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布衣神相(卷一)殺人的心跳【經典新版】

布衣神相(卷一)殺人的心跳【經典新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695395
溫瑞安
風雲時代
2025年10月08日
113.00  元
HK$ 96.05  






ISBN:9786267695395
  • 叢書系列:溫瑞安武俠經典新版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5 x 21 x 1.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溫瑞安武俠經典新版


  • 文學小說 > 歷史/武俠小說 > 其他武俠小說











      布衣神相,每相必中,未卜先知,洞悉心機;

      相由心生,心由相轉;武林中人也不例外

      永遠求新求變求突破的溫瑞安武俠美學

      與金庸、古龍、梁羽生並列為新武俠四大宗師

      無數作品改編為影劇鉅著,轟動華人圈



      《布衣神相》為溫瑞安運用其父鑽研多年的相學融入武俠中,相學是把累積的經驗以統計的方法整理出來的相人之術,「布衣神相」的故事,當然是借題發揮,但用意不在倡導迷信,李布衣的故事還是以人性的刻劃為主,它所呈露的命運是人在生命之流裡的掙扎浮沉起落得失!



      武俠大師「溫瑞安」──首創將相學融入武俠世界,運用相學、詩筆、意象、懸疑、..等寫作手法展開情節,書中汲取了許多古老智慧、五行陣術、醫術、還有爾虞我詐、抽絲剝繭等精彩情節,展現盡信命,不如自我努力的涵意。



      古龍:「溫瑞安只要對武俠小說寫得再集中一些,運氣也再好一些,那武俠小說以後就看他的了。」

      金庸:「溫瑞安的小說有很大的吸引力!」倪匡:「現在的武俠小說就只剩下溫瑞安在獨撐大局了。」 

      作家高信疆:「這一代的武俠小說就看溫瑞安的了。」

      名家推薦:著名武俠評論家 林保淳

      知命而不認命,相由心生,心隨相轉,禍福相依,

      吉咎一體,出世精神,入世事業,夢幻空花,此身不妄。



      人說江南布衣神相,每相必中、神驗無比

      未卜先知、洞悉心機,有著通天本領

      錯綜複雜的掌紋中,隱藏著什麼天機?

      命中注定的事,是否無法扭轉?



      李布衣忽然間,聽到了「通」地一響

      李布衣馬上就要跳起來,已經來不及了

      李布衣在第一聲響時,已發現是自己心跳的聲音

      李布衣強定心神,猛聚內力,運功相抗

      但他抗力愈大,心跳就愈快,心跳愈快就敲得愈強勁

      直似他的心房是鼓槌而大地是鼓面



      ——這樣狂跳下去,必死無疑!? 「心魔」高老祖的「心魔大法」實在驚人,李布衣有辦法逃脫這逼人致死的邪法?



      江南「刀柄會」為武林白道總監,點蒼派為「刀柄會」六大天柱之一,而邱斷刀為點蒼派的一柱擎天,武功實力已遠超點蒼派掌門之上。然而某一夜,他竟被發現赤裸陳屍於一條暗巷之中,死因為「心不跳了」!詭異的是,欲參加「黑白道金印之戰」的其餘四大高手竟也接二連三全數死亡。答案呼之欲出,黑道「天慾宮」為了贏得「金印之戰」,請來一位異人「心魔」,以詭秘的手法殺了五人。神相李布衣無意間解救了受黑道追殺的見證人傅晚飛,欲要傅晚飛轉告其師沈星南,因多年前退出江湖的「心魔」捲土重來,正是衝著沈星南而來!

    ?


     





    陳 序 劍氣蕭心

    新版自序 武俠大說

    《布衣神相》系列總序 出世精神入世事

    一 殺人的心跳

    二 死亡的暗影

    三 下跪

    四 煞星

    五 神相

    六 心魔

    七 蝙蝠

    八 秋胡妻

    九 落神嶺

    十 梟神娘

    十一 劍癡劍迷

    十二 劍狂

    十三 火把

    十四 最後一枝箭

    後記 天意從來高難問



    ?





    《布衣神相》系列總序



    出世精神入世事




      以前我寫武俠小說是為了興趣,寫作對我而言,是一種娛樂。世間有多少人能當工作就是享受,做自己興趣的事?想來,我真幸福,從八歲開始發表第一首詩起,四十年來如是,其他的事,都是餘緒。



      可是,撰寫武俠小說卻增添了一種意義,那就是「信念」。我相信「俠義」。人間有情,人間也有俠。我無意要考據、引述什麼經典、古籍中對「俠」或「俠士」的闡釋,因為在嚴酷的法制約束和腐迂的儒家文化壓抑曲解下,「俠」的真正意義已完全變形、變貌、變質。俠變得一點也不可愛了。俠變成暴力與血腥、庸俗與浮誇、流氓與性的結合。



      這是可悲的。因為任何一個民族沒有了俠情,就失去了虎虎生風、霍霍有力、充滿原創性的生命力,而任何一個社會沒有了俠行,就為腐敗、卑鄙、虛偽與機詐所盤踞。俠的存在本來是為了要激濁揚清,俠的活力是要化腐朽為神奇,俠是大時代裡的志士,小社會中的仁人。對俠或揚或抑,那是古代之儒者的說法,也是今之學者的解讀。我心目中的俠只是:「在有所為與有所不為間作明辨大是大非的抉擇」、「俠是偉大與同情的結合」、「俠是知其不可為而義所當為者為之……」諸般意義,如此而已,如是奉行。



      是以,俠不是好勇鬥狠,不是不擇手段,不是比武決鬥,不是罔顧法紀,更不是個人英雄。俠是優雅美學,是打抱不平,是伸張正義,是悠然出世,也可以是浩然入世。「俠」不僅見存於古代,而且也一樣需求於現今,「他」可以是本著良知的記者、醫生、警察、律師、店員、教師、工友、商人……各行各業,乃至屠夫、DJ、相師。俠,根本就是民間。俠,一直都活在人民心裡。



      是以我寫了「布衣神相」故事。開始寫這個系列的時候,大約是八一至八三年間,恰好是我在台「蒙冤」、「流落」香港,往來新、馬、日、韓,居無定所,天下雖大,無地可容之際,難免有些失意,但在寫作「布衣神相」的題旨上,依然沒有改變我的信念。知命而不認命,相由心生,心隨相轉,禍福相依,吉咎一體,出世精神,入世事業,夢幻空花,此身不妄。到頭來,凡我過處、去處,都成了我他日居所、遨遊、發展之地,都與我別有一番因緣際會,真是自尋快活,不怕煩惱,夢裡真真,開花成果。如果有命運,那麼,面對和創造命運吧!



      儘管我一向都認為武俠可以與文學結合,正如詩與劍交融時能自放光華,也認為通俗決非庸俗,是一種不俗,一種美德,雖然偉大的不一定能流行(通俗),但極偉大的必然流行(通俗)──姑毋論是誰的大作,只怕都流行不過唐詩、宋詞、水滸、三國、紅樓、西遊吧?他們都「流行」了千百年了,而且都能極通俗,不是能琅琅上口發人深省,就是文筆流麗曲折離奇。我的小說從來不企求有學問的「大人先生」們謬誇高譽,只求寫給跟我一般的「平民百姓」看的。有時候,我在香港地鐵車內、大馬巴士站上、中國大陸窮鄉僻壤一燈如豆的土牆窗邊看見有人聚精會神在讀我的小說,我一面感到汗顏惶悚,一面又無比興悅自豪──這感覺要遠比任何有識之士予以片言高論,肯定來得更振奮吾心。



      得要謝謝今日的「風雲時代」,以大魄力和大手筆,讓我的作品得以在台「重現江湖」,把我的武俠小說展現了新面貌、新風采!也要感謝過去的「萬盛」,以大氣度與大胸襟,十多年來珍重照顧我筆下的「孩子」,而今,又容讓「孩子們」能自由自在的以「新姿」重現人間而桃李天下。



      或許,這也合當我的命書在「皇極經世鐵板神數」演算到這時際的一句箴言吧:



      環宇頻生新事物

      當思鼎故促進行



      稿於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中旬香港「壹周刊」刊出訪問「中國最後一位遊俠:溫瑞安」期間。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