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深夜老狗的13堂課

深夜老狗的13堂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494240
卜大中
允晨文化
2025年7月15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6267494240
  • 叢書系列:當代名家
  • 規格:平裝 / 134頁 / 15 x 21 x 1.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當代名家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台灣是全世界變老速度最快的國家,從高齡社會(六十五歲人口占十四%),到超高齡社會,只花了七年時間,遠遠比歐洲國家的三、五十年快多了,從政府、企業、到家庭、個人,都應該有所準備。從「輪椅六記」、「枴杖人生」到「包大人紙尿布」、「外傭」,大中兄語帶詼諧的描述中,我還是深深感受到終於老了的觀察,或許也有了更好的心理準備。人老了,最後就會死亡,但要「正面凝視死亡」,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大中兄從多年前父母衰退的老境,有許多感懷,並投射他自己的初老,讓我深有共鳴。——梁永煌



      有一種幽默,是嘲人,是譏世;但也有一種幽默,是笑著嘆氣,用弱弱的聲音唱出人生的晚安曲。《深夜老狗的13堂課》正是這樣一本書,一本卜大哥以幽默為基底、智慧為骨幹,細細咀嚼老化的狼狽、凝視病痛的磨難,對死亡的恐懼,以自嘲調配、時而譏諷、時而溫柔的語氣,為我們特調出一瓶「卜氏限定能量飲」。閱讀這本書,如與一位風趣睿智的老友促膝長談。他談「前列腺發炎」的哭笑不得,把老男人的狼狽描繪得活靈活現。他講「終於老了」神隊友之一的包大人,紙包不住火包著住尿,尿片的美麗與哀愁,講得笑語如珠,卻也在笑聲中體會到身體走下坡的無奈。謝謝老卜,敢於直視我們終將面對的恐懼,並以笑聲作為武器。——賴靜嫻



      這本書在茫茫書海中不過是滄海一粟,渺小到數萬倍顯微鏡都看不到。不過,現在已經不是著書立說,立德、立功、立言的古代了,而是終於到了個人自我有感而發的時代。這本書是文集,出於對人類前途、台灣未來和我自己的找尋,用詼諧嘲諷的筆調呈現出我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如果天願假年,我希望未來情況改善,不再用譏諷的文風憤世嫉俗;而能正面地描寫我的快慰和夢想。——卜大中


     





    推薦序—嬉笑怒罵過一生�今周刊發行人 梁永煌?



    推薦序—炒股炒成股東,炒房炒成房東,把妹把成老公,麻將變成相公�寶島聯播網總經理 賴靜嫻?



    前 言—前列腺發炎?



    一 ——謀殺死神?

    二 ——終於老了?

    三 ——正面凝視死亡?

    四 ——狗老師教的十三堂課?

    五 ——炎上世局?



    後 語——後見之語





    ?





    推薦序



    嬉笑怒罵過一生

    今周刊發行人 梁永煌?




      很高興大中兄的新書「深夜老狗的13堂課」,未付梓前就能先睹為快。看完後第一個念頭就是,「果然是大中」!



      話說我和大中兄相交二十年餘,機緣是一群如今已是新聞老兵,在一九九七年成立了「台北記者俱樂部」。我是二○○二年左右加入,從此每二個月的聚會幾乎都會見到大中兄。我們十幾位成員中有蘇正平、盧世祥、杜念中、項國寧、楊憲宏、邱近思、賴秀如等;如果告訴大家書名,猜猜作者,相信答案都相同。



      本書的前言「前列腺發炎」,立即吸引了我的目光。泌尿科醫生最常對男性講的一句話就是,「總有一天等到你上門」。大中兄整整大我十歲,在人生路上絕對是我的前輩,他的心境和體驗,我當然不能輕忽。



      第二章的「終於老了」,及第三章的「正面凝視死亡」,對於一年多前拿到敬老卡的我更有感觸!



      台灣在今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六十五歲以上人口超過二十%,因此,從二十多年前我擔任《今周刊》社長時,就常以封面故事報導相關議題,像二○○四年的「五百萬人消失—退不了休的未來,你怎麼辦」,二○一七年的「人口斷崖風暴全解讀」等。



      我在許多場合常常強調,台灣是全世界變老速度最快的國家,從高齡社會(六十五歲人口占十四%),到超高齡社會,只花了七年時間,遠遠比歐洲國家的三、五十年快多了,從政府、企業、到家庭、個人,都應該有所準備。我心中有數,但看了大中兄書中所寫,「總以為變老是別人的事,沒想到一轉眼自己就老了」,還是心頭一驚!



      從「輪椅六記」、「枴杖人生」到「包大人紙尿布」、「外傭」,大中兄語帶詼諧的描述中,我還是深深感受到終於老了的觀察,或許也有了更好的心理準備。



      人老了,最後就會死亡,但要「正面凝視死亡」,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大中兄從多年前父母衰退的老境,有許多感懷,並投射他自己的初老,讓我深有共鳴,也提醒自己要更珍惜年已八十八歲家母的日常叮嚀。



      在咀嚼大中兄對死亡的多面向觀察時,我想分享我的親身經驗。



      「退休是需要練習的,老了是要先做準備的」,這是我寫在記事本的一句話。老年的準備之一是,預立醫療決定。《今周刊》在二○一七年做了一個封面故事,「預約美好告別」,報導「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通過,在二○一九年元月起實施。知名作家瓊瑤在看了這個封面故事,還選擇在網路上公開叮嚀,我自己也在二○年中簽署了。




    其 他 著 作
    1. 昨日報:我的孤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