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說不盡的台灣味(下冊):多元兼容的流轉台味

說不盡的台灣味(下冊):多元兼容的流轉台味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4182966
胡川安
遠流
2025年7月30日
150.00  元
HK$ 127.5  






ISBN:9786264182966
  • 叢書系列:台灣圖典
  • 規格:平裝 / 232頁 / 13 x 19 x 1.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台灣圖典


  • 人文社科 > 歷史 > 台灣歷史 >











    這是一場多元台味的飲食探索,

    從世界各地傳入的各種風味,落地生成那些有點相似、

    卻又不太一樣的舌尖印象……

    ?

      台灣飲食的特別之處,在於不同地方來的料理,在這塊土地生根之後,還繼續往其他地方發展,例如小籠包、燒餅油條、餃子、滷味、高粱酒……,本來不是台灣原有的食物,卻能透過這塊土地發揚光大。如果沒有這島嶼的包容度,就沒有名揚國際的可能。

    ?

      跟著胡川安老師,從飲食考察的角度一起探看這些透過多元文化交融出的料理,以及運用我們土地長出來的食材,是如何改變並創造出新的、專屬這島嶼的台灣味。

    ?

      一起來探看多元文化交融出哪些台灣味:

      ?日治時代就吃壽喜燒?原本的壽喜燒是用煎的而不是火鍋?

      ?台灣人愛吃火鍋,但其實鍋物料理幾乎都是外來的?

      ?來自外省手藝的小籠包怎麼變成台灣代表美食?

      ?台灣本來沒有甜的擂茶?

      ?台式早餐的經營模式其實是來自麥當勞?

    ?

      這島嶼的飲食文化,就是各種文化的交融。

      從不同地方來的飲食,但台灣人用自己的方式吸納,

      讓不同的飲食文化都轉變成了自己……

    ?

    知味推薦

    ?

      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

      吉雷米|台語節目主持人、文化觀察者

      李文成|《一歷百憂解》Podcast製播人

      曹銘宗|台灣文史作家

      鄭順聰|台文作家

      盧建彰|導演、作家

      謝仕淵|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
      食物不只是飽足,更是文化的載體與人情縮影。尤其台灣這樣的移民國家,一碗飯、一盤菜,時常蘊藏不同族群的文化交融。當「地方再生」淪為觀光包裝,飲食文化被「美食節」簡化成網路關鍵字的時代,作家深入田野,重構文化背後的真實脈絡,就顯得很可貴。

      胡川安老師以「飲食文化」課為起點,化身飲食偵探,走訪路邊攤、家常菜、三星餐廳與食材產地,展開一場以味覺為經、田野為緯的文化書寫之旅。

      《說不盡的台灣味》兩冊書分別聚焦「風土滋養」與「多元交融」。從滷肉飯、珍奶到辦桌菜,從在地食材的原味展現,到跨文化激盪出的新風貌。每一道料理背後,都是一代人的痕跡與生活敘事。

      作者用自己的人生體察、記憶與味覺,感受台灣飲食不同地區的流變、風土的差異,以及其中交織的人情故事。透過他的輕快筆調和深入觀察,讓味道成為門道,帶你讀出台灣味的千滋百味。無論是研究者、料理人,還是單純愛吃的你,都能在這兩本書中找到台灣飲食豐富的趣味和魅力。──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

    ?

      身為定居台灣十多年的法國人,我深深體會,真正理解台灣,不能只靠旅行與書本,而是要走進菜市場、聞進巷口小吃攤、坐進餐廳裡與人一起吃飯。食物,是台灣最深情的文化語言。

      這本書是一趟穿越時空的飲食旅程,從鐵路便當、麻辣鍋、眷村菜,到牛排文化、西班牙料理到咖啡浪潮,每道料理背後都是故事與文化的堆疊。

      作為法國人,我特別關注書中對法式料理在台灣的描寫。真正打動我的是,台灣廚師不是模仿,而是以尊重風土的精神,創造出有土地氣息的「台式法菜」,展現文化交流中最美的再創造。這本書像一場長餐,不只讓你飽嚐滋味,也讓你讀進台灣與世界交會的風味與情感。推薦給每一位想認識台灣、理解文化的人。──吉雷米(台語節目主持人、文化觀察者)

    ?

      近年來幾乎所有關心台灣史的學者專家,都在努力尋找一個答案:如何讓我們印象中這些有趣、卻在大眾記憶裡生硬的故事,變得更加美味可口?

      胡川安老師結合自身對美食的品味與台灣料理的熟稔,在過去幾年穿梭在不同城市、試圖幫這些融合大江南北的美味佳餚找尋它們的DNA,自米其林三星到路邊小吃,都有一段跟味覺一樣鮮甜可口的獨家歷史故事。

      透過真切的觀察與文字,作家讓本來只是充斥笑聲與嘈雜的餐桌、車水馬龍的餐廳,成為了街頭巷弄、任何家戶都有的歷史博物館,讓美味之外更看見台灣四百年文化交織出的味蕾狂想曲。──李文成(《一歷百憂解》Podcast製播人)

    ?

      常常在台灣品嚐某道飲食時,因舌頭愉悅讓腦袋喚起記憶,口中胡亂道出:「我記得這是怎樣?但好像又不是這樣?到底是哪樣!」去查谷歌,叫喚AI,往往是一堆凌亂且不確定正確性的資訊。那就翻開《說不盡的台灣味》,這兩本是台灣飲食的小百科全書,有胡川安博士為你主講,先以自身的經歷如YT影片般帶領著你穿越不同的文化,走南闖北,無所不嚐。

      其具備深厚的學識,強大的資料彙整能力,更有親身的品嚐、廣闊的交遊、全面的視野,告訴你這一系列飲食在台灣的發展──這是缺乏體驗、感情冷漠的AI所沒有的。更勝AI的,是這位饕客、學者、漫遊者三體合一的作家,文字平易,見解獨到,好讀好順又好懂,好客好吃好走踏,一道知識脈絡就此get!一本書把台灣味全都包起來! ──鄭順聰(台文作家)

    ?

      胡川安這書寫得真好啊。我和妻都愛吃,交往的朋友,也多懂吃。過往廣告公司有個風氣,因為大家工作時間長,因此,為了慰勞員工,當主管的常常請吃飯,有時慶祝比稿成功,有時只是凝聚感情,加上要培養品味,好滿足客戶對廣告作品的要求,因此,通常會找好的餐廳、館子聚餐,一週吃上個幾次。於是,川安書中的館子,我多數吃過,在閱讀的時候,那環境的氣氛、菜色的滋味,都立刻重現面前,臨場感十足,真是非常棒且立體的讀書經驗。

      但,我覺得,最精采的不是那食物菜色本身而已,而是後面的故事。我也會好奇,四平小館的酸菜白肉鍋怎麼來的?信義路那個離廣告公司很近的太和殿,說港星常去吃,那麻辣鍋又怎麼在台灣出現的?或者那個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想起一定要吃的米干,又是怎樣的來歷?

      輕鬆愉快的語調,對故事的好奇,就是這本書的模樣,我讀來,就好像跟川安同桌,聽他一貫帶著遊戲般的笑容,卻道出食物背後的歷史,那總是讓我感到驚奇,並且深深著迷。

      飲食考察,十分辛苦,川安每天都得跑十公里好消耗熱量,我們讀這書,倒不至於得到過度的熱量,反而是咀嚼了熱力十足的故事,就請各位享受美食,又沒有負擔!──盧建彰(導演、作家)

    ?

      川安經常對自己南北奔波的飲食體驗,謂之「辛苦的考察」,這些讓人口水直流、羨慕不已的行程,如今出版為《說不盡的台灣味(上冊):風土滋養的印象台味》與《說不盡的台灣味(下冊):多元兼容的流轉台味》這兩冊書。

      我們偶爾會在台南的餐桌上相遇,理解這個過程,「果然辛苦!」在各種誘人的美味裡,要穩住很不容易。

      川安認為味覺評價經常似是而非,缺乏有系統方法,飲食經濟行銷語言過於淺顯,難以展現食材與廚藝交會的深刻層次。他因此主張要動用各種感官品嚐味道,也要能辨識存在於各種食材中的風土原味,才能將味道消化、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於是餐桌上的川安,要吃要聞要問要聽,真的很忙碌。

      我可以見證「飲食考察太辛苦」,各位讀者還是先讀書比較快!──謝仕淵(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推薦序? 落地後轉生出新的台灣味�曹銘宗

    知味推薦�Hally Chen、吉雷米、李文成、鄭順聰、盧建彰、謝仕淵

    自序? 不斷融合與創新的台灣味

    前言? 了解飲食文化,為了吃而相聚

    ?

    PART 1? ?日本味在台灣


    01鐵路便當──移動中品嚐到的飽足滋味

    02天婦羅、甜不辣與關東煮──從炸物到煮物都美味的日本代表食物

    03壽喜燒──像火鍋又不是火鍋的醬香

    04鰻魚飯──從養鰻到吃鰻,日本來的鮮香蒲燒味

    05鐵板燒──用煎鏟帶你吃出鮮美與原味

    06咖哩──從印度經過日本傳來的香味

    07涮涮鍋──感受食物旬味的暖呼呼料理

    08泡麵──相傳來自日本,再創出台灣獨到口味

    ?

    PART 2? ?他鄉成故鄉的滋味


    09沙茶與沙茶火鍋──來自潮汕的獨特風味,已成為日常

    10酸菜白肉鍋──寒冬中最適合圍爐享用的鍋物

    11麻辣鍋──面對冬天時,最好的熱辣選擇

    12眷村菜──混融出的那股家鄉味

    13餃子──可以一起製作、一起分食的歡樂元寶

    14小籠包──讓世界認識台灣的重要一味

    15燒餅、油條與豆漿──充滿外省記憶的台灣早餐

    16馬祖菜──在台灣也吃得到的福州料理

    17江浙菜──慢慢融入台灣人味蕾的舊官菜

    18米干──來自異域的味道

    19滷味──口味多樣、冷熱皆宜的下酒良伴

    20高粱酒──兩岸對峙下形成的金門印象

    21普洱茶──黑茶在台灣茶界的華麗轉身

    22擂茶──客家傳統再創造的茶飲

    ?

    PART 3? ?西方味在台灣

    23牛排──老牛排館與台灣人的牛排體驗

    24法式料理──在台灣,精緻餐飲的愉悅分享

    25西班牙料理──一場宛如詩的料理體驗

    26台灣咖啡──第三波咖啡浪潮後的全民飲品

    27台式早餐──便宜、多樣又方便的早餐選擇






    自序




    其 他 著 作
    1. 說不盡的台灣味(兩冊套書,限量加贈「台味透光書卡」)
    2. 說不盡的台灣味(上冊):風土滋養的印象台味
    3. 說不盡的台灣味(上冊):風土滋養的印象台味(限量親簽版,加贈「豐盛台味•透光書卡」)
    4. 說不盡的台灣味(兩冊套書,限量上冊親簽版,加贈「台味透光書卡」)
    5. 記憶台灣2:從國族政治、人文地景,見證成就台灣歷史的每一步
    6. 記憶台灣1:從生活文化、教育信仰,看見台灣多元視角的每一幕
    7. 餃子與味噌:流動的日本味
    8. 種希望的人:在人間實踐真善美
    9. 改變世界:25個影響歷史文明的名人大事【國家領袖篇】
    10. 【改變世界:100個影響歷史文明的名人大事】套書4冊-激發孩子用更宏觀的角度看世界並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