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沉浸式人生:當代班傑明.葛拉漢教你用價值投資的智慧,找回富足與踏實的生活

沉浸式人生:當代班傑明.葛拉漢教你用價值投資的智慧,找回富足與踏實的生活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624388
維塔利.凱茨尼爾森
朱家鴻
樂金文化
2025年10月17日
160.00  元
HK$ 136  






ISBN:9786267624388
  • 叢書系列:VIEW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4.8 x 21 x 1.6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VIEW


  • 商業理財 > 成功法 > 自我成長









    【前言】人生,是一場價值投資



    第1章 生活的學習者

    01 生在俄羅斯,長於美利堅

    02 沉浸入局

    03 堅守你的原則

    04 無言以對(一小時)的新手奶爸

    05 迎接新生命?

    06 長大成人的意義?

    07 為何要用古典樂「折磨」孩子??

    08 閱讀與聆聽?

    09 漢娜的字典裡沒有自己

    10 棋逢敵手

    11 讓文字回到故鄉

    12 像唐吉訶德的父母



    第2章 旅行的意義與異義

    01 舊金山海灣游泳的家族傳統?

    02 回憶就像麵團?

    03 學學歐洲人的態度



    第3章 貼近理想生活的習慣與思考

    01 我不吃甜點?

    02 8%飲控計畫

    03 為什麼要睡覺?

    04 你可以決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05 大腦開派對?

    06 晚做,總比不做好

    07 有時「賺更多」,並不一定值得

    08 六個月的生命練習

    09 改變我人生的財務建議



    第4章 斯多葛人生哲學:操作心法

    01 莫要紙上談兵,而要身體力行

    02 控制二分法

    03 跳脫情緒內耗迴圈

    04 消極想像的力量

    05 每個當下,都是最終回

    06 生活通常不按牌理出牌

    07 對抗憤怒的最佳策略

    08 一日即一生

    09 關心內在計分板?

    10 如何面對羞辱?

    11 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

    12 請貪戀鄰人的妻子

    13 來一道香草蜂蜜烤死魚?

    14 在潛意識建立斯多葛副程式?

    15 冷水澡練習?

    16 想當作家,現在就提筆?



    第5章 斯多葛人生哲學:目標和價值觀

    01 物質的成功

    02 但我很有可能是錯的?

    03 對抗享樂適應?

    04 培養好習慣的祕訣

    05 掙扎是美的?

    06 人生不可承受之痛

    07 好的價值觀

    08 動態平靜?

    09 專注模式和試驗模式

    10 可應用於真實人生的操作系統



    第6章 工作與生活平衡的策略

    01 不是做得多,而是做得對

    02 時間不會愈變愈多

    03 科學家的溝通模式

    04 投資之痛

    05 論寫作

    06 為大腦量身打造播放清單

    07 創意雲霄飛車



    第7章 全情投入的生命音符

    01 天才們的掙扎與光榮?

    02 挑動情緒的大師?

    03 活在巨人影子下的兩大才子

    04 歐洲第一位流行樂巨星

    05 雙面蕭邦

    06 瘋狂單戀譜下的《幻想交響曲》

    07 謙卑、古怪、禁欲的宗教狂



    【結語】活出有意義的人生?

    【後記】別吃太多糖!



    ?





    前言



    人生,是一場價值投資




      假設有人對十年前的我說:「你以後會寫一本非投資類的書」,我一定會笑出聲來。即使已經出版過兩本以投資為主題的書籍,我也不認為自己是一名「作家」,而是喜歡透過寫作思考的投資人。因為術業有專攻,我還是堅持做自己最擅長的事就好,寫作就留給杜斯妥也夫斯基(Dostoevsky)和厄尼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這類文人吧。



      不過這些年來,我開始將我的童年經歷、我的子女和古典樂涉獵等「人生故事」,慢慢帶進投資寫作裡,讓它們以配角之姿現身。孩子會改變一個人,對生命有限的領悟也終將改變一個人——寫作這件事亦然。總有一天,這些配角會從幕後走向台前,蛻變成主角。



      而讀者的回饋就像催化劑,我收過不少讀者的來信,他們說自己本來是想吸收和投資有關的知識,但卻不小心被我的故事和家父的畫作(關於這點稍後會詳細說明)深深吸引。他們鼓勵我將這些人生散文集結成冊,還告訴我,這些故事多少化解了一些他們生活的壓力。除此之外,我還觀察到讀者會因為我的話而去做一些不同的嘗試,例如旅行、和家人朋友多相處,或是放慢腳步享受人生。



      這本書會告訴各位,每個人最重要的投資標的物是什麼,答案就是——你的人生。



      我希望能有一、兩篇我的人生故事能打動各位,成為各位生命中的一盞明燈,並能啟發大家去填補生命中那些尚未圓滿的部分。



      這本書的架構是主題式的,而不是按照時間順序編排(你會發現我的孩子的年紀忽大忽小),我一開始只是想把寫過的故事集結成一本書,但在編輯時,我的寫作魂不知怎麼地突然覺醒了,除了重寫舊文,還創作了好幾篇新作。



      雖然這不是一本擁有完整故事線的書籍,但也並非是一部毫無規律的故事集,我希望各位能按順序閱讀。全書大致分成六個部分。



      〈生活的學習者〉這一個部分的內容類似自傳,主要是在追憶我兒時記憶的蘇聯,還有擔心阿姨是美國間諜、舉家移民到美國的過程,以及初到這片土地時的驚奇與欣喜。



      接著,是我人生中最具教育意義的旅程——為人父母。這些故事裡有喜悅、有錯誤(養小孩沒有操作手冊),更有成長。總而言之,為人父母讓我改頭換面,澈底蛻變成另一個人。



      在這一部分,有篇名為〈沉浸入局〉的文章,目的是為閱讀全書提供一個切入點,並探討我們如何在創作與表達中,找到人生的意義。我也視這篇文章為這本書的核心。



      〈旅行的意義與異義〉這個主題是品味世界,內容是我和家人到聖塔菲、舊金山、瑞士、法國和義大利旅遊時的所見所聞。



      討論的內容包括:透過參觀美術館,讓自己在逛宜家家居(IKEA)時也能展現出深度品味、何謂「傑佛遜式午餐」、生魚的熱量等。如果這些文章能勾起各位想探索世界的念頭,那就表示我達成了目的。



      〈貼近理想生活的習慣與思考〉是本書中最接近「自我成長」內容的主題(但我只能說是「有點像」)。我並不會提供具體的建議,主要是分享我堅持良好飲食習慣、提升睡眠品質、定期運動、冥想(發呆)、透過試(一大堆)錯養成新習慣的歷程。除此之外,我還會提到某位朋友在我結婚時告訴我的財務忠告;多虧他的建言,我和太太從來沒有因為錢的事情吵過架!



      〈斯多葛人生哲學〉這章是在本書的編輯工作即將告一段落時,我突然迷上了斯多葛哲學,於是我便決定暫停出版計畫,花了整整五個月學習相關知識,並將過程寫進書中(有點像是在一本書中塞進另一本書)。本主題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斯多葛哲學在生活中的操作心法,第二部分提出一套能提升幸福感和人生意義的價值觀。



      〈工作與生活平衡的策略〉這一章裡我會分享自己規畫生活的方式,以及我是如何兼顧經營投資公司、研究投資資訊、陪伴家人,而且每年固定產出足以編成一本書的文字量。



      此章中有一篇名為〈投資之痛〉的文章,談的是我人生中一段極其痛苦的時光,我將那段時期的經歷轉化成面對痛苦的工具,這篇文章在我的電腦資料夾裡塵封多年,直到現在,我才終於鼓起勇氣把它發表出來。



      也正是寫完〈創意雲霄飛車〉這篇文章後,我才突然意識到這些關於人生的文章應該集結成書,分享給更多人。而促使我真正動手寫這本書的「主謀」, 就是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我在文中會探討他作曲時的掙扎,而這些掙扎,身為一名作家,我完全感同身受,我也認為這種掙扎,無論是在寫作還是作曲,都是所有創作歷程中普遍存在的情況。



      〈全情投入的生命音符〉這章由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帶我們進入主題。此主題下的幾篇文章內容是幾位古典樂巨擘的生平,包括柴可夫斯基、法蘭茲.舒伯特(Franz Schubert)、李斯特.費倫茨(Liszt Ferenc)、約翰內斯.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弗雷德里克.蕭邦(Frederic Chopin)、 路易—艾克托.白遼士(Louis—Hector Berlioz)、安東.布魯克納(Anton Bruckner)。



      乍看之下,這些關於作曲家與古典音樂的文章,似乎與本書其他內容格格不入,但卻仍然緊扣開創人生的主軸。當代歌壇天王、天后的音樂固然悅耳,這些古典樂也依舊動人心弦。我們稱這些音樂家為天才,雖然在外人眼中,這些人的天賦和成功是如此顯而易見,但他們的才華與成功,在當時其實一點都不明顯。這些作曲家就和我們一樣,他們也會感到不安,在面對創作與個人的其他瑣事時,也會感到掙扎和痛苦,因此絕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對象。



      〈活出有意義的人生〉是本書的摘要和總結,我統整了書中提到的各個觀點,並將「沉浸式人生」的概念、斯多葛哲學、創意、古典樂作曲家留給後人的感悟串聯起來。對了,我還順便打破第四道牆,與各位對話。



      若各位覺得我太年輕,對人生的體驗還不夠深刻,為什麼要急著出版這本書,我會建議各位先讀讀本書結語,想知道的答案就在裡面。



      我喜歡把自己想像成正在傳授知識的芝諾(Zeno,斯多葛主義創立者),芝諾在教學時不會強調自己是醫師,而是會把自己當成正在和臨床病患講述療程進度的病人。



      現在請躺在我旁邊的空床位上,讓我們聊聊人生、聊聊創意、聊聊斯多葛主義、古典音樂,以及其他有趣的話題吧。

    ?




    其 他 著 作
    1. 積極型價值投資:突破盤整市場的終極投資法