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也許是因為布農族為高山族群,神話中與動物相關的故事特別多,尤其又常聞動物與布農族人之間的關係,初讀到這篇癩蝦蟆的神話時,感受特別強烈。
繪本一開始就先以台灣社會對於癩蝦蟆的刻板印象起頭,從外表敘述到延伸而出的成語運用。作者並以三個小兄妹和祖父母的對話,展開徹底屬於布農族的視角,來細細訴說癩蝦蟆在布農族中的地位,沿用布農族一貫以來的口耳相傳的場景,藉由祖父母的口,將癩蝦蟆的故事傳承給孫子們。
依照本文所述,癩蝦蟆的布農族語是「老祖父」的意思,光是從命名上來看,就可立刻猜測到其中必然有故事。布農族是個極其尊重耆老的社會,老人家的智慧是傳承族群生命重要的依據,癩蝦蟆既被尊稱為「老祖父」,又是天神所飼養的寵物,想來身世必定不同於尋常動物,透過繪本中祖父母的口說,果然給予讀者答案。
繪本中還舉了很多例子,其實也是一種教導的過程,告訴後代子孫們,哪些行為舉止並不恰當,例如欺負癩蝦蟆、輪工時的不認真等等。另外,癩蝦蟆常常伴隨著雷雨時出現,這也是一種生態知識,原來在特定天氣較容易見到癩蝦蟆(也伴隨著某種天氣的懲罰)。
當然,在繪本中最綿長的情意,是善待動物的初心,無論是大人或孩子,都不應該捉弄一隻看來「醜陋」的癩蝦蟆,否則隨之而來各種由天神降下的災難與禍事,會令族人喪失性命。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本書採取了雙語呈現,讓更多孩子可以藉由繪本的閱讀,進而學習到布農族語,不僅豐富了生態知識、傳統文化等,同時還包含了語言學習,實是一本多元又精彩的兒童繪本。
利格拉樂.阿[女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