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女孩到女人,從校園到職場,
囊括各種性別議題的鋩角(me-kak),
是女性的性別意識啟蒙書,
也是男性的性別教育寶典!
囊括各種性別議題的鋩角(me-kak),
是女性的性別意識啟蒙書,
也是男性的性別教育寶典!
《妳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東大教授寫給女孩與女人的性別入門讀本》
Girls, be ambitious!
從家庭、校園、感情、職場到社會,
無處不在、無所不包性別議題,妳意識到了嗎?
性別的刻板印象是怎麼形成的?
想當全職主婦難道不行嗎?
所謂的「女子力」其實是一種詛咒!?
錯的明明是色狼,為何受害的女性還會被譴責?
女性專用車廂算是一種逆向歧視嗎?
身為女兒就應該負責照護年老的父母?
女性求職路上陷阱一籮筐!?
性別歧視是不是沒有終止的一天?
•東大名譽教授、《厭女》作者上野千鶴子力作
•完整收錄2019年度東京大學開學典禮致詞
書中內容大大突破性別分野,我認為不分性別的青少年都該閱讀,若有父母因為沒有養育女兒就錯過這本書,那就太可惜了。……我們一定要相信自己擁有「覺得不對勁」的權利,而且不分性別,每個人都可以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自由選擇,過得自由自在。──諶淑婷(文字工作者�性平教育講師)
這是一本為女孩而寫的書,家長、老師也應該看一看,沒有集合全宇宙的力量,要達成性別平權的目標,仍會走得跌跌撞撞。……上野教授以女性主義者及教育者的角度,為女孩寫下此書,社會不動,女孩自己動,一代一代地接力打造一個「任何人都不拘泥性別的社會」。──謝美娟(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監事)
身而為人,人人都擁有特定的一套生理條件,也必然會發展出與他人相同又不同的生命經驗──真正的重點只有一個,就是問清楚自己想要活出怎樣的人生?無論那是什麼色彩的人生,只要是全力以赴,必然光彩奪目,也必然會為其他女性帶來光芒,為年輕女孩的未來照見新的道路。──許菁芳(作家)
2019年,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女性主義者暨知名作家上野千鶴子以性別為切入點,在東大的開學典禮上向新生致詞,開頭便提及前一年(2018)東京醫科大學入學考試不公的醜聞──校方為了壓低女學生的錄取率,長期透過人為手法操縱分數使女考生落榜,消息曝光後,頓時輿論譁然。而這樣的歧視與不公平,正是日本女學生所置身的現實。
至於貴為日本最高學府的東京大學,即便沒有這類性別歧視的黑箱作業,隱形的歧視仍舊無所不在。突破重重「男」關、考上東大的女學生比例出乎意料地只有兩成,東大男學生還會忌憚和自己一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優秀女生,只願意找崇拜東大生的外校女子大學生聯誼。在致詞中,上野教授更一針見血地指出,等在所有學生面前的,是「就算努力也得不到公正回報的社會」,不僅努力無法獲得回報,還有更多人(尤其是女性)會在發憤努力之前就被周遭的人潑冷水澆熄了志向。這番振聾發聵的致詞發表後,不僅立刻在日本國內引發諸多迴響,也獲得海外各國的廣大共鳴。
另一個鄰近的亞洲國家南韓,儘管握有先進國家的資源,性別意識卻仍落於人後,不只有82年生的金智英暴露出傳統與保守的側面,性別爭議更在2022年的總統大選中成為關鍵因素,由於性別政策而引起撻伐的尹錫悅甚至選上了總統。至於台灣,我們有民選的女總統,更有許多女性議員與立法委員,但在乍看女力當道的表象下,卻動輒必須承受針對女性身分的歧視發言與不理性的人身攻擊,甚或淪為家暴受害人。在標榜性別平權的現代社會,隱而未顯的刻板印象和明目張膽的厭女言論卻仍無所不在,不只流露在個人的言行舉止間,也反映在社會風氣與大環境裡。
上野千鶴子教授長年投身性別研究與女性運動,在本書中,她著眼於家庭、校園、感情、職場與社會等面向,透過淺顯易懂的筆法,以一問一答的QA形式回答44道乍看單純卻十分值得深入討論的性別議題,囊括女孩子在成長路上與出社會之際會面臨的各種困境,令人對性別意識有更多的認識和啟發,既是一冊性別教育的入門讀本,也可以視為一門女性主義的先修課,從學生、教師到家長,人人必修的性別學分。
專文推薦
許菁芳|作家
諶淑婷|文字工作者�性平教育講師
謝美娟|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監事
(依首字筆畫排序)
誠摯推薦
王如玄|財團法人現代婦女基金會董事
王婉諭|前立法委員
李屏瑤|作家
杜瑛秋|財團法人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
律師娘林靜如
烏烏醫師|禾馨婦產科醫師
陳怡嘉|作家�教師�學習策略專家
陳珊妮|音樂創作人? ? ?
張美蘭(小熊媽)|親職作家�閱讀推廣人
張瑋軒|吾思傳媒(女人迷) 創辦人
郭葉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
覃玉蓉|財團法人婦女新知基金會祕書長
番紅花|作家
黃越綏|財團法人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作家
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依首字筆畫排序)
日本亞馬遜網路書店5星好評
上野教授以女性主義的觀點痛快地一刀砍向男性社會的荒謬!採用一問一答的QA形式,讓讀者不管從哪一篇開始都可以輕鬆地閱讀,此外書中還收錄了備受好評的東大開學典禮致詞,希望接下來要思考未來方向的中學生與高中生都能讀到這份熱切的訊息。──瑪蒂達圓舞(?????舞)
我前陣子正在煩惱自己到底算不算是女性主義者,但讀了這本書之後,我可以肯定地說自己就是一名女性主義者,這本書給了我這樣的鼓舞。因為是由上野教授以一問一答的方式回答學生的問題,所以不論從哪一題開始讀、想讀幾遍都可以!而且這本書真的很老少咸宜,不僅是青少年,希望大人也可以讀讀看,而且不管是什麼性別都好,真希望那些既得利益者也都能一讀。──松本美優(松本??)
《與其事後越想越氣,不如當場這樣反擊》
#MeToo時代的女性自保指南,瞬間爆發力炸裂的語言防身術!
「妳以後一定是個好太太。」
「妳很懂得討老男人的歡心嘛。」
「妳看起來不像是有小孩的媽媽。」
「能夠原諒老公逢場作戲才是好女人。」
「只要提升女性魅力,就可以把自己嫁出去。」
「都是妳不好,都是妳的錯。」
「開開玩笑而已,幹麼這麼認真(笑)。」
──如果我是男人,你還會說這種話嗎?
看似不經意的關心,或許潛藏著有意無意的性別偏見,
即便是發自內心的讚美,也可能隱含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
這些話聽在耳裡,妳是否眉頭一皺,心中警鈴大作?
厭女症、性騷擾、容貌歧視、精神暴力、惡質搭訕、撒謊騙砲……身為女人,好好活著真不容易!
女人隻身在江湖上走跳,不只得面對鋪天蓋地的偏見與歧視,日常生活中還有更多似是而非的性別誤區。從看似稱讚的刺心話到心存僥倖的肢體碰觸,就算感到被冒犯,也總是第一時間自我懷疑──是我想太多了嗎?我反應過度了嗎?對方到底是什麼意思?我怎麼覺得怪怪的?是我有問題嗎?
當下無法徹底釐清又得「顧全大局」,於是只能帶著困惑、憤怒與震驚,把委屈通通吞下肚。用微笑來掩飾,假裝沒什麼大不了,直到某一刻才「越想越不對勁」,驚覺「當時應該要生氣」!
就算沒有惡意,也不代表說什麼都可以。請妳該生氣就生氣,千萬別把所有不對勁都當成過度反應,也別讓無心的話變成心裡的刺,練習釐清自己的感覺而不需要感到心虛,學會反駁刺心話、不被幹話擊垮的「語言防身術」,正是女性自我保護的最佳途徑,希望所有女性朋友以此為武器,打破長年以來社會上不自覺的性別偏見與歧視,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健康有活力!
誠摯推薦
法律白話文運動
賴芳玉律師
日本亞馬遜網路書店女性讀者超有共鳴推薦
世間女子必讀!
鬼島為什麼對女性這麼嚴苛呢?只不過剛好投胎當男人就自以為有多了不起,殊不知世界上多的是不說出(說不出)心裡話的女性!還有很多女生會覺得天然呆才可愛,我就曾經因為面無表情被嫌臉臭,為什麼女生不懂得陪笑就要被嫌棄?要是笑笑地不反抗,那麼性騷擾、冷暴力和職權騷擾就永遠沒有消失的一天。希望我可以熟讀這本書,好好鍛鍊自己的戰鬥力。(匿名)
笑著笑著就哭了
不得不說,「以前的我」其實也是會做出那種白目發言的人。自己當初脫口而出的話想必讓對方很不舒服,那個人的名字與臉孔赫然浮現腦海,讓我悔恨交加,想向對方道歉也辦不到,因為自己早就被放生了。這種時候我實在應該向阿爾黛西亞看齊,認真地向現在的朋友坦承、反省自己過去的失敗,雖然我的反省可能根本傳不到當事人耳裡,但我想表達的是,就算是白目的我,透過讀這本書、試圖傾聽當事人的想法,也能洗心革面、改邪歸正。(Norah)
將「覺得怪怪的」訴諸文字的書
崇尚「討男人喜歡教」的二十幾歲時,被說「妳將來一定會是好太太」我就會沾沾自喜,但現在被這麼說反而會很火大。我想這15年來,不管是作者的想法或鬼島日本的居民心態都一點一滴改變了。即便沒有另一半也沒有小孩,我還是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煩惱,正因如此,我們才必須體恤對方的狀態與心情,謹慎地遣詞用字。話說回來,怎麼樣才能讓敝社的男性也都讀讀這本書呢?真希望他們可以在新員工入社及主管的職權騷擾教育課程中大聲朗讀書中的內容。(匿名)
讀過這本書的人肯定會比現在更快樂
不分男女老少,希望大家都可以讀讀看。要是當初我因為職權騷擾和性騷擾而陷入絕望時讀到了這本書,那種自認無能為力、不得要領的自我嫌惡或許就能消解一些。即使妳在生活中沒有感覺到什麼不對勁或不舒服,阿爾黛西亞的文章也會讓妳放聲大笑、神清氣爽,或是意識到妳以前沒有留意到的別人的痛苦。我想買一本給我侄女(高中生)看,還得買《北斗之拳》給她……(笑)(Amazonko)
不論男女老少都要讀的一本書
總歸一句話,寫得超有趣的!儘管我至今都對別人說的話感到困惑,卻一直活在「能夠應對得體才是成熟女性」的話術中。對於阿爾黛西亞在社群的發言我都點頭如搗蒜拍手叫好,大聲跟著她吹響大法螺。希望男性也都能讀讀這本書──雖然要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是不容易的事。(mana)
推薦給所有人
非常有意思的一本書。平常不太看書的我一鼓作氣讀完了,價值觀也因此翻轉。但與其說是「翻轉」,不如說是「覺醒」,因為書中有許多「我確實也曾覺得怪怪的」、「原來不是只有我越想越不對勁」的內容,讓我知道問題不在我而鬆了一口氣,也對自己更有信心。由衷希望有朝一日世界上不再有「弱者」這個詞。(Mi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