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助蘇聯、協調美英,邱吉爾掌握戰略外交雙重主導權
從珍珠港到大西洋憲章,全球戰爭正式升級為全線對抗
?
英國走出孤戰、美國正式參戰!
邱吉爾以第一人稱視角留下的歷史紀錄
?
【邱吉爾記錄從孤戰邊緣走向聯盟核心】
本書為邱吉爾經典戰時回憶錄的精簡版,內容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德國東進》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戰爭臨到美國》,經過全文重新處理與解讀,並重新拆分為上下兩冊,而本書為下冊。不同於市面常見的分冊方式,本書重新調整敘事節奏與結構安排,刪繁就簡、精準保留戰略主幹,使讀者得以在有限篇幅中掌握戰爭發展的關鍵轉折。
?
【英國國力轉強與盟國支援】
本書記錄1941年下半年至1942年初的國際局勢變化,聚焦英國如何一方面在多線戰場繼續堅守,一方面逐步恢復戰力,並在對蘇援助與中東部署上展開關鍵行動。邱吉爾詳述如何經由波斯走廊強化對蘇聯的物資補給,並描繪英國軍力與外交籌碼在戰局中的逐步成長。他以領袖視角剖析盟國間的合作挑戰與現實壓力,展現戰時聯盟的建立並非一蹴可幾。
?
【從十字軍行動到珍珠港事件】
書中亦記錄了北非戰場上的「十字軍行動」,英軍雖成功逼退隆美爾於托布魯克,但整體戰事仍處膠著狀態。戰爭重心隨即因日本發動珍珠港攻擊而迅速擴大,美國正式參戰,成為二戰歷史的重大轉折點。邱吉爾第一時間與羅斯福密切往返,描寫他在戰略與情勢劇變中如何調整應對,從孤軍奮戰走向大西洋同盟成形的歷史瞬間。
?
【大西洋航程與英美協商】
書中後段重點敘述邱吉爾前往美洲,與美國總統羅斯福及加拿大領袖進行高層會談。這段「戰時航程」不僅展現出戰略同盟逐漸具體化的過程,也讓讀者能一窺兩大強權如何協調戰略、劃分責任與資源。書中亦記錄《大西洋憲章》的簽署背景,象徵英美從理念到行動的高度一致,是民主聯盟對抗法西斯的正式開端。
?
【戰事全面升級與歷史轉向】
隨著日本參戰與德軍在東線陷入僵局,世界局勢正式邁入全面戰爭階段。邱吉爾在本書中並未以樂觀語調預測勝利,而是強調戰事仍長、風險猶存。他一方面記錄戰局擴張對英國造成的挑戰,一方面也呈現全球反法西斯戰線逐步成形的歷史背景。英、美、蘇三方的協調初具雛形,世界正從混亂中走向秩序重建的漫長過程。
?
本書特色
?
本書為《孤戰困局,邱吉爾記下最艱困的防線》下冊,全書重整敘事節奏與內容結構,濃縮戰略精華,闡述英國如何應對1941年底至1942年初德國對蘇聯的攻勢、美英對蘇物資援助的協調,以及日本發動珍珠港事件後全球戰局的劇烈轉變。書中呈現邱吉爾在外交與戰略間的權衡抉擇,見證大戰從區域衝突轉為真正的全球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