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台灣味?
永遠說不完,也說不盡。
這是一場台灣飲食與風土的對話,
透過在地的飲食考察,
一起來認識各種台灣味的前世今生!
?
「食物」是人際關係中的共同記憶、也是跨越國度和文化隔閡的橋梁;「飯局」更是創意火花的開端、社會運作的潤滑劑,也是人與人交會的地方。將味蕾連結思想,味道便成為門道。
?
文史作家胡川安從飲食考察的角度展開筆上漫談,讓味覺透過文字想像在舌尖舞蹈,也帶大家一起探看不同食材成就出的不同飲食風情,以及展現出文化流轉的各種面貌。期望透過上冊「風土滋養的印象台味」與下冊「多元兼容的流轉台味」,能作為「台灣味」的一個記錄、一個時代的縮影。
?
【上冊「風土滋養的印象台味」簡介】
這些從台灣風土長出的滋味,有米、有肉、有茶,各色料理養成了我們的味覺基礎,而那些鮮美、甘甜又讓人印象深刻的味道基底,在在顯示出由我們土地養成的各種飲食深層記憶。那記憶或許來自無窮盡的愉快飲食體驗,更是我們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過的實感。
?
跟著胡川安老師,從飲食考察的角度展開筆上吃播,一起來認識你我熟悉的台灣味背後的各種故事,透過文字想像在舌尖舞蹈,也探看各地風土成就出的不同飲食風情。
?
一起來探看台灣風土滋養出哪些台灣味:
?米飯是日本料理的起點?也是台灣飲食文化的出發點?
?一到端午節總是要戰南北的粽子究竟有何差異?
?最深入每個人家中的鮮味是白斬雞?
?從早到晚都吃得到的彰化料理是爌肉飯?
?仙山而來的仙草到底有多「仙」?
?
【下冊「多元兼容的流轉台味」簡介】
台灣飲食的特別之處,在於不同地方來的料理,在這塊土地生根之後,還繼續往其他地方發展,例如小籠包、燒餅油條、餃子、滷味、高粱酒……,本來不是台灣原有的食物,卻能透過這塊土地發揚光大。如果沒有這島嶼的包容度,就沒有名揚國際的可能。
?
跟著胡川安老師,從飲食考察的角度一起探看這些透過多元文化交融出的料理,以及運用我們土地長出來的食材,是如何改變並創造出新的、專屬這島嶼的台灣味。
?
一起來探看多元文化交融出哪些台灣味:
?日治時代就吃壽喜燒?原本的壽喜燒是用煎的而不是火鍋?
?台灣人愛吃火鍋,但其實鍋物料理幾乎都是外來的?
?來自外省手藝的小籠包怎麼變成台灣代表美食?
?台灣本來沒有甜的擂茶?
?台式早餐的經營模式其實是來自麥當勞?
知味推薦
?
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
吉雷米|台語節目主持人、文化觀察者
李文成|《一歷百憂解》Podcast製播人
曹銘宗|台灣文史作家
鄭順聰|台文作家
盧建彰|導演、作家
謝仕淵|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
?
好評推薦
?
透過作者的輕快筆調和深入觀察,讓味道成為門道,帶你讀出台灣味的千滋百味。──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
?
(上冊)這不只是一本談吃的書,更是一本用味道說文化、記憶與土地的筆記。它讓我明白:味覺不只是感官記憶,更是通往故鄉的路。
(下冊)這本書像一場長餐,不只讓你飽嚐滋味,也讓你讀進台灣與世界交會的風味與情感。推薦給每一位想認識台灣、理解文化的人。──吉雷米|台語節目主持人、文化觀察者
?
透過真切的觀察與文字……讓美味之外更看見台灣四百年文化交織出的味蕾狂想曲。──李文成|《一歷百憂解》Podcast製播人
?
胡教授的《說不盡的台灣味》,就是來自飲食考察加歷史研究的產物。……飲食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流動的過程,甚至可以創造新的傳統。──曹銘宗|台灣文史作家
?
這位饕客、學者、漫遊者三體合一的作家,文字平易,見解獨到,好讀好順又好懂,好客好吃好走踏,一道知識脈絡就此get!一本書把台灣味全都包起來!──鄭順聰|台文作家
?
輕鬆愉快的語調,對故事的好奇,就是這本書的模樣,我讀來,就好像跟川安同桌,聽他一貫帶著遊戲般的笑容,卻道出食物背後的歷史,那總是讓我感到驚奇,並且深深著迷。──盧建彰|導演、作家
?
餐桌上的川安,要吃要聞要問要聽,真的很忙碌。我可以見證「飲食考察太辛苦」,各位讀者還是先讀書比較快!──謝仕淵|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