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煙囪的故事(二版)(首刷贈作者簽名海報)

煙囪的故事(二版)(首刷贈作者簽名海報)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0011032501
劉旭恭
維京
2025年10月05日
120.00  元
HK$ 120  






叢書系列:世界繪本館
  • 規格:精裝 / 56頁 / 21 x 29.5 x 0.9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世界繪本館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圖畫書 > 生活教育











    這是一個關於煙囪的故事,也是關於地球的故事

    透過故事,傾聽並發掘內心最真實的需要



      從前從前,有一位有錢人住在大大的房子裡,他有好多的煙囪,可以生產東西、讓生活變得很方便。但是,煙囪不斷排出的黑煙實在太臭了!他決定把煙囪拉到很遠的地方,他給窮人一些錢,把煙囪蓋在窮人家附近。



      煙囪排出更多的黑煙了。慢慢的,黑煙讓窮人沒水喝,海水上升和土石流淹沒了窮人的房子……窮人發現煙囪的壞處,決定關掉煙囪。但是,沒有了煙囪,有錢人的家裡好多東西不能用、也不能買東西了!……有錢人該怎麼辦呢?



      作者用寓言式的小故事,巧妙的暗喻了現今地球所面臨的環境議題。故事中的煙囪象徵著發電廠和工廠,有錢人享用著資源,對自然環境造成許多傷害,於是大自然開始反撲,但往往影響最深、最先受害的都是窮人。這本繪本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喚醒讀者對於環保議題的重視,提醒人們珍惜與愛護我們唯一的地球。



    得獎資訊



      ˙天下雜誌基金會希望閱讀2019百本好書

      ˙109年度深耕閱讀入選好書

      ˙文化部第42次中小學生優良讀物

      ˙2023第一屆「讓世界更美好──永續發展教育圖書」入選書

      ˙榮獲2025年波隆那拉加茲獎永續發展目標(SDGs)精選好書(The BRAW Amazing Bookshelf 2025 - Sustainability: 17 Goals for a Better Future)



    書籍特色



      ◆知名繪本作家劉旭恭老師之手,充滿特色的圖像風格

      劉旭恭老師以富有童真的筆觸與別具風格的獨特線條,交織出饒富趣味的圖像,結合充滿寓意的故事,讓讀者在作者打造的童趣世界中自由穿梭與想像,享受閱讀圖畫的樂趣。



      仔細看!隱藏在畫面與故事中的強烈對比

      不管是在畫面用色與故事設定上,都可在書中看見多處對比:有錢人和窮人、黑煙與乾淨的空氣、有錢人的房子和窮人的房子……觀察書中的趣味差異,可以發現許多小細節喔!



      ◆深入淺出的故事,喚醒讀者的環保意識

      《煙囪的故事》起源於劉旭恭老師為科博館環境劇場所設計的動畫,藉由簡單的人物故事,讓讀者瞭解到現今地球所面臨的「環境正義」爭議,也帶起讀者的環保意識,用潛移默化的方式認識環境保育的重要性。



      ◆友善環境,從你我做起

      電線和交通運輸等等現代化科技為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便利,但我們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不能忽略了它們對於環境與氣候造成的極大衝擊。當氣候異常、災害越趨頻繁,我們要如何去保護我們的地球與家園?隨手關燈、自備環保袋、多搭乘大眾運輸…等,改變環境,從你我身邊簡單的小事開始!



      ◆傾聽內心最真實的需要

      繁忙的社會之下,日子總是過的倉促又快速,在忙碌的洪流中,你是如何充實內心的需求呢?太容易透過物質填充內心,書中富有的人家中,充滿許多的物品,每樣物品都標上金額,這麼多的東西真的是他需要的嗎?簡單的生活,就是心裡最棒的充實。



    ?


     





    專家導讀



    《煙囪的故事》——

    不僅是提倡環境正義的寓言,也是個體對於物質與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文字工作者 / 施佩君




      說到煙囪,你會想到什麼?是傳統歐洲小屋的煙囪,緩緩飄出一縷細煙,帶著麵包或碳木香。還是聖誕老人進出房屋的通道,充滿童話與奇幻色彩。抑或是冷漠的吐著黑色煙霧,成為工業革命的象徵、環境污染的標誌,如繪本《煙囪的故事》所描述。



      故事諷刺在全球化過程中,已開發國家為了規避國內嚴格的環境管制,將污染產業移往開發中國家生產,利用當地較寬鬆的法規和較低的勞動力成本,達到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最終導致貧富差距擴大和環境惡化。不單是國與國之間,不正義的分配也會發生在一國之內,富裕的城市享受,貧窮的鄉村犧牲。



      雖然意圖批判,劉旭恭的圖文敘述不慷慨激昂,也沒有過多的情緒渲染,而是溫和中帶有一點犀利,以清晰、平靜的觀點來審視問題。他的文字簡單節制,點到即止。既要簡化故事,讓年幼讀者也能夠理解,又要鋪陳足夠多的細節,延伸論點,激發思考,圖畫勢必要「說」得比文字更多。



      在《煙囪的故事》中,他僅用紅色線條勾勒煙囪與建築物的形狀,內部留白,反而用細碎筆觸塗滿黑煙,使該為實體的煙囪變成虛,該為虛體的黑煙變為實,意味環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真實存在,是所有人揮之不去的夢魘。他利用書本的形式,以橫式長方形開本將左右距離拉開,有錢人在西,窮人在東的安排,也意有所指。橫向展開的畫面有遠近也有時間的變化,黑煙由小而大,由近而遠,漸漸擴散到整個跨頁,對比小小的、形單影隻的窮人,輔以上下空間的狹窄,在畫面中形成巨大的壓迫感。



      繪本最後,劉旭恭為所有的煙囪畫上表情,添了像頭髮又像帽子的裝飾,為本是生產工具的無情物賦予生機。於是,煙囪不再是冷冰冰的破壞者,而是生活裡活潑可愛的夥伴。吐出的不再是污濁的黑煙,而是繽紛的彩色圓圈,那不是破壞環境的惡意,而是滿載芬芳的祝福。這不僅是他以童心重塑的世界,更是他心中「萬物皆有情」的深刻抒發。當我們翻閱這幅畫,會心一笑的同時,也能真切地感受到《煙囪的故事》所傳遞的那股溫柔而堅定的信念與力量,輕輕地,深深地,觸動了我們的心。



    少一點擁有,多一點幸福

    ——陪孩子與大人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需要?

    葉嘉青(臺灣師範大學講師暨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顧問總監)




      你能想像嗎?有位富人住在寬敞的大房子裡,擁有數不清的煙囪,煙囪冒著濃濃黑煙,甚至讓他自己咳得受不了。於是,他想出一個辦法:把煙囪搬走!搬去哪裡呢?搬到遠得看不見、聞不到的地方。那裡,剛好住著一群窮人。這聽起來或許有些荒謬,但《煙囪的故事》正是從這個誇張又寫實的情節出發,帶領我們一步步揭開便利生活背後忽視的代價。原來,那些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擁有」,有時卻可能成為他人難以承受的「負擔」。



      故事裡,黑煙越飄越遠,穿過森林、冰山與村莊,不斷破壞著大自然的樣貌,也奪走了人們的水源、土地,甚至家園。孩子們從畫面中看見:「黑煙讓人變得好可憐」,大人也不禁想起自己的日常選擇:「我們用的資源、買的東西,是不是也像那些煙囪一樣?」這本書用最簡單的語言與充滿童趣的畫風,讓孩子理解因果,也讓大人反思,那些煙囪,究竟象徵著什麼? 這本書也同時呼應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無論是氣候變遷、環境正義,或是減少貧富差距……這些議題,都透過簡單的故事悄悄地走進孩子與大人的心中。



      好的故事不需要說教,也不急著指責誰對誰錯。它選擇以溫柔的方式,為我們打開另一種可能的想像。當我們願意放下、願意種下一顆種子,或許就能在某個角落,看見屬於自己的「剛剛好」的幸福。這就是《煙囪的故事》最動人、也最有力量的地方。



    編輯的話



      《煙囪的故事》是一個看似輕鬆卻富含深意的的故事,故事裡描述總想要更多的有錢人和容易滿足的窮人因為煙囪而發生的故事。但,如果看書的讀者以為作家想傳達的就只有字面中的那層意涵的話,那你可真正錯過了圖畫書中圖像也能說故事,以及創作者的用心了。



      只要像個孩子一樣注意和觀察圖像,不難發現剛開始,圖畫中的有錢人其形體並沒有很具體,而且身體沒有顏色,是空的,但是隨著故事的進行,有錢人擺脫了物質的束縛後,他的形體改變,而且還有了色彩。?



      想想這樣的設計,書中的有錢人是否代表著我們生活四周(或者就是我們自己)一昧的追求物質慾望卻依舊感到心靈空虛的現狀呢?當我們不斷的不需要,甚至過剩的物質來滿足自己時,其實只是想填補心靈的匱乏和空虛寂寞感,就像那個沒有顏色的有錢人,而那個冒著黑煙的煙囪就像是被物質蒙蔽的心靈──這樣的方法或許能讓我們短暫獲得滿足,但只是表面的,是無法觸及精神層面的,精神層面的滿足是必須透過與人互動、彼此尊重,找到自我的目標和生活的意義,才能心平氣和,但這些都必須透過不斷的練習、放下和與自己對話(時不時的得清理一下心的煙囪)……可是當我們不再需要坐在螢幕和鍵盤前,利用物質來滿足自己,就能感到心靈富足時,人也就變得精神了,人生也將變得多采多姿而豐富了。



      或許我們可以透過這個故事來檢視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不是有太多根本不需要,或只是想要的東西,因為過度的物資雖然可以達到一時的滿足,可是長久下來,其實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也對地球造成了負擔。生活其實可以很簡單,就看我們如何選擇,在現今生活步調快速、資訊多元又爆炸的時代,編輯深刻的體認並真心的認為能簡單的生活其實是種幸福。



      《煙囪的故事》是個哲學故事也是個寓言故事;是環保故事也是心靈故事;更是你我身邊(或是自己身上)常發生的故事。衷心的希望讀者也能從這本書中發現或找到更多不一樣的故事……



    作者的話



      我們很難感覺發電廠或工廠對環境的破壞,因為它們常在距離遙遠的地方。透過電線和交通的傳輸,我們享受許多好處,卻渾然不覺這些與自己有何關係。煙囪象徵發電廠和工廠,除了給予便利也造成破壞,它連結了不同的世界,不管富裕或窮困,我們都得一起面對和承擔這環境共業。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