎與競爭力。


    ??? 張耀騰在書中提到一段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有一對來自功能失調家庭的原住民兄弟,剛進球隊時學習遲緩、行為難以控制。經過教練與乾媽長時間的陪伴與堅持,最終這對兄弟學會了自律、重返球隊,並徹底蛻變。


    ??? 書中花了大量篇幅探討如何因材施教──例如,對於內向自卑的孩子,他透過小任務建立成就感;對於鴨霸型或個人主義傾向的孩子,則強調團隊合作與責任分工。


    ??? 經過二十多年教學的歷練,張耀騰深刻體會:


    ??? 「沒有不好教的孩子,只有不會帶的教練。」

    ??? 「成績不是全部,陪伴才是核心。只要孩子還願意學,教練就願意陪他走下去。」

    ??? 「球隊不是成績工廠,而是孵育平台。」


    ??? 比起冠軍,他更重視孩子從團隊中學到的責任感、合作能力與抗壓力。他提醒所有教育者與家長:


    ??? 「每個孩子都是璞玉,只要用心觀察、陪伴與雕琢,都能發光。」

    ??? 「真正決定一名選手未來成敗的,往往不是身手高低,而是面對困境與誘惑時的心態與選擇。」


    ??? 他也以黃勇傳事件為例,提醒年輕選手:品格與自律比技術更關鍵。


    ??? 「態度比天分更重要。」

    ??? 「球技可以訓練,但品格與態度,才決定一個孩子能走多遠。」

    ??? 這些話,不只句句經典,實則更是他超過二十年執教現場的實戰經驗與體會。


    從棒球開始,展開人生豐收路


    ??? 「失敗不是終點,而是進步的起點。」


    ??? 這句話,是張耀騰教給孩子們最重要的一課。他希望孩子不只是學會打球,更要學會如何面對挫折、從跌倒中重新站起來,因為這才是真正能陪伴他們一生的能力。


    他也提醒家長:


    「家長的選擇,會決定孩子在這個環境中,是走得更穩,還是更快被替換掉。」


    在他看來,家庭教育的力量,往往比任何訓練都深遠──因為態度與價值觀,是從家庭開始塑造的。這些話聽來像是句句金句,實則都是他二十多年教學實踐所淬煉出的真理,也正是這本書的精華所在。


    張耀騰的確教的不只是棒球,而是一種能在未來世界中站穩腳步的「人生競爭力」。透過這本書,他想告訴每一位讀者:不論你未來是否繼續走在棒球這條路上,只要發揮「棒球精神」──堅持、紀律、合作、不服輸──就一定能在人生的球場上,打出屬於自己的一場漂亮勝仗。


    ?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