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風暴思維:從危機管理理論到韌性治理的行動思考策略(二版)

風暴思維:從危機管理理論到韌性治理的行動思考策略(二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326800
黃兆璽
新銳文創
2025年8月28日
150.00  元
HK$ 127.5  






ISBN:9786267326800
  • 叢書系列:新.座標
  • 規格:平裝 / 318頁 / 17 x 23 x 1.6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再版
  • 出版地:台灣
    新.座標


  • [ 尚未分類 ]











      ★一本從新聞現場、高教治理與組織危機中淬鍊而成的實戰筆記,一部獻給企業領導者、政府決策者、高教行政人員、媒體實務工作者、高階研究者及青年公民社會倡議者,以及所有正在風暴中努力前行者的行動指南!

    ?

      在風險無所不在的年代,危機早已不只是突發事件,更是一場治理的考驗與輿論的風暴。《風暴思維》是一部寫給正在風暴中前進者的行動指南,協助在不確定中建構可預防、能回應、會復原、懂學習的治理藍圖。

    ?

      本書結合SCCT情境式危機傳播、Benoit形象修復理論、ICS應變指揮系統與Taleb的反脆弱理論,提出行動步驟、危機效應與反脆弱實踐框架,從理論連結現場,從框架走進個案。剖析川普掀起的全球風暴、黃循財的穩健應對、魏哲家的風險治理與蔡明忠在疫情中的企業韌性,亦檢視企業與名人在面對風暴時的失誤與教訓。

    ?

      危機從不是結束,而是另一種開始。本書從危機擴大的邏輯、媒體反應的節奏,到語言如何修復信任、制度如何強化韌性,逐層剖析危機的成因與轉機,提出具體可行的應對架構,幫助組織在風暴中不只生存,更能進化。讀者將從中學會如何辨識風險、理解媒體邏輯、運用語言與策略修復信任,從危機中汲取韌性,轉化壓力為契機。

    ?

      ★王金平、許勝雄、蔡明忠、盧秀燕、劉金標、蔡其昌、吳清邁、張國恩、黃騰輝、趙少康、詹怡宜、鄭照新、潘祖蔭、李書行、沈中元、王凱立、張峻豪等各界專家好評推薦!

    ?

    本書特色

    ?

      ★一本寫給當代領導者的備忘錄,一份獻給正在風暴中努力前行者的行動指南!

    ?

      ★作者集結長年新聞觀察、學術研究與領導實務經驗,佐以國際與本土現場的大量案例,導入三大核心理論──情境式危機傳播(SCCT)、形象修復理論(IRT)與反脆弱治理(Antifraglity),為領導者、決策者與組織實踐者提出具體的行動藍圖,協助在多變情境中辨識風險、預判危機、穩住信任、重構秩序。

    ?

      ★王金平、許勝雄、蔡明忠、盧秀燕、劉金標、蔡其昌、吳清邁、張國恩、黃騰輝、趙少康、詹怡宜、鄭照新、潘祖蔭、李書行、沈中元、王凱立、張峻豪──各界專家好評推薦,這不是一本在象牙塔中推演出的理論之書,而是從新聞現場、高教治理與組織危機中淬鍊而成的實戰筆記!

    ?

    各界推薦

    ?

      「風暴來時,領導者不該等待天晴,而要起身上路。選擇行動,才能改變命運。這本書提醒我們:真正的韌性,是能在混亂中辨識方向,並勇敢前行。」──捷安特創辦人 劉金標

    ?

      「危機無所不在,唯有沉著溝通、放大格局,方能化解對立、轉危為安,走向和平共融之道。閱讀《風暴思維》,正是學習這份從容與遠見的起點。書中揭示面對混亂的理論工具,更提供轉化危機為行動智慧的實戰策略。」──前立法院長、東海大學講座教授 王金平

    ?

      「成功來自對風險的敏感,與對失敗的坦然。危機是磨練格局的契機。 我們都渴求成功,害怕失敗。然而,能在失敗時坦然接受、反省學習、修正進化,才是通往成功的真正途徑。失敗不應被視為終點,而是深化管理韌性與策略判斷的起點。 」──富邦集團董事長、東海大學講座教授 蔡明忠

    ?

      「從與父親許潮英創辦金仁寶那天起,我們就知道,企業的成長從來不靠順風。工廠被祝融吞噬、美中貿易戰壓境,我走過的不是平路,而是踏著血跡前行的每一步。我始終相信,危機不會自動變成轉機,它必須進而形塑成契機。真正的韌性,不是撐住不倒,而是在反覆撞擊後,仍能修正、回彈、再出發。那才是企業能走長路的本事。黃兆璽的《風暴思維》寫的,不是風暴的外觀,而是如何在中心還能選擇清醒、還能帶領組織前行的那種勇氣。」──金仁寶集團總裁 許勝雄

    ?

      「面對風暴,唯有堅定信念、迅速行動,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並引領前進。閱讀《風暴思維》讓我們對危機更不畏懼,因為可以增加克服挑戰的勇氣和能力。」──台中市長 盧秀燕

    ?

      「危機隨時隨刻可能降臨,發生來源打從外在川普關稅釀出的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到全球氣候變遷引發身處的地方災害,甚至於近距離社群媒體能產生企業及個人危機,加上運用AI可能帶來的危機升級,本書中引述台灣的實例多起,不斷闡述察覺,事先準備與建立韌性網絡為能克服及妥善處理危機的關鍵性。作者黃兆璽也以扎實的記者及高等教育公關室主任的經驗清晰解析新聞稿在危機處理中的運用,強調在傳遞信息中更要傳遞讓人能感受到價值與理念。反應不只是速度,更是格局的展現,是掌握決策的黃金點契機及管理的藝術。此書發表正是時候,易讀易懂,是必讀的教戰手冊。」──東海大學董事長、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 吳清邁

    ?

      「面對風暴,更需堅定使命。教育的本質,是在動盪中培養能肩負未來的人;在迷霧中,點燃價值的光。」誠摯推薦《風暴思維:從危機管理理論到韌性治理的行動思考策略》,一本引領教育者與領導者,在不確定年代中尋得信念與行動方向的智慧之書。」──東海大學校長、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長、台灣大學電機系博士 張國恩

    ?

      「棒球,是一場場面對未知、即時判斷與持續調整的修練;危機,也是如此。真正的領導,不在於穩定時的穩健,而是在風暴來襲時,能否以韌性轉化壓力、以格局化解衝突。《風暴思維》不只是一本危機管理的書,更是一堂關於『反脆弱』的行動課,教我們如何在混亂中打出改變的全壘打。」──中華職棒會長、前立法院副院長 蔡其昌

    ?

      「風暴,是時代對領導者與說真話者的壓力測試。我曾在政壇服務,站上過權力的高峰,也跌倒過,退場過。那些年,風暴教會我一件事:真正的力量,不是從未跌倒,而是跌倒之後還能不改初心、不失立場。從政治到媒體,角色轉換了,風暴沒有少過。作為媒體人,我從不妥協於風暴,也不迎合風向。媒體的價值,不是裝懂一切,而是堅持說出真相,哪怕逆勢而行。這些年來,外在的喧囂與內在的質疑從未停止,但我始終相信:沉默不是中立,妥協不是穩定。每一次風暴,都在提醒我:別急著討好人心,要努力看清真相。你若能在風暴中堅守思辨、獨立發聲,就已經是另一種安定的力量。」──中國廣播公司前董事長、TVBS少康戰情室主持人、政治評論員 趙少康

    ?

      「難得如此完整且系統化的教戰指南,既激勵又實用,有助領導人面對風暴,也幫助我們媒體與旁觀者看懂危機與韌性。」──TVBS新聞部副總經理 詹怡宜

    ?

      「關鍵時刻,說對一句話,勝過萬言。在危機之中,語言不是修辭,而是一種治理;溝通不只是止血的工具,更是重建信任與方向的起點。《風暴思維》是領導者鍛鍊洞察、回應與引導能力的實戰書寫,讓人在混亂中看見秩序,在紛亂裡重拾判準。」──台中市副市長 鄭照新

    ?

      「危機,不只是風暴的來臨,更是靈魂被試煉的時刻。真正的勇氣,是在動盪裡仍願意細心栽培價值之花,讓玫瑰在瓦礫中綻放。這本書,如一封寫給時代的情書──從新聞現場到校園現場,記錄下制度的裂痕與人性的微光,是一部關於修復與希望的深刻告白。」──藝術家、古典玫瑰園創辦人 黃騰輝

    ?

      「在風暴裡思考,不需要躲避,而是為了找到更深的信念。這本書不是教你如何『應變』,而是邀請你誠實面對混亂與不安,重新認識什麼是「真正的堅強」。──好好聽FM文創傳媒創辦人、前中天電視台董事長 潘祖蔭

    ?

      「身為長年在教育與公共治理領域引領變革的管理者,我深知:真正的危機,往往不是風暴本身,而是組織內部失去韌性的時刻。《風暴思維》一書,作者黃兆璽以縝密的理論脈絡與深刻的行動省思,勾勒出一條從混沌走向重生的路徑。書中結合理論與實踐,理性與人性,對當代領導者極具啟發與指引價值。我誠摯推薦本書給每一位願意直面挑戰、重塑組織力量的領導者。唯有在困頓中堅守初心,在變局中鍛鍊制度與人心,方能在逆境中找到新的航道,航向更堅實與寬廣的未來。」──國立空中大學公共行政系教授、前國立空中大學副校長 沈中元

    ?

      「『不要浪費每一次重大危機,每一次危機都能造就一位英雄。』──邱吉爾 《風暴思維》強調溝通、信任與制度韌性的關鍵角色,是一份來自未來的提醒。它不只是告訴我們如何應對挑戰,更啟發我們:在混沌與動盪中,唯有以突破框架的思維、洞察本質的智慧與行動拍板的勇氣,才能找到破局之道,甚至,成為引領改變的人。每一次風暴,都是一次重生。這本書,不僅是面對風暴的生存指南,更是每一位領航者在時代轉折點上,必備的智慧地圖。」──東海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王凱立

    ?

      「環境不斷變化,挑戰無所不在。唯有深度決策與行動智慧,方能在危機中突圍,建立屬於自己的韌性與反脆弱體系。而這也正是作者在新書《風暴思維》中所要傳遞的核心訊息,危機從來不是終點,而是一個嶄新的起點。這本書匯聚了黃兆璽多年來在新聞現場、教育現場與組織治理中的深度觀察與實戰反思,期盼能成為領導者、決策者與學習者穿越風暴、走向永續的思維指南。」──長庚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前國立臺灣大學副校長 李書行

    ?

      「危機無法避免,韌性可以鍛鍊。真正的領導力,來自於在混亂中依然看見方向的能力。本書引導我們透過思考化解危機。」──東海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系主任 張峻豪



     





    風暴回聲 穿越風暴者的思維迴響

    自序 風暴思維:在壓力下保持優雅



    Ch 1 風暴來襲:2025全球危機臨界點

    1∣從川普加稅風暴到黃循財的韌性領導

    2∣台積電千億美元赴美設廠:全球供應鏈與信任結構的重組風暴

    3∣戒之在貪:從川普的主動危機到蔡明忠的風暴思維

    4∣科技巨頭的對決:從「戒之在貪」到川普與馬斯克的激烈碰撞

    5|從主動失控到制度失靈:新光三越爆炸案與危機節奏的反思

    6|危機傳播的進化架構:從網絡化到韌性治理的轉向



    Ch 2 危機的三大核心效應:從微小失誤到信任崩解

    1∣三大效應的背景、內涵與關鍵啟示

    2∣三大效應的價值:從前端預防到理解溝通斷層

    3∣三大效應作為危機治理的預警模型:從前奏走向制度韌性



    Ch 3 危機傳播管理理論與傳播策略方針:從風險預測到信任修復

    1∣風險與危機管理的定義與差異

    2∣Ian Mitroff 五階段模型──危機全生命週期管理

    3∣Coombs情境式危機傳播理論(SCCT)

    4∣Benson情境方法(Situational Approach)與脈絡因應

    5∣Benoit形象修復理論IRT

    6∣理論整合與策略選擇──從系統視角看危機應變



    Ch 4 風險預防機制、應變指揮系統、媒體溝通策略

    1∣風險預防機制-前導治理的核心實踐

    2∣緊急應變指揮系統:有序中見果斷

    3∣媒體溝通策略:話語權即生存權

    4∣萬榮國際 × 樂高代理終止事件:從品牌斷裂到韌性轉型──玩具產業危機管理實戰案例



    Ch 5 領導者在路上:從矩陣風險認知到決策行動

    1∣危機矩陣的基礎與核心概念

    2∣危機矩陣的延伸應用與策略決策力

    3∣危機矩陣與策略情境的整合應用

    4∣領導者在路上:劉金標環島與SCCT在品牌行動中的實踐



    Ch 6 名人危機風暴:媒體放大效應下的應對方針

    1∣從金秀賢危機事件的傳播應對談危機傳播管理理論

    2∣三大危機脫困策略與路徑

    3∣大眾傳播如何放大危機的影響力?

    4∣新聞學視角下的媒體行為預測

    5∣數位社群與傳統媒體的共振效應

    6∣宣傳技巧的基本概念

    7∣危機來臨時的媒體攻防與組織應變機制

    8∣危機過後的重生──聲譽修復與媒體信任再建的關鍵策略

    9∣主動發布訊息、減少媒體猜測與擴散



    Ch 7 讓世界看見:新聞是連結與理解的橋梁

    1∣新聞是社會理解與信任的橋梁

    2∣我堅信新聞不能淪為形式主義的利己工具

    3∣新聞稿,是理念的語言化,是責任的書寫起點

    4∣新聞是語言建構下的現實──在風暴中培養辨識真相的素養



    Ch 8 韌性組織策略:風口浪尖上的台積電

    1∣台積電的風險管理模式與治理架構

    2∣企業韌性實踐與危機後的重生

    3∣全球韌性治理的新趨勢:從危機預警到媒體前瞻



    Ch 9 信任的存摺:聲譽修復機制的建立

    1∣聲譽修復的核心觀念與必要性

    2∣危機後的聲譽重建策略與實務操作

    3∣建構聲譽修復的制度化機制與操作模組



    Ch 10 從風險到行動:危機企劃策略方案的誕生與執行

    1∣危機管理策略方案(Crisis Management Strategic Plan, CMSP)

    2∣策略報告書的基本結構與撰寫方法

    3∣危機企劃書的格式與行動策略範本



    Ch 11 從危機管理中看見永續

    1∣危機中的永續契機:從應急到長遠的思維轉化

    2∣危機管理作為永續治理的催化劑

    3∣從社會信任到企業責任:風險溝通中的永續語言

    4∣危機模擬、回復與教育:永續治理的策略實踐

    5∣危機是永續的預言者:從反脆弱到未來設計



    Ch 12 危機處理的法律素養:發言、責任與制度化防線

    1∣危機言語的力量:話語與法律的交界地帶

    2∣道歉的兩面刃:安撫情緒與潛藏風險

    3∣誹謗、侮辱與不實資訊

    4∣發言人的責任與保護:面對媒體的準備策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