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佛學概論

佛學概論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4235778
劉貴傑
五南
2025年8月25日
207.00  元
HK$ 196.65  






ISBN:9786264235778
  • 規格:平裝 / 448頁 / 17 x 23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宗教命理 > 佛教 > 其他











      佛學是指佛教經典中所包括之緣起、業力、因果、輪迴等理論的學說。一般也把佛教所包含的文化內容、文化遺產看作是一種值得研究的學問,便是佛學。其實,以釋迦牟尼的說教為依據,經由解說、抉擇、演繹、闡發出來的各種學說,即稱為佛學。

    ?

      佛家學說博大精深,夙稱浩瀚如海;典籍卷帙浩繁,義理玄妙高遠;三藏經論,奧賾難究,以致初學每有門牆萬仞之嘆!本書以二十章,系統性且有重點地介紹佛學概論:

    ?

      一、時代背景與佛學的形成    十一、唯心論

      二、佛學在印度的發展      十二、唯識學

      三、佛學在中國的發展      十三、佛性觀

      四、緣起論           十四、業論

      五、無我論           十五、因果論

      六、空義說           十六、輪迴說

      七、二諦論           十七、生死觀

      八、中道說           十八、解脫觀

      九、實相論           十九、涅槃觀

      十、因明學           二十、實踐論

    ?

      期使有識之士、莘莘學子,能在窺其堂奧後,進而對從小到大濡染於日常生活中的佛教更能知其所以然,並且正向運用它。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時代背景與佛學的形成

    社會背景

    思想背景

    佛學的形成



    第二章 佛學在印度的發展

    部派佛學?

    大乘佛學?

    祕密佛教?



    第三章 佛學在中國的發展?

    三國佛學?

    兩晉佛學?

    南北朝佛學?

    隋唐佛學?

    兩宋佛學?

    遼元佛學?

    明代佛學?

    清代佛學?



    第四章 緣起論?

    十二緣起?

    賴耶緣起?

    真如緣起?

    法界緣起?

    六大緣起?



    第五章 無我論?

    原始佛學的無我論?

    部派佛學的無我論?

    大乘佛學的無我論?

    藏傳佛學的無我論?



    第六章 空義說?

    原始佛學的「空」義?

    部派佛學的「空」義?

    《般若經》的「空」義?

    《維摩經》的「空」義

    龍樹的「空」的思想?

    僧肇的「不真空論」



    第七章 二諦論?

    部派佛學的二諦論?

    《成實論》的二諦論?

    成實學派的二諦論?

    三論學者的二諦論?

    嘉祥吉藏的二諦論?

    華嚴宗人的二諦論?



    第八章 中道說?

    佛陀的中道說?

    龍樹的中道說?

    僧肇的中道說?

    吉藏的中道說?

    相宗的中道說?



    第九章 實相論?

    十如實相論?

    圓成實相論?

    中道實相論

    羅什實相論?

    三諦實相論



    第十章 因明學?

    九句因?

    因三相?

    似能立?

    似能破?

    知識論?



    第十一章 唯心論?

    《華嚴經》的唯心思想?

    《維摩經》的唯心思想?

    天台宗的唯心思想?

    華嚴宗的唯心思想?

    禪宗的唯心思想?



    第十二章 唯識學?

    萬法唯識?

    五位百法?

    八識理論?

    種子說

    三性說?

    四分說?

    轉依說



    第十三章 佛性觀?

    《涅槃經》的佛性觀?

    《佛性論》的佛性觀?

    涅槃學派的佛性觀?

    成實學派的佛性觀?

    五姓各別?

    無情有性?



    第十四章 業論?

    業的形成?

    業的種類?

    業的特性?

    業報可轉?

    如何消業?

    業與輪迴?



    第十五章 因果論?

    原始佛學的因果論

    薩婆多部的因果論?

    中觀學派的因果論?

    瑜伽行派的因果論?

    因果法則的主要特點?

    因果規律的社會功能?



    第十六章 輪迴說?

    輪迴思想的淵源?

    輪迴的根本原因?

    輪迴的形上主體?

    輪迴的主要歷程?

    輪迴的六個趣處?

    出離輪迴的方法?



    第十七章 生死觀?

    生死的主要成因?

    生死的基本類別?

    生死流轉的正見?

    生死一念的見地?

    人死斷滅的駁斥?

    超脫生死的方法



    第十八章 解脫觀?

    原始佛學的解脫觀?

    部派佛學的解脫觀?

    中觀學派的解脫觀?

    天台宗的解脫觀?

    法相宗的解脫觀?

    禪宗的解脫觀?



    第十九章 涅槃觀?

    原始佛學的涅槃觀?

    部派佛學的涅槃觀?

    大乘經論的涅槃觀?

    東晉高僧的涅槃觀?

    涅槃學派的涅槃觀?

    台賢二宗的涅槃觀?



    第二十章 實踐論?

    五停心觀?

    三止三觀?

    五重唯識?

    五門止觀?

    參究話頭

    一心念佛



    參考書目?

    索引?

    名詞?

    人名






    自序




    其 他 著 作
    1. 般若思想及其發展
    2. 華嚴宗思想史
    3. 禪宗五家禪法的華嚴意涵
    4. 禪宗哲學
    5. 佛教哲學
    6. 華嚴宗入門-宗教文庫
    7. 魏晉哲學
    8. 教育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