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想知道我喜歡在土壤中挖掘什麼。
不是建造房屋或道路,也不是尋找德川埋藏的寶藏,
我的目標是找到可以養活100億人的肥沃土壤。」
── 作者 藤井一至
挖土,其實是件很浪漫的事!
一鏟挖下去,是千年的時光、萬種生機;
我們對天體運行瞭若指掌,對腳下土壤卻所知甚少。
土壤對戰爭爆發和文明興衰有極大的影響。
人類的飲食文化形塑了農業文化,最終影響經濟勢力分配,甚至左右了環境。
然而,世界上適合種植作物的地區卻少得驚人。
在未來,土壤科學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常被忽略的「土」,其實才是世界的真正核心。
地球擁有數十萬乃至上百萬種植物、真菌和昆蟲,
然而土壤類型卻僅有12種。
人類由土壤滋養,但現代人能否將這片寶貴的土壤傳承給後代?
未來,隨著世界人口迅速增加,支撐人口的農地將逐漸消失,
很少受到關注的土壤,將為未來人類的生活指明方向。
作者藤井一至是一位研究土壤的學者,帶著鐵鍬環遊世界,
踏上尋找肥沃土壤以養活地球100億人口的旅程。
本書獨特的節奏與敘事風格幽默易讀,
讓讀者能輕易跟隨作者一同進入土壤的世界,
鳥瞰地球僅有的12種土壤的科學知識,
探索地球上最後的謎團:土壤。
真的有可以託付人類未來的土壤嗎?
跟著藤井一至跨越時間的縱軸與地域的橫軸,探索土壤的廣度與深度,
答案呼之欲出。
::《每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週刊郵報》、《週刊文春》等多家媒體熱烈評論,並重印再刷::
沒有其他動物像人類一樣以如此多不同的方式利用土壤。我想介紹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日本人與土壤關係的理論:「早餐是黑鈣土種植的小麥麵包和斯堪地那維亞火山灰種植的藍莓果醬。午餐是咖哩飯,其中富含在亞洲熱帶雨林和風化紅黃土壤中生長的香料薑黃,以及用黑土種植的蔬菜沙拉。我們用石化泥炭土藍染衣物,用煤炭供電的電爐取暖,然後緊握著智慧型手機,它正是由氧化土製成的。」
── 山岡和純(Kazuzumi Yamaoka),日本國際農林水產研究中心 首席研究員
過去,在地質野外研究中,土壤和雜草曾是令人頭疼的存在。當手中的岩石樣本因風化而不再適合分析時,總讓人感到失望。然而,這正是多年土壤形成過程累積的成果!從現在開始,我們看待夏季茂盛草地的方式或許會因此改變,這本書將引導你深入思考土地、食物與環境議題上的衝突。
── 黑澤大陸(Kurosawa Tairiku),朝日新聞大阪編輯部
作者手持鏟子,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土壤「對話」,足跡遍及家鄉富山的稻土乃至加拿大的永凍土層。書中愉快的自嘲式幽默,讓讀者絲毫不感枯燥。我們將持續關注這位年輕的土壤科學家,看他如何以幽默化解,並致力於拯救21世紀的土壤問題。
── 藤原龍文(農業史研究員、京都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