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警察考試必備:犯罪學綜覽(含再犯預測)(十版)

警察考試必備:犯罪學綜覽(含再犯預測)(十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895645
何漢
志光保成
2025年8月21日
260.00  元
HK$ 221  






ISBN:9786263895645
  • 叢書系列:警察考試必備
  • 規格:平裝 / 616頁 / 17 x 23 x 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十版
  • 出版地:台灣
    警察考試必備


  • 考試用書 > 公務人員考試 > 軍警考試











      適用對象

      1.犯罪學初學者或已學習過犯罪學者均可適用

      2.警察特考考生



      改版差異

      中等幅度翻新內文,增補新近試題相關內容。



      使用功效

      本書是作者從事多年補教工作的經驗累積,它不是正式的犯罪學讀本」也不像「犯罪學講義」。本書著重在犯罪學「體系架構」,讓讀者有效的、快速的進入犯罪學的領域。

      本書重在「精簡與實用」,讓考生能以「一本書主義」而快速榮登金榜。



    本書特色



      以「一本書主義」快速榮登金榜

      讓讀者快速有效地進入犯罪學的領域

      1.基礎理論整編:

      將犯罪學基礎理論分四篇共二十四章,重點式詳述幫助讀者在短時間內掌握命題趨勢。

      2.年年新增考題與更新數據:

      本書主要目的,在於幫助讀者考場得勝,故加入新考題並適時更新各種統計數據,以利考生應考。

      3.問題思考引導解題:

      舉例代表性考題,條列爭點及必考概念,引導讀者按步驟解題。

    ?


     





    第壹編 犯罪學概說/1

    第一章 犯罪與犯罪學之概念/3

    第二章 犯罪狀況與犯罪相關因素/47



    第貳編 犯罪學的解釋與發展/67

    第三章 從古典學派到理性選擇/69

    第四章 實證犯罪學派/99

    第五章 犯罪生物學/109

    第六章 犯罪心理學/125

    第七章 犯罪社會學概說/156

    第八章 犯罪社會學之控制理論/163

    第九章 犯罪社會學之犯罪副文化理論/194

    第十章 犯罪社會學之緊張理論/211

    第十一章 批判犯罪學理論/230

    第十二章 正向犯罪學/267

    第十三章 犯罪學整合理論/282

    第十四章 犯罪被害者學與環境犯罪學/296

    第十五章 發展犯罪學理論/339



    第參編 犯罪類型論/365

    第十六章 暴力犯罪/367

    第十七章 幫派與組織犯罪/405

    第十八章 白領犯罪/425

    第十九章 少年犯罪/444

    第二十章 女性犯罪/473

    第二十一章 無被害者犯罪/486

    第二十二章 財產犯罪/531



    第肆編 犯罪防治/553

    第二十三章 犯罪預防與刑事司法體系/555

    第二十四章 犯罪嚇阻與犯罪矯正/586



    ?









      接觸犯罪學逾四十年,從事補教也逾二十年,「犯罪學」於國考中,一直居於重要地位。儘管坊間有關「犯罪學」的書籍不少,專為考試而寫的亦不少,然皆強調記憶、背誦,讓諸多考生不得其門而入或是事倍功半,痛苦不堪。



      本書是個人從事多年補教工作的經驗累積,它不是正式的「犯罪學讀本」也不像「犯罪學講義」,以下略述本書特色:



      《特色一》

      本書著重在犯罪學“體系架構”,讓考生有效的、快速的進入犯罪學的領域。



      《特色二》

      本書重在“精簡與實用”,讓考生能以「一本書主義」而快速榮登金榜。



      《特色三》

      本書沒有噱頭、沒有口訣、沒有技巧,“惟真而已”!



      至於應試時之實際作答,格式如何?時間如何分配?請考生參考拙著「犯罪學混合題庫」一書可也!



      本書之出版,內容得以年年更新,感謝考生,也感謝出版社全體同仁,尤其是執行編輯徐愉評更居首功!



      最後,買了它吧!



      祝你成功!


    何漢 2025.08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