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拒絕家庭意外!居家安全設計健檢100+:瓦斯•水電•防墜•防盜,讓家人遠離危險的保平安設計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擺脫煩躁壞習慣!你的憤怒使用說明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9800339
中島美鈴
名日文化
2025年8月01日
117.00 元
HK$ 99.4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9800339
叢書系列:
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66頁 / 14.8 x 21 x 1.3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單行本
分
類
[ 尚未分類 ]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憤怒管理的關鍵在於「發怒前」而不是「發怒後」】
【★NHK〈????〉等多數媒體邀請的大人氣臨床心理師,教你找回心靈餘裕】
【★累積二十三年諮商經驗,傳授人人都能實踐的「避免憤怒」認知行為療法】
【★無論是面對自己、伴侶、朋友、上司、父母、甚至陌生人,煩躁感都能逐漸消失】
【★介紹讓人更不易動怒的思考方式與小技巧,幫助你把情緒轉念成「算了吧」】
你是否曾因為心情不好而得到什麼好處?幾乎所有人都會回答「沒有」。煩躁不只會讓情緒惡化,還會影響工作、學習、生活,甚至破壞人際關係。
本書所傳授的,不是事後補救的技巧,而是培養「不容易動怒的自己」。透過心理學為基礎的簡單方法,你能建立更高的情緒沸點,讓憤怒不再輕易爆發。
許多人嘗試過「六秒冷靜法則」等知名憤怒管理技巧,卻覺得效果有限或難以執行。本書特別融入適合日本人日常生活的憤怒管理方式,實際可行,能將生活中必然的衝突降到最低。
作者是專精認知行為療法的臨床心理師、公認心理師,擁有二十三年的輔導經驗,並曾在監獄、少年院、保護觀察所輔導因憤怒而傷人的個案。書中融入了這些寶貴經驗,提供現實且有效的建議。
如果你正因為煩躁想要改變,並願意自己嘗試解決,那麼這本書正是你的契機。即使過去無法好好控制怒氣,也不必擔心。比起一輩子忙於處理憤怒後的後果,不如追求一個內心充滿餘裕、煩躁逐漸減少的幸福人生。
本書幫助你自覺憤怒的根源,並提供現實可行的對策。讓你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無壓力地運用,從此與惱人的煩躁和平共處。
目
錄
9成的憤怒是能夠避免的。【1章】
不會因無關自己的人事物感到煩躁的人,通常都瞭解自己的『憤怒引爆點』在哪裡。【2章】
不會因職場人際關係而感到煩躁的人,都已經決定好「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3章】
不會對自己的伴侶感到煩躁的人,會設身處地思考「此時若是安全型的人會怎麼做呢?」【4章】
不會因朋友感到煩躁的人,會傳遞語言以外的訊息給朋友。【5章】
不會對父母及家人感到煩躁的人,不會讓自己的心理空間被他們侵入。【6章】
不會讓煩躁控制太久的人,能思考「如果不氣的話已經完成什麼了?」【7章】
不會對自己感到煩躁的人,不會浪費自己的活性化能量。【8章】
序
序
到目前為止,你曾經因為壞情緒而得到什麼好處嗎?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充滿了各式各樣會觸發憤怒的「開關」。
無論是工作上的人際互動、家庭成員、父母、伴侶、朋友,甚至是素昧平生的人……所謂的溝通,必定少不了惱人的情緒。
即使是在新聞或社群媒體上看到與自己毫無關聯的訊息,也會令人感到煩躁。
我們經常會如走馬燈一般,回想起過去所經歷過的憤怒和怨氣。
甚至也會對自己沒能完成預期內的事情而感到煩躁。
這麼一想,似乎直到入睡之前,我們都無法從「憤怒」這個情緒中脫身對吧。
但,壞情緒無法為你帶來任何好處。
憤怒只會浪費你的才能與時間。
一旦人開始心浮氣躁,心情就會變差,以至於難以專注於眼前的事。只要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小事勾起了過去的憤怒記憶,就會導致情緒波動,需要花上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平靜。
憤怒不僅是人際關係、工作、學習的頭號敵人,同時也會毀掉你的私人生活。
正因如此,本書要介紹的是如何打造一個「不易動怒的自己」,也就是提升「情緒沸點」的方法。這是一套奠基於心理學且任何人都能實踐的簡單方法。
● 這是一本濃縮了23年來的諮商經驗,所提煉出來的「不生氣」使用說明書
怒氣只要忍耐6秒就能平息。只要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與對方進行對等的溝通,就不會累積壓力。
如此一般,市面上有許多消除怒氣的方法,但想必你也已經察覺到,這些方法要不是難以實行,就是效果不明顯了,對吧?
正因為如此,我認為關鍵在於「是否能夠落實執行」與「瀕臨生氣時的小策略」。
換句話說,只要在心中建立起讓自己本來就不容易生氣的「思維方式」與「小策略」,就能活得輕鬆許多。
我是一名專攻認知行為療法的臨床心理師,從事了諮商工作23年。
所謂的認知行為療法,是一種聚焦於「對事物的認知方式」與「行為模式」的諮商方法,透過改善兩者,來減輕心理負擔。
近年來,討論「憤怒」的諮商個案也變得愈來愈多。這讓我感覺到,現今的日本社會,大家的身心狀態似乎都很緊繃、充滿了焦躁。
另外,雖然是比較極端的例子,我也曾在監獄、少年感化院、保護觀察所*1等地方,為那些因憤怒而傷害他人或破壞物品的人進行過諮商。我也會談談從過去這些實際經驗中所發現到的事情。
認知行為療法的優點,就是它非常親民又容易理解,所以「即使是自己一個人執行也沒問題」。目前作為一種自我諮商的方式,受到了大眾的矚目。
● 日本人也能在日本社會中無風險實踐的「憤怒管理法」
老實說,我拒絕了這本書的第一次出版邀約。
那時我這樣回應:「因為我實在不是容易煩躁的人,應該寫不出這樣的書。」
雖然當初婉拒了,但後來我接觸到愈來愈多關於「憤怒管理」、「憤怒控制」的相關工作。
我也因此意識到:「果然大家都在為這件事煩惱啊。」進而察覺這本書的重要性。
當我為了構思目錄內容而梳理腦海中的想法時,這才察覺到:原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真的充滿了會讓人激起煩躁的要素。
你能夠拿起這本書,一定是帶著「想要改善這份煩躁」的心情,並且希望靠自己的力量來解決問題,是一位謙虛而認真的人。
能夠覺察自己的焦躁、不把一切歸咎於他人,而是追求具體的解決方法的你,是一個擁有高度「自我覺察」能力的人。
不是一味的說「都是對方不好」、「這社會爛透了」將責任推卸,而是願意正面迎對現實、試著靠自己去解決的人。
身為臨床心理師,我在諮商過程中再三理解到的是,能在困難時刻願意尋求他人幫助的人,真的非常了不起。因為這些人明白,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正因如此才更努力透過他人的協助來提升自己的問題解決能力。
所以,首先請為能找到這本書的自己感到驕傲吧!能遇見這樣的你,我也感到非常開心。
我懷抱著「期望能夠完成一本,讓日本的社會人士們都能自然而然地、確實地運用的憤怒管理書籍」這樣的決心,所寫下了這本書。
?
我準備了一些即使是再怎麼束手無策的情境之中,依然能有所作為、而且毫無風險的方法。希望它們能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提供一些小小的幫助。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